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vivo X21專訪:巨量生產屏幕指紋實屬不易

vivo X21專訪:巨量生產屏幕指紋實屬不易

【IT168 訪談】2018年3月19日 烏鎮,vivo智能手機舉辦「觸幕 · 傾心」新品發布會,發布了vivo X21屏幕指紋手機和vivo X21兩款產品。硬體上,新的驍龍660 AIE處理器、屏幕指紋解鎖、更高色彩標準的全面屏加入讓X21較以往產品有著更直接的體驗提升,而軟體方面,全新加入的Jovi AI助理和眾多人工智慧應用更是給vivo手機帶來更多的聯想空間。在發布會後,vivo公開面對媒體,關於產品的設計、體驗、產能和行業等話題進行了面對面交流。

Q:vivo X21指紋版和非指紋版價差400元,這400元是不是就是成本的價差?這個成本對你們來說接受度怎麼樣?另外作為第一家這樣做的企業,會不會導致良品率不高、導致一些庫存的問題?

vivo趙典:這個價差我們之前在兩次發布會都講過,屏下指紋背後付出很多努力,跟前端供應商合作到現在為止,已經長達快兩年時間了,這個人力物力投入是非常巨大的。為什麼需要自主建設工廠呢?如何能夠測試快速指紋版本是否合格、是否能上項目呢?需要不斷調試出一版後立刻生產、生產後立刻測試、測試得出結論後再不斷往複,即使這樣我們還用了一年多的時間。這一版本現在已經相對成熟了,加上AI學習的幫助使用體驗會越來越好,不僅安全,而且成功率、流暢度都會比較高。

vivo 趙典

Q:現在是「智能手機產業變革巨大機遇。」vivo今天講了很多AI的內容,現在軟硬一體,利用演算法提供人工智慧已經是比較普遍的方案了,那麼我們在AI技術研發上,有什麼障礙或者挑戰?是怎麼克服的?

vivo韓伯嘯:之前內部我們也做過消費升級時代技術發展內部報告,可以跟大家簡單溝通一下。現在市場和技術有兩個共同趨勢:一個是現在消費升級,主力會逐漸轉移到年輕人身上,這群群體其實對我們品牌來講是機遇。同時在技術方面,我們在明年會進入5G時代。5G時代跟過去有什麼不一樣?第一個人類進入千兆互聯的時代。從過去手機是人和數字世界進行溝通,變成了人和現實世界以及數字互通的渠道,也就是說它會有大量的信息,應該說巨量的信息。這裡面所需要巨量的處理性能是目前傳統的智能晶元不能支持的,不光硬體,也包括軟體,以前的智能邏輯是無法支持的,必須是AI的人工智慧。

vivo韓伯嘯

剛才記者也提到關於晶元的問題,其實我們這次跟高通一起合作,主要是把原有的特別是圖像處理包括圖像接收處理和計算處理、GPU這塊的東西單獨拎出來做了神經網路式新的內部運算模式。相比起來目前行業的發展也有它本身的優勢,我們行業現在有兩種:一種是高通;另外一種是單獨的模塊。這兩條路我認為在未來會逐漸融合成為同一條路,為什麼呢?AI需要的演算法、技術的支持不是一家企業能夠完成的,一定是整個社會、不同國家、不同研究所用自己的想法去寫AI的模型、做AI的訓練。其實這個流程不是一家能完成的,所以說如果你只限定為一家自己的一套邏輯的話,可能你這個邏輯跑到平台上面性能非常好,但是可能演算法非常少。

這次高通的660 AIE是目前JAVA規範里兼容性最好的,美國的、中國的所有人寫的AI演算法全部都能拿過來算,也就是把所有的AI模型全部用來跑的話,那麼660AIE性能得分反而是比較領先的,它的兼容性是非常非常好的。

Q:我有兩個問題想問:第一個問題咱們Jovi人工智慧在軟體演算法和硬體依賴方面,哪方面更多?它們的比例是什麼樣的?vJovi其實是我們初代的人工智慧模型,它未來迭代和演進路線是什麼樣的?第二個問題是咱們這次採用玻璃材質的背面,關於無線充電部分咱們的進度是什麼樣的?

vivo韓伯嘯:其實我剛才也說過了,我們可能在3-10年中長期的目標是讓AI成為未來萬物互聯,人通過手機與自己身邊所有環境和數字世界重新建立橋樑的關鍵,就是要靠AI去處理這樣大的數據,這是未來的長期目標。未來Jovi會往這個方向發展。

短期的話,它首先是以利用現有的人工智慧模型和長期做智能手機這麼長時間來對於消費者的理解、對於消費者需求的研究,初步做的主要是助手這些事情。我們現代人生活非常繁忙,不可能每個人都配一位私人助理,人工智慧首先得以私人助理的形象出現,慢慢地它更多地介入你的生活,你會覺得離不開它然後逐漸成為未來人與世界和人與數字交流的核心。初期來看還是處於私人助理,讓你減少生活中的煩惱、少考慮一些周邊的雜事,不用總想著明天怎麼訂票、訂票的時候會不會有問題或者路上會不會碰到什麼樣的車況,先幫你解決小的事情讓每個人生活更自在一些,這是短期的計劃。

