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17,我在這兒

2017,我在這兒

從豆瓣報表看,2017年我共看187部電影,比上一年減少了89部(2016我有看這麼多嗎?),平均兩天看一部。這187部電影中,據說新片69部,院線36部。有45部電影被我標記為五星(很容易滿足不是么),33部被標記為一星(爛片還是太多了)。因為這種發奮忘寢、樂而忘憂的表現,我得到八項榮譽稱號:院線片達人,科幻片達人,歐洲片達人,動畫片愛好者,老片愛好者,恐怖片影迷,日本片影迷,紀錄片控。這讓年度工作中什麼都沒能得到的我有了一點小小的感動。雖然我曾一再告誡自己:請一定遠離國產片;遠離韓國、日本片,除非它們被吹到天花亂墜;遠離印度片,即使它們被吹到天花亂墜!但這個日本片影迷?這究竟什麼鬼?!

其實為了挽救我可憐的記憶,我不得不在最近兩年採取一些非常無聊的措施,包括列表登記一年裡所有我看過的電影。在這份不知道為什麼會被命名為「年度報告」的表格中,我發現我共登記有202部電影,除導演、地區、檔期這些影片自身的簡單信息外,我還登記了我的看片時間,看片心情,並對每一部電影,依據我十分不靠譜的個人喜好進行了評分。這種簡單粗笨的工作偶爾也會產生些許效果。當在後來的觀看中,因為某個無法被準確描述的原因,我鬆弛的心弦被輕輕撥動,而整個記憶卻煙霧繚繞雲霞明滅的時候,藉助於這份表格,這些影片中的一兩個模糊的片段或一兩個同樣模糊的形象會恰到好處地浮現出來。然後,正如農民收穫蘿蔔或土豆,我在網路上輕輕一扯,故事的塊莖或塊根就會帶著新鮮的泥土完全暴露。

很明顯,一年裡我實際看過的電影要比我在豆瓣上標記的多得多,因為,豆瓣上被標記了的,還有可能是我早年而不是當年觀看的電影,它只是需要被標記而已。而且一些貌似重要的影片往往要到下一年的二三月間才能看到,甚至要到奧獎提名後才有資源。譬如斯皮爾伯格執導,由梅麗爾·斯特里普和湯姆·漢克斯主演的《華盛頓郵報》,最終折桂奧獎的《至暗時刻》、《水形物語》、《三塊廣告牌》、《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逃出絕命鎮》、《銀翼殺手2049》、《魅影縫匠》,以及獲提名的《伯德小姐》、《泥土之界》、《災難藝術家》、《奇蹟男孩》、《養家之人》、《公牛歷險記》等等。豆瓣只是完成了一個由1月1日至12月31日的例行統計。所以,我承認直到3月4日奧獎頒布,被我統計在2017年的電影可恥地達到了228部。

我是慚愧的,我甚至是惶恐的。用一年裡大部分的夜晚來看電影。然而,我又能做些別的什麼呢?閱讀燒壞了我的腦子。況且,作為一個懶癌晚期患者,我不得不承認觀影是一種更舒適更容易的選擇。它更能與喝茶、打盹、翻看手機新聞、摳腳丫子平滑過渡無縫銜接,當然,它也更容易使時間的水滴穿石而過且悄無聲息。

我只能記下那些令我激動、疲憊、驚懼、厭倦的夜晚,那些夜晚,我像一個答案,明確、清晰,不容置疑。那些夜晚我是在的。我感謝那些看完和沒看完,喜歡或不喜歡的影片。

通常,孩子媽經營的夜宵的氣味還沒散盡,路燈在屋頂斜畫出一扇昏黃的窗框,隨即熄滅。光閃影爍中,我努力伸長印滿沙發條紋的手臂,起身關閉靜默的電視機。孩子的卧室燈還亮著,書頁在他的手下發出窸嗦的聲音。上高三的苦逼小孩,你可是我這一整年的借口啊。

我輕拽貓步,脫衣入睡。

就我所及,推薦2017年影片

動畫片:《養家之人》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26346327/

要說《尋夢環遊記》還真有那麼兩處我似乎被打動了,可能是主題歌第一次被清唱,Coco奶奶溝壑縱橫的臉上突然綻出一絲微笑。也可能是別的。可它根本上還是一部色彩絢麗的好萊塢大爛片好不好?它那種披著夢想的外衣彈奏親情老調的虛情假義,那種從生的世界調侃死亡在死的世界鄙夷活著,借幾句簡單的歌詞同時挑釁活著與死亡的尊嚴的輕薄嘴臉,讓我忍不住要嚷嚷:散了吧散了吧,騙子們的話你也敢信?遺忘終究到來而且它不就是我們作樂塵世的終極武器嗎!如果喜歡奶奶,趕快回家,聽她講那個反覆了八百遍的過往;如果喜歡追夢,就先把零花錢存了買把吉他報個班學起來;如果只是喜歡那些骨頭,我建議去看蒂姆·伯頓的《殭屍新娘》,或者《聖誕夜驚魂》。當然,如果這片的確叫《Coco》,我可以考慮加分,但也不要過於樂觀。

