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造不出1輛汽車到年產4萬飛機3萬坦克,此國10年巨變逆襲

從造不出1輛汽車到年產4萬飛機3萬坦克,此國10年巨變逆襲

俄歷1917年11月7月,列寧領導彼得格勒工人取得了十月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國家。當時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協約國和同盟國在歐洲撕得難解難分。原本屬於協約國的俄國退出了戰場,一戰結束後,周圍的帝國主義國家敵視封鎖新興的蘇維埃政權,他們聯合蘇俄國內的反動武裝聯合繳殺。列寧等人沒有屈服,他們創造性地提出了一個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工農武裝艱苦地取得了勝利。

1922年12月30日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成立,雖然蘇聯站穩了腳跟,但經過數年的戰亂,國家百廢俱興。為恢復經濟,列寧又實施了新經濟政策,但1924年1月21日積勞成疾的一代革命導師列寧逝世了。斯大林接管了權力成為蘇聯的新任領導人,馬上開展的社會主義建設是在廢墟與落後上展開的。除去外部的敵視封鎖,內部的限制更加致命。俄國歸根到底仍是一個農業國,主要的機械設備工業原料大量依賴歐洲,工業產值平均到全國人口算下來與西歐小國西班牙差不多。

斯大林敏銳地觀察到,如果不迅速提高國家的國防實力和工業水平,被西方列強消滅是遲早的事。所以他在經濟發展上優先發展了重工業,這就是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的一種體現。雖然斯大林模式成為日後國家解體的根因,但不得不說在當時那個兇險的崢嶸歲月里是必須的一種做法,只是時代改變後領導人沒能將其替代。

蘇聯不可能有外部的援助也沒有早起的殖民侵略和資本積累,要想發展就必須依靠自己。斯大林曾說:我們比先進國家落後了50年到100年,要用10年時間追上。他創造性地提出了五年計劃:將經濟建設劃分為5年一個周期,國家集中一切資源優先發展重工業。同時用集體農莊補貼工業。1928年10月斯大林宣布實行第一個五年計劃,到1932年底,蘇聯的重工業增長241%,輕工業也增長130%。實際上當時的蘇聯已經變成了工業國。二五計劃從1933-1937年,成效更加顯著,重工業在全國的比例超過了半數。

值得一提的是,蘇聯也並非全部依靠自己的力量,他趕上了「好時候」。1929年資本主義世界爆發史無前例的經濟大危機,斯大林抓住機會從外國引進先進的技術和機器,高薪聘請西方的技術工人。在當時失業率奇高的情況下,很多人恨不得全家都去蘇聯。1932年,至少有7000名西方專家活躍在蘇聯的各個工業部門。當時的帝國主義都嘲笑五年計劃只不過是一紙空文,10年後的結果狠狠地打了他們的臉。二五計劃結束後,曾經在夾縫中成立是蘇聯工業產值已經躍居歐洲第一世界第二。

到衛國戰爭前期,蘇聯的工業原料均完成了幾何式的增長,分別是:生鐵1500萬噸,鋼1830萬噸,煤1.6億噸,石油3100萬噸。而正是這些雄厚的基礎,即使在希特勒入侵前期,蘇聯大潰敗的情況下也能每年生產4萬加戰機3輛各類型坦克。突出的表現就是很多拖拉機廠直接改造成坦克工廠,源源不斷的坦克裝甲車下了流水線直接開往戰場。

回過頭來看曾經的蘇聯,剛剛成立時甚至不能獨立造成一架飛機一輛汽車,但現在的成就巨大,這也是斯大林模式優越性的突出表現。但遺憾的是成也此模式敗也此模式,最終蘇聯還是在高度集中下走向了解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逐鹿飲馬 的精彩文章:

從遺言看三國大佬的另一面:曹操風流可愛,最霸氣的是他
《亮劍》趙家峪慘戰或許可以大翻轉,趙剛一句話左右了戰局

TAG:逐鹿飲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