玻璃的話,大家也知道是為未來5G做準備。確實金屬的風格也流行很多年了,時尚潮流總是在變化的、人總是會有變化的,過一段時間大家會覺得玻璃更通透,確實玻璃在色彩表現、質感表現上是有它自己優勢的,這段時間大家會覺得這樣的東西更加時尚、更加潮流,這是每一個廠商都會做的,當然我們也有自己的優點,這次我們用的是3D玻璃而不是2.5D的,玻璃會有缺點比如說會偏厚比金屬型的厚一點,如果玻璃厚了的話整機會重一些。如果像以前金屬裸機X20那樣輕薄、手握感舒適的話要投入更高的成本熱熔3D玻璃。

無線充電這兩年是有發展的,但是我不認為無線充電是特別新的技術。我們第一款X系列的手機叫X1,那款手機就是支持無線充電的,已經過去6年了。如果以這個速度來看,它相對手機行業裡面出現的快充、5G、Wifi相比這不算髮展得特別快,我們認為它有一些問題也有一些優點,還是結合消費者的偏好再在我們的產品上做選擇,不是說技術上有什麼難關。

Q:我想問一下趙典「網紅」,因為咱們剛才提到過有屏幕指紋識別技術以及X21也支持面部解鎖,我們之後的產品會不會更加側重於哪一個方向呢?還是說這兩種識別方式一定會一起加大投入在研發上?

vivo趙典:我們目前兩個都有而且還做的很不錯,未來我們做哪一個取決於我們做這件事情的初衷是什麼。指紋現在大家的習慣還沒改過來,非常方便而且確實很炫酷,短期看來它一直都是手機解鎖的不二選擇。在面部識別這塊包括現在安卓安全性也都沒有達到,如果說我們想去布局Jovi這些東西一定要著眼於更加豐富的技術上,比如說未來的AR技術以及跟虛擬現實相結合,就是更長遠的技術。結構光也是非常非常貴重、精密的東西,肯定不會只用來做面部解鎖這種簡單的工作。

Q:剛才提到AI很多應用需要藉助於驍龍的660AIE版本,關於這個處理器vivo會不會有獨佔期?稍後一段時間內會不會看到其他廠商也會有?

vivo韓伯嘯:這確實是高通和我們一起規劃合作的,不過量是比較少的,但主力會供應給我們產品。在新產品上面我們擁有千萬級的使用量,所以目前在這個情況下會主供我們,其他家也會有一些但是量偏小,可能是十萬級左右吧。

Q:既然X21主打是屏幕解鎖,為什麼會有一個低版本是沒有屏幕解鎖的呢?這是出於什麼考慮的呢?

vivo韓伯嘯:這個其實也是基於產能考慮的,屏幕指紋這塊應該算是凝結了全世界最強的供應商包括美國的、中國台灣地區最強的IC和演算法的供應商,韓國企業提供最好的屏幕跟一般的屏相比更薄一點、透光率更高一些,他們還不能貼合,裸機要送到中國南昌去貼。有四五家這個東西從美國或者台灣運到韓國去做一些初步的封裝再運到中國去,我們車間的人在那邊等著,所以這個生產效率較一般的產品是沒那麼有保障的。

現在屏幕指紋的核心在整合供應鏈上面做IC的做不了貼合,做屏的按說目前做屏幕都是屏幕廠給貼合,也貼不了,還要專門找一家有最先進貼合技術的廠去貼合。這個東西做出來以後,IC做成什麼角度?因為顯示屏上面是有間隙的,射光和反射回去的光是有間隙的,跟屏幕裡面的間隙怎麼樣對應才能把指紋的光和收回去的光做到最清晰的圖像,這都需要不停調試的,安裝廠商、裝配廠商和生產廠商需要非常強悍的生產能力。我們有在工廠裡面做了10年以上的老工人,大家都覺得工人在我們國家其實是最寶貴的財富,有高端智能製造能力的人,隨時做調整。可能他今天臨時手工要做幾百台出來研究一下,感覺不行要換一下,大規模生產達到幾千萬級別的量確實是比較難的,也沒有辦法。我們現在也沒有可對比的,只有我們一家在搞,上一次量產是六位數級別,這次是七位數級別的,是很大的進步了,比起1月份已經是10倍的在增長,但我們也要按照市場需求,預著做一個普通版本。

Q:發布會上提到X21的屏佔比達到90%以上,下面還有一點點小下巴。我看到SIM卡已經移到下面去了,阻礙去掉下巴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如果要去掉還要做什麼工作?