鶴卷和哉監製的《龍的牙醫》中那隻龍果然夠呆夠萌,長著方方大大的頭,仔細看會發現它有六隻手,兩隻腳爪,其中一隻手似乎握著一把勺子,另一隻似乎握著一把刷子?如果真如某網友指出的那樣,是一隻糞勺和木耙,那這龍恐怕是從農業社會過來的吧?

《至愛梵高》我也是等了好久。據說製作組繪製了6萬多油畫,看來為了向這位巨人致敬,大家也是拼了。但風格似乎不限於梵高本人的作品,尤其那些回憶的黑白影像,有德加的氣息,或者雷諾阿?反正我也不懂,當我胡說了。巨人太耀眼,故事就不好寫,所謂心路啦秘史,網路上一個關鍵詞,已經夠讀十幾二十天。所以這部影片,它的焦點就只能在視覺效果。總之這片非常適合那些設計而不是油畫專業的學生,以及了解點西方繪畫史皮毛,或中學時代曾多看了《美術》課本兩眼,或自以為對孤獨和自殘有深刻理解實際上卻浮淺無知醉生夢死,或因道聽途說對名人及其作品的拍賣史充滿八卦般的好奇,或瘋狂喜歡塗鴉卻無一毫天才創意的青年人、嘴炮、裝逼犯。

這周狂刷動畫,《公牛歷險記》、《大壞狐狸的故事》、《無手的少女》、《養家之人》等幾乎同時有了片源。《公牛》果然令人失望,《大壞狐狸》好幼稚的感覺,非常適合低齡兒童,那個《baby boss》大約是刻意針對中國二胎市場的吧?《無手的少女》,畫風粗獷,類超級的、大的寫意,極具視覺衝擊力,但也只能算是一個過於簡單的童話或民間故事。

《養家之人》畫風類似《凱爾經的秘密》和《海洋之歌》,但印象中《凱爾經》和《海洋之歌》似乎要更華麗絢爛一些。講故事的方式也相彷彿,都是把歷史、神話或民間傳說糾纏進現實,從現實不斷出來再不斷返回。不同的是,《養家之人》的題材更有針對性,因為和我們幾在同一時代,距我們的精神與物質的生活更近,所以更觸目驚心,更疼痛。《養家之人》主題豐富,討論愛、獨立、堅強等等,但它回答的核心問題,卻仍然與《凱爾經》、《海洋之歌》是一個,即,故事有什麼作用。只是《凱爾經》和《海洋之歌》比較《養家之人》,提出問題的方式要含蓄很多。《養家之人》開篇就對故事的作用提出質疑,直到結尾女主大聲講出事實戰勝恐懼。當然不是最後那句:滋潤花朵的是雨水而不是雷鳴,說話是講道理而不是比聲音。講道理並不是講故事,道理不是故事。故事是事實,曾經發生的和正在發生的。講出事實,這才是力量所在。記錄這個時代所發生的某些細節,這是我這些年裡一直主張和提倡的,也是我這些年裡一直努力和堅持的。我們的力量固然十分微弱,在多數時候固然只是無奈只是承受,但記錄發生在我們身上的種種,這可能是我們,包括無數鍵盤俠有能力做的事情。

其實我想推薦的可能是湯淺政明的《春宵苦短,少女前進吧》。這部作品夠荒誕夠誇張,想像夠奇劇情夠搞,在二的道路上走得夠遠。但有些東西我也只是感覺怪,不能太認同。譬如那種比鴨子步還要痛苦一萬倍的詭辯社的超人類舞蹈,以及,對內褲的執著——這絕對是日式惡趣味,想想《One Piece》中那具不老的白骨音樂家吧。大愛荒野的片尾曲《ASIAN KUNG-FU GENERATION》,尤其41、2秒後的那幾句,蝦米因為版權已經下架,但網上仍然很容易找到這歌的MV。《無手少女》片尾曲更是美到炸裂,值得反覆循環。

