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是新聞人 鄉村的荒蕪

我是新聞人 鄉村的荒蕪

有一部叫做《楢山節考》的電影

電影講述了在日本古代信州的一個山村裡,老人一旦到了70歲,就會被子女背到山中等死。

在那個食物匱乏的年代

「老而不死則為賊」

也曾聽過一個可怕的故事,古時候,某一代皇帝認為老人都是沒用的廢物,就規定把到了60歲的老人關進一個屋子,將他們活活餓死。

「六十花甲而子葬或棄於老山」

民間故事口口相傳

如今,雖繁華盛世,卻依舊是真實農村。

武漢大學社會學系的劉燕舞,為進行《農村老年人自殺的社會研究》項目。來到湖北省京山縣進行田野調查,當詢問道「村莊裡面是否有老年人時非正常死亡的現象「時,竟得到我們這裡就沒有老年人正常死亡」的回答。

他們的團隊走進湖北,山東,江蘇,山西,河南,貴州等11個省份的40多個村莊,發現農村老人的自殺現象已經到了觸目驚心的地步。

在駐村調查的400多天里,他畫出了一條「農村老人自殺率」的曲線。從這條線中可以看出,1980年至1990年代中期老年人自殺率沒有突破10%。然而,在1990年代後期開始出現急劇上升,2000年後基本呈失控態勢發展。

劉燕舞介紹,在農村自殺的老年人中,有六成多集中在70歲以上年齡段。「隨著中國老齡化程度加深,京山的今天可能就是很多地方的明天」。

無論是冷冰冰的數字還是無數農村老人的新聞為我們揭示的真相,都指向了農村老人晚年生活的悲涼情景。

有的老人要自殺,還怕子女不埋他,自己挖了一個坑,躺在裡面邊喝葯邊扒土;有卧病在床的老人會得到兒子的「明示」,喝葯自殺;也有癱瘓在床的老人竟然會拿到藥瓶自殺......

老人自殺後村莊的平靜,以及人們講述老人自殺時的談笑風生,似乎死亡是無可畏懼的,自殺也被稱為一種美德。

在自殺數據不斷攀升時代的老年人,有著非常獨特的命運。

他們上一輩,即便是躺在床上,也仍然掌握著整個家庭的權力。子女們也都在身旁,陪著老人的最後時光。

如今,他們這一輩老了,他們的子女卻不在身旁。

他們,有著為父母養老送終的經歷,卻不得不面臨自已無法養老的題。

更為重要的是,他們不同於他們的父輩,他們喪失了在家庭中的話語權。

原因

農民自殺的一個極重要的原因大概是經濟問題。

沒本事賺錢,不能幫子女的忙,甚至於有病,拖累子女。

即便是個有錢的農民,他們的養老也是個問題,無人照料。

如果他貧窮,那就是更大的問題了。

另外,大部分的農村老人太獨單,寂寞。

在城市裡工作的年輕一輩,帶回老一輩無法理解的信息,也帶回了各種老一輩無法掌握的知識。老年人無法理解年輕人的生活,更別說融入了。

和一年到頭只有春節才回來的子女相比,他們更願意和年齡相仿的鄰居等交流。他們與子女見隔著一條深淵,那城市的美麗,他們沒見過,也沒領略過。

他們餘生最關注的問題,就是死後能否葬進祖墳,在黃土之下,和先祖們團聚。

反思

傳統的中國社會,家庭和子女是老人的養老依靠。

但隨著現代化,城市化的不斷推進,養老逐漸轉為政府型和社會市場型。

在此轉變過程中,當子女不能為老人提供家庭式養老,而政府型和社會市場型養老也未真正到達時,這些老年人就成了轉型的犧牲品。

不僅要做到落實子女的家庭型養老,還需要將政府型和社會市場型養老真正推進。這樣,我們才能減少農村老人自殺人數的增長,做到真正的老有所依。

2018年3月19日 | 一口新鮮第403期

本期排版&策劃:汪艷麗

責任編輯:羅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口新鮮 的精彩文章:

TAG:一口新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