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解密政府大數據,這一波政務改革「套路」關乎你讀懂國家決策

解密政府大數據,這一波政務改革「套路」關乎你讀懂國家決策

從數據共享到智庫建設

清華同方正助力中國政務

實現數字化向智慧化的新時代轉型

清華同方:助力中國政務邁入「智慧時代」

本文首發於總第843期《中國新聞周刊》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就實施網路強國第36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中強調:「要深刻認識互聯網在國家管理和社會治理中的作用,以推行電子政務、建設新型智慧城市等為抓手,以數據集中和共享為途徑,建設全國一體化的國家大數據中心,推進技術融合、業務融合、數據融合,實現跨層級、跨地域、跨系統、跨部門、跨業務的協同管理和服務。」

經過中國20年信息化發展,政務系統的「協同管理和服務」已在社會治理和民生服務中發生了本質的變化,「互聯網+政務」既推動了政務部門簡政放權、放管結合,更保障了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充裕的公共產品和更加優質高效的公共服務。但不容忽視的是,距離「用數據說話,用數據治國,用數據理政」的智慧型政府目標還有不小的差距。同方股份副總裁周俠就在採訪中提到:「隨著互聯網大數據的發展,政府和企業在運用大數據方面的主動性有了,但實現起來還有一些困難,信息孤島仍然存在,數據資源的共享、挖掘和價值轉化的體系建設還不完善,想要實現用大數據賦能於政務改革和創新,一要『政企學研』的深度融合和通力合作,二要在數據共享與挖掘中有效保障數據安全,使政府部門更敢於開放數據資源。」

融合創新打破「信息孤島」

國家新型城鎮化大數據系統原型展示。

在政務改革的過程中,「信息孤島」一直是政務大數據發展的痛點,不願共享、不會共享、不敢共享是智慧型政府無法打通政務服務全鏈條的主要制約因素。而想要做到打破「信息孤島」,除國家制度的推動和規範外,其核心是國家級信息共享交換平台體系的建設和信息系統的安全對接。

「在建設信息共享平台的過程中,一定會出現跨行業、跨部門、跨地區的技術壁壘問題,除此之外,還要面對多目標、多機構、多領域的問題,隨著信息技術向廣度、深度迭代的加快,解決這些問題僅靠政務部門及其信息中心的力量顯然已行不通。」周俠表示,「以往政務部門與企業之間是一種業務需求提出方和解決方案提供方的單向關係,不可避免出現需求與市場脫節、技術服務與創新不可持續等漏洞。當今時代,改革與創新需要走產學研用相結合的道路,政務改革與創新更要探索出一種多方融合、多元並進的智慧政務發展模式。」周俠認為,這是一種政府、企業、高校、科研機構共同對政務大數據的潛在價值及政務創新需求進行深度挖掘的體現,通過「政企學研」深度融合實現「需求+技術+應用+服務」深度融合的創新模式。在這種模式中,沒有政府的指導空談科學研究毫無意義,沒有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參與,很多大數據模型和演算法以及科研成果將無法得到持續、快速的創新迭代,而沒有企業參與,政務大數據的產業化落地和市場化實施將變成空中樓閣,這幾方缺一不可。

值得關注的是,早在2016年10月,這種深度融合的創新模式就已進行了嘗試。由國家發改委、清華大學聯合成立了「中國新型城鎮化研究院」,其中清華同方作為技術產業化支撐單位,參與共建了「國家新型城鎮化大資料庫」,該資料庫旨在為中國新型城鎮化發展、滿足城市治理者宏觀決策需求構築有力、有效、通用的科學決策支撐體系。

周俠講到:「國家新型城鎮化大資料庫項目的建設涉及到方方面面的數據,既包括傳統的政府大數據,也包括新型的互聯網大數據、社會大數據,例如:國家統計數據、騰訊數據、手機信令數據、三維地理數據,甚至細化到如候鳥遷徙數據等等,在項目規劃中,我們充分考慮了不同種類數據的互補性和交互校驗性,通過配套原型系統的建設,實現了不同數據資源的深度動態融合,構建了能清晰反映城鎮化發展跨行業、跨目標之間相關性、具有社會管理指導形態的大數據資源體系,有效縮小了我國城鎮化管理的盲區,更準確地反映了我國城鎮化發展的現實情況。」