《至愛梵高》並不是第一部用油畫製作的電影,它的前面還有一部《老人與海》,該片由俄羅斯導演亞歷山大·彼德洛夫編劇執導,亞歷山大·佩特洛夫繪製,獲1999年奧斯卡獎。不過俄國的是短動畫,現在這個是長動畫。2014年曾向學生安利過這部作品,可惜海明威小說譯者過眾,大家拿到的本子千差萬別,共讀的效果並不很好。

劇情片:《三塊廣告牌》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26611804/

看過直接懵逼了,這不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警匪片么!然後我腦子裡開始嗖嗖嗖過那些周潤發啦劉德華啦李修賢啦張國榮啦等等港片黃金時期的天王們,然後就很自然地把威洛比警長、狄克森探員與那些天王們的角色對應起來,甚至想起陳惠敏,同樣的警長或探員角色,應該是有的吧?甚至把米爾德雷德和吳君如啥的對應起來。這片要說還真沒什麼,除了三塊廣告牌,其他可以說都是港片玩剩下的。你別不相信,當年港片就是這麼厲害,尤其警匪片黑幫片,窮盡所有熱血和狗屎,帶你抵達天堂和地獄的各個角落。然而,可能正是因為這幫警官,這個警察局,好像是從港片中直接拎出來的,使我對這片充滿好感。這個馬丁·麥克唐納,你該不會也是一個港片迷吧?

紀錄片:《童心無歸處》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26773624/

這是本年度第二部僅就形式感而言讓我眼前一亮的作品。影片取材上世紀震驚美國的六歲選美小皇后瓊·貝妮特·拉姆齊謀殺案。瓊在1996年遭到綁架並被害。在後來的二十多年,該案不斷返回公眾視野,引發爭議,但至今仍懸而未決。導演並沒去正面探索案情真相——其本意也可能並非追尋真兇,而是努力紀錄了關於該案的一部電影的選角過程。放棄對當事人的採訪而將焦點引向演員對角色及事件本身的理解,將演員置身事件的同時,確立每一個觀影者與事件的關係,這可能才是導演的真正目的。即質詢我們,多大程度上會成為受害者、會成為兇手,我們能夠為孩子們提供一個怎樣的安全?

其他紀錄片如《臉龐,村莊》同樣令人興奮,但怎麼說呢,我會認為令我興奮的是其中的影像作品和那些被影像包裹的物體,以及一老一少兩位藝術家的行走方式。我想說的是,這兩位藝術家很酷,很任性,但這一切,打動我的一切,和紀錄片本身沒多大關係。我能這樣說嗎?和新浪潮啥也沒什麼關係,我對新浪潮的了解僅限於《四百擊》和幾乎沒什麼印象的《廣島之戀》。

另一部令我興奮的紀錄片是基爾斯滕·約翰遜的《持攝像機的人》。這個女人的名字以攝影師或攝像指導的身份出現在超過40部紀錄長片的片尾字幕中。包括《華氏911》、《影片未分級》、《德里達》、《祈禱惡魔重回地獄》、《隱秘的戰爭》、《第四公民》等。電影由多個毫無關聯的片段構成,我個人認為這些片段極有可能是基爾斯滕諸多紀錄長片被剪輯的部分,也就是說它並沒有一個最初的目標最初的結構。對那些已經完成的紀錄長片而言,這些被剪輯的片段可能是失去意義的,但當它們被重新發現,當它們被重新彙集,卻顯得更犀利更優雅,更別有深意,更有聲色地挑戰著人們觀看紀錄片的方式。總之,當德里達背著包出現在鏡頭裡時,我是激動的。

愛情片:《夜空總有最大密度的藍色》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26847445/

這應該是年度觀看的唯一一部日本真人電影。我對日韓影視向來存有偏見,可能是有過不太友好的觀影體驗,也可能是——事實上是——我認為日韓影視中總有一些就現在中國的觀眾看來也是令人非常尷尬做作的東西,所以往往比較謹慎。但這一部,居然改編自日本某詩人的詩歌,而且,居然在反映底層民工生活。因為我們的民工問題可能要更複雜,可能總是牽扯更多方的利益,可能包括ZF,所以面對這個題材時國內影視或者選擇集體噤聲,或者選擇迴避矛盾編寫謊言引發群體性觀影厭惡。拍來躲去,終於把這個題材弄成了禁區。《夜空》當然也有它刻意安排的情節,如慎二工友智之的死亡,岩下的回鄉等等,其實這些已經是很觀念化的東西了,我們的現實只會比它太多不會更少,故而它已經不再能沉重地擊打人心,雖然它的力量似乎還在,效果卻已逐漸失去。所以這部影片感動人的,不在忠於現實,而在平常的、瑣碎的生存,和在大多數時間裡或者沉默寡言或者前言不搭後語的愛情。若愛如此,我們也會是動人的吧?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不管你們怎麼跪舔,我還是同意作者說的:我並沒把這個故事寫成一個愛的故事,甚至我也沒把它寫成一個同性故事,我寫的是衝動。大意就是這樣。有人在利用同性標記自己的階級,這樣做是可恥的。