vivo趙典:比較簡單,就是需要柔性屏幕,屏幕的底段需要彎折這樣就可以徹底去掉下巴。但是只為這麼一件事第一是成本非常高、第二是柔性屏產能也是跟不上這種量級的產品。

Q:為什麼vivo一直沒有推出雙攝?雙攝一直兩倍變焦

vivo韓伯嘯:因為兩倍變焦效果不好,變焦做起碼3-5倍的。兩倍變焦的效果在賣場裡面測試消費者沒有感知,跟普通的沒有差異,我們行業裡面做了這麼多都是拿數碼變焦去模仿光學變焦。對我們來說在光學範圍內2倍變焦確實效果不好,我們覺得應該拿出一個更成熟的、對消費者來講有更值得讓他為這個東西去買單東西的時候,才去做這樣的一件事情。

Q:我想問一下頂部額頭異形屏適配APP這方面需不需要和APP廠商進行合作?另外進度會怎麼樣?因為我發現現在目前真機上面很多方面還是黑的。另外X21為什麼沒有做大小屏的兩種設計?

vivo趙典:異型屏適配這塊是需要和第三方廠商進行接洽的,是一起來做這件事的,因為每一家異型屏的具體尺寸都有所不同,所以沒有辦法以統一的標準讓他們去做,這也是導致進度緩慢最重要的原因。我們是春季最早發布的異性屏手機,幾乎是最早的,我們到現在為止基本上已經適配有50-60個APP以上,我們預計到這個月TOP100的應用都可以覆蓋到,這是我們正在努力的目標。

大小屏兩個原因:最重要的就是全面屏的到來。還能跟以前小手機相同的手感就能用6.28的屏幕了,這時候為什麼還需要大屏?另外大屏在達到一定尺寸以後,尤其是6寸以上邊際效應越來越低,現在你說喜歡巨屏的消費者是越來越少的。整個中國市場也在回歸對屏幕尺寸的理性,最終可能會穩定在某一個數值上下。

Q:我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關於AI的,今天發布會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圍繞AI展開的。圍繞高通的SDK還有雙攝像頭、Face++提供的東西有很多和今天提及的AI的內容是比較相似的。我想知道在JoviAI品牌提出之後,vivo怎麼樣能夠繼續在AI的方向保持自己比較獨特的優勢?

第二個問題是一個小問題,當讀者問到我們關於X21攝像頭方向的時候,我們應該怎麼樣跟他們說呢?謝謝。

vivo趙典:AI的問題前面也有講,我們目前認為未來的發展方向就是獨立和兼容不斷走向統一的道路。你也提到了,確實我們有Face++的技術我們也有百度的AI,我們融合了很多出色的AI模型、AI演算法在我們的數據當中,這也是660AIE提供非常好的兼容基礎才能做到的。剛才有說,如果你是自己寫的、自己建立的AI模塊,很大程度上是無法使用、無法快速、無法良好地匹配第三方AI模型的。

攝像頭排列的方向也非常簡單,我們由於在屏幕手機中下部加入了指紋的光學感測器,使得電池向上移了非常大一塊空間。如果我們攝像頭繼續橫置的話,是完全沒有可能排進去的,電池會減小。我們手機目前可能這代依然是最薄的手機之一7.37而且背部是曲面的,導致電池空間更加小,所以導致我們不可能犧牲電池或者幹掉指紋,所以最終是攝像頭方向做了妥協。

Q:剛才在發布會現場的時候演示了一個功能,所有的APP可以免流量下載、免安裝使用,這個功能是怎麼實現的呢?它和微信小程序之間差別在哪?

vivo韓伯嘯:這個其實是安卓國內9家大廠商,明年會在北京做發布,你們可以關注一下。我們不會把這個功能歸功於我們自己,確實從去年開始籌備的,我們幾家大家一起合作改變安卓市場的生態。大家也知道為什麼很多人對安卓體驗會有詬病,因為安卓第三方是管理比較混亂的,大家希望把安卓第三方能夠讓消費者體驗更好的方式呈現給大家。其實明天會有,包括名字可能也不叫免安裝應用,沒正式發布之前網上有些信息,我們也不方便用聯盟官方的名字在這裡。這個免安裝應用跟過去傳統的應用沒有太大差別,為什麼?雖然源代碼是寫在網頁上面的,但是所用的框架是各個廠商一起努力用安卓的底層、安卓本身運行本地APP的框架來做的,用起來雖然說它不像本地APP那麼完整、那麼多功能、那麼多界面,但是它包含主要功能的情況下用起來跟本地APP的體驗很像,不會載入很長時間,我自己頭一次接觸也覺得很神奇,一年之內大部分應用都不用再下載了,除非是深度的玩家比如說你是豆瓣的豆友或者虎撲的網友,天天玩這種的,平時大部分的基本上都不用下載了,這個功能也是蠻神奇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T168 的精彩文章:

佳能EOS M50或支持4K視頻 CP+前後發布
兼具實力顏值 井柏然成為三星S9國內代言人

TAG:IT1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