位於清華同方科技廣場的國家新型城鎮化大資料庫系統演示中心。

作為新型城鎮化大資料庫的建設者之一,同方大數據產業本部總工程師李小華介紹道:「新型城鎮化大資料庫是以目標為導向,由政府、企業、高校三者相互融合,這對大數據技術及應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城市綜合治理問題均具有跨行業、跨領域、跨地域、多目標聯動等典型特徵,單單依託狹義的大數據技術本身,只在數據層面下功夫還很難達到預期目標,所以,我們提出的科學決策體系,是三方共建由大數據體系、智能知識體系、新型反饋體系構成的『三位一體』的科學決策體系。」

據了解,通過「三位一體科學決策體系」的建設,解決了城市整體層面的多目標複雜問題,可以快速打破行業、領域間的信息壁壘,深入挖掘城市大數據之間的關聯關係和潛在價值,實現了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推動了政府決策的科學化。總結過去一年半新型城鎮化大資料庫的落地情況,李小華表示:「城鎮化大資料庫自建立至今,通過國家部委自上而下的推動,現已與10餘個地方發改委簽約開展試點建設,幫助城市治理者在城市功能定位、資源與環境、人口與就業、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等多目標之間實現統籌兼顧和綜合平衡。政府、企業、高校三方的深度融合也為賦能智慧政府提供了新的思路,在這種模式下三方共同創造數據價值,從而形成更好的智慧型城市大腦,為政務改革與創新『插上智慧翅膀』。」

新型智庫建設讓政務人員擁有「千手千眼」

近年來社會各企業利用自身資源正在快速推進大數據、人工智慧與政務、經濟、社會、科技等方面的深度融合,並形成良好的新型智庫建設生態體系。作為清華控股和同方股份旗下的中國知網,便是其中較有特點的企業。中國知網是高科技知識服務門戶網站,主要從事大規模集成化數字出版、超大型中外知識資源資料庫建設、海內外信息與知識服務,以及數字出版與知識管理技術研發。

日前,在中國知網與貴州省大數據發展管理局在貴州召開的「政產學研大數據融合應用(貴陽)研討會」上,來自全國各界專家、學者、企業家們以政務數據、經濟數據、人才數據、科研數據、社會數據的整合應用為基本課題,充分研討了如何科學、紮實、高效推進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及其大數據融合應用。

應用示例——法官上傳某搶劫案裁判文書,智慧辦案系統即刻生成分析結果。

「10多年來,中國知網致力於大數據的人工智慧挖掘工作,一直在不斷探索揭示數據關聯的模式和方法,試圖給用戶一個具有決策支持功能的大數據知識服務產品和網路設施。」同方股份高級副總裁、同方知網董事長王明亮表示,利用這些知識服務型數據,可以構建各種經濟社會發展模型,並通過少量可控參數的調整,生成區域行業經濟和社會建設的具體規劃。利用這種大數據分析方法,清華同方在構建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為政務改革提供協同創新平台等方面做了很多有益嘗試 。

「我們通過智庫建設為政府領導,尤其是基層工作人員提供了『千手千眼』,幫助政務部門在做每個決策時都擁有科學完善的數據、理論和案例體系支持。」同方知網法律事業部總經理周萌枝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同方知網最新推出的CNKI智慧辦案系統實際就是針對司法領域,建立在貼近法官與檢察官等法律工作者明晰法律知識、加深法律適用、交流業務經驗、實現量刑規範指導等的實際辦案需求基礎上應運而生的。這個系統利用了大數據與人工智慧前沿技術,節省了辦案人員的時間和精力,讓他們將人腦的智慧更多投入到機器無法替代的、創造性思維活動中,更好地做到規範司法行為。「