科幻片:《金剛狼3》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25765735/

當我一學生交給我一本畫滿了漫威與DC的Logo、盾牌、蛛網和各種突起的肌肉塊的作業本時我內心是接近崩潰的。我意識到我可能遇到了一個真正的超級英雄迷,而且和我一樣,他也並不在意是要站在漫威的立場還是它的對手的立場:都是些無恥之徒,如果有可能,我們只想站在旁邊,看看熱鬧而已。我相信,如果像他這樣狂熱和迷戀,恐怕會更在意休·傑克曼與金剛狼的結束,而不是影片中金剛狼難以逃脫的生命的結束。狼粉們會說,休·傑克曼帶走了金剛狼這個角色,或者說,江湖從此有了金剛卻沒了狼。下一刻,他們極有可能深情地等在《馬戲之王》的門前,然而並不是歡呼休·傑克曼的新形象,新形象是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金剛狼,不是曾是,而是仍然是。和他們不同,我更在意劇情走向和英雄末路。影片將時間設定在2029年,其時X戰警已被政府解散,作為倖存的一代變種人,教授深陷阿爾茨海默症的折磨之中,喪失了對自己超能力的控制。金剛狼也因病毒的侵入逐漸無法自愈,遍體鱗傷的他只能依靠一份計程車司機的職業來照顧教授。英雄走出神話,被重新置入生物的代謝過程。這就是基礎設定。我認為如果說本片尚有一點卓越的價值,那也在於承認並表現了英雄的衰老和死亡,以及面對這一切時他們的凄惶和無奈。雖然我也在想,那個十字架,未必能長久地標記一個偉大時代的消逝,大地或可凈化狼叔體內的毒素,若干年後,如果需要,狼叔也會掀開地皮,於野草鮮花中茫然坐起呢?

另一部科幻片是《銀翼殺手2049》,但我對它的好感並未超過美劇《菲利普·迪克的電子夢》,因為從起源講,它本來就是迪克電子夢中的一個,目前看,是拉長了的一個。或者這樣說,拉長《迪克的電子夢》中的任何一集,都足以媲美《2049》。別的不說,讀心人的故事就已經非常強大。《2049》講的是一個身份革命的故事,片中複製人全力守護一個生育的秘密,以此向人類證明複製人的進化,並警告人類,複製人是一個物種,不是產品,而是生命,而且就生命這一事實而言,它與人類是平等的。其實複製人不是沒有生育能力,而是沒有生育權力。繁殖不過是個神話,複製人要求的是被人類無情奪走的情感和記憶。只有這個,才表明你活著,或者活過。

《攻殼機動隊》同樣具有賽博朋克風格,但這次是真人版。拋開情節啦思想不說,感覺就是對我斯佳麗女神身體的糟踐。

《水形物語》要不要算科幻呢?原以為和諸多科幻片一樣那只是冷戰軍方實驗失敗的結果,看完才發現並不是改造人而是直接從亞馬遜抓來的水怪。這腦洞恐怕開太大。基於該怪種種生理特徵及超能力表現,強烈建議漫威將其收入X戰警,以代替今年死去的金剛狼——金剛狼不也是超級自愈加利爪割喉么。而且,這樣也好回應DC宇宙的波塞冬——終於陸海空都有得一比了。自從漫威無恥地召喚了雷神托爾,DC在無地自容中,以更大的無恥召喚了海神波塞冬和他的三股糞叉(海神為什麼自帶糞叉?),搶佔了制海權的先機。然而這回好了,漫威可要好好把握啊。有網友批評說奧斯卡的政治正確正在轉向,是不是從同性轉人獸了?

這一年科幻片觀影收穫頗大,除《迪克的電子夢》外,狂刷了《黑鏡》全四季。各種震撼、驚懼、噁心、感動。其中科幻已不再是影片重點,而只是背景或語境。重點是在這些語境下人性的種種。不是可能,而是固有的重新暴露。所以,我稱《黑鏡》中的小電影為科學倫理片。除首相X豬純屬惡趣味外,準備找時間刷第二遍。而我向大學生和准大學生童鞋們首推的影片,就是《黑鏡》第一季第二集。認真看哦。

犯罪片:《好時光》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26528871/

其實我就是喜歡雨人這種兄弟設定。要說其他的么,情節緊張而富有喜感,片尾那個遊戲,以及歌曲也超棒。

戰爭片:《戰爭天堂》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26649041/

二戰。移民法國的俄國女人、法抵抗組織成員奧爾加,因私藏猶太兒童被蓋世太保抓捕。奧爾加想以身體交易自由,但警長怯懦猶疑,被抵抗組織槍殺。奧爾加隨後被押送集中營,在那裡與德國軍官赫爾穆特相遇。戰前兩人曾和朋友們一起度過一個愉快的假期,而赫對奧也曾一見鍾情。集中營如地獄般的生活讓美麗的奧爾加和熱愛音樂與契訶夫的赫爾穆特痛苦萬分,但過多的死亡也讓他們逐漸麻木。戰爭即將結束,納粹全面敗退,赫爾穆特做好假護照準備帶奧爾加於混亂中逃離。這時奧爾加卻看到了她曾保護過的那兩個猶太兒童。黑白片增加了影片的壓抑絕望,講故事的方式更令人訝異萬分。故事的講述者是三個已經死去的人,即那個警長,奧爾加,赫爾穆特,而他們面對的竟然是……上帝!原來這不過是三具靈魂在升入天堂前的最後一次資格審查,一次上帝親自主持的面試。當女主涕泗滂沱,將臉深深埋在手心中,上帝的聲音突然響起:別害怕,進來吧!我瞬間被感動到大腦一片空白。

有一部《沃倫》,與其說它是一部戰爭片,不如說是一部災難片。在人類這樣的大災難,這樣慘烈的景象面前,任何話語都令人莫名不安。正因慘烈如此,不做推薦。

諾蘭的《敦克爾刻》節奏渙散,似乎也想上天入地從多個角度完整再現這一驚心動魄的歷史性時刻,但效果也就差強人意。玩戰爭片,還是斯皮爾伯格靠譜。

傳記片:《至暗時刻》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26761416/

我印象深刻的是老頭各種顫抖,以及無處不在的自言自語。從《鍋匠,裁縫,士兵,間諜》到《至暗時刻》,加里·奧德曼的演技就沒讓我失望過。雖然對不列顛民族一向缺乏好感,但不影響喜歡這個老頭。

青春片:《伯德小姐》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26588314/

這位鳥小姐拒絕母親稱呼她的真名克里斯汀,這就開始有點意思了。成長往往從懷疑自我開始到確認自我結束,伯德經歷的,正好是這樣一個過程。然而片中的女孩太熟悉了,這才是本片的重點。同樣枯燥乏味的高中生活,同樣不好不壞的成績,同樣不靠譜的友情,同樣的早戀,同樣困窘的家庭,同樣嘮叨暴躁的老媽,同樣軟弱溫暖的老爸,同樣無休無止的鬥嘴、摔門,哭了又笑,笑了又哭,決裂、妥協,再決裂,再妥協,同樣聲嘶力竭歇斯底里卻又敏感脆弱,難怪有童鞋要質問導演:你啥時候把我日記偷走了?發生在伯德身上的,同樣發生在我們身上。什麼都經歷了,什麼都相同,只有結局一樣不同。伯德被外省大學錄取了,而我們,本省三本高職都沒考上。她拿到了大學的入學通知,我們拿到了高中畢業證甚至什麼都沒拿到。她開始了,我們已經結束。當然不能簡單地理解為伯德努力了而我們沒努力,我們的大學我們的理想在不斷的爭吵與賭氣中被我們錯過了。你狡辯說這可能僅僅是因為兩種招生制度。好吧,你也拿到了來自外省某高職的邀請,但學費高昂,它遠遠超出了你的家庭的承受力,等待你的仍然是南下或北上。不,你繼續爭吵,更瘋狂更撕心裂肺毒汁四濺。你終於以家庭破產為代價拿到了第一年的學費。你高高興興遠走他鄉:那兒有怎樣火熱的生活在等著你啊。但這已經不是伯德小姐的故事了,這是狼人和吸血鬼的故事。不是Lady Bird,而是Lady Vampire。

我們都想飛,我們的女孩都是Lady Bird。雖然她曾不顧一切地想要離開,但最終她還是會回來的啊。

教育片:《小學生》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26718407/

孩子越小管理的難度越大。你不能總給他糖,也不能總嚇唬他。小紅花貼一年級效果就已經大打折扣了。如果遇著一個問題生,如果是單親家庭或者乾脆就是問題家庭的問題生,那小學老師估計要頭痛死。如果一個班級有兩個問題生……他們的老師估計要火,一個林如可,已經讓某小學老師寫出一部長篇了。《小學生》中的女老師弗洛