CNKI智慧辦案系統正是利用了中國知網全面而精準的法律知識大數據與權威而專業的法律事實大數據,融合了數據積累、演算法創新、業務場景感知、經驗法則的綜合應用,著力解決同案同判、量刑規範化的司法問題,是將知識大數據應用於司法核心業務的智能辦案系統。周萌枝詳細談道:「CNKI智慧辦案系統首先做到了基於人工智慧的類案分析。依據案例裁判模型,模擬司法推理過程,應用深度神經網路演算法對海量裁判文書進行精準的語義分析與知識抽取,通過機器深度學習演算法實現量刑規範化與大數據智能檢索相融合,快速精準獲取相似案例。其次,智慧辦案系統還做到了以『權威知識為中心』的量刑指導。這個系統底層有個法律知識庫,包含法律文獻、法規,以及大樣本的各種相似案例。通過自動提取裁判要點、提供量刑建議,在促進類案同判和量刑規範化的同時,更針對案件裁判要點推送權威案例、前沿法學理論和法律法規等全面的辦案參考信息,在減負的同時,提升辦案人員的工作質效。」

目前,司法領域的疑難案件和複雜案件越來越多,雖然互聯網也可以搜到海量案例大數據,但是要智慧精準匹配個案,依舊存在費時費力的痛點,精準度也無法保證。據悉,內蒙古鄂爾多斯市的康巴什法院成為了國內首家合作引進「CNKI智慧辦案系統」的法院,使用過該系統的法官們普遍反應,通過人工智慧技術在司法領域的應用,提升了類案智能審判能力,運用經驗法則、知識基礎、法律適用解讀等手段,能快速輔助辦案,為「智慧法院「建設樹立了新的里程碑。

「CNKI智慧辦案系統是一個服務辦案的標準化平台,可以根據機構特點進行案由定製,可以滿足不同地區、不同類別、不同級別機構的通用性與定製化需求。由於其基於行業知識大數據來建設,未來也適用於信訪、監察、教育、能源、交通等更廣泛的理政辦公、公共服務行業領域。」周萌枝補充道,「同方知網還在從知識服務角度做協同創新平台,能更好解決各行業創新發展中的多機構、跨領域、跨層級、跨區域的協同問題。「

隨著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中國政務現已開始邁入「智慧時代」。但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大數據、雲計算的發展給政務創新帶來了極大的幫助,但也因數據的深度融合,讓政府部門對數據的安全性產生了擔憂。

2017年11月,清華同方與UnitedStack有雲達成戰略合作,正式進入雲計算領域。

「以往政務系統解決安全性的問題主要靠硬體和內網系統的簡單隔離,但隨著打破信息孤島的政務大數據發展要求,各垂直系統的數據大融合和共享成為必然,雲計算技術正是提供了這樣一個數據共享的基礎平台,未來政務雲的安全性要求勢必從硬體安全向雲安全轉移。」 同方雲董事長程輝表示,清華同方在保障政務雲安全方面,主要從硬體終端的安全、雲技術架構體系的安全,以及雲運維體系的安全三方面著手。「從2013年開始,清華同方就已經在從資質的安全、身份的安全、技術的安全、數據可控的安全等方面為國家信息安全進行體系化構建,可以說是信息安全領域的國家隊。」據程輝介紹,2017年,清華同方先是與清華大學聯合成立計算機系統結構聯合研發中心,共同研發了TSTOR高可靠自維護存儲系統,這也是世界第一款使用大規模糾刪碼演算法的存儲系統,之後又與UnitedStack有雲合作,除在信息終端領域實現全國產化自主可控外,更在雲平台的開放代碼技術和開源標準化制定等方面打破原來的數據「黑盒子」,通過更好的開放性和統一標準的平台化部署進行數據安全的管控,包括安全的存儲、安全的管理、安全的對外接入等,致力於全方位解決數據共享過程中的安全隱患。

「隨著政務改革的不斷深入,各級政府在逐步加快數據的共享開放,以安全、融合、集約和服務化為特點的政務大數據平台將是未來智慧型政府的建設重點。」同方股份副總裁周俠表示,通過大數據提升政府綜合治理能力,應自上而下、由內到外,從政府到企業,同時聯手高校、科研機構等社會力量,共同打造「政企學研用「深度融合的大數據全產業鏈平台,形成由政府主導、企業配合、高校支持的創新發展模式,最終形成從頂層設計到科學決策的全面智慧化政務體系,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政府職能、為社會發展服務。

文/呂唐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新聞周刊 的精彩文章:

馮侖放衛星:150萬造的國內第一顆私人衛星到底能幹嘛?
明知改編《英雄本色》會被罵,導演丁晟絕對不止是膽子大

TAG:中國新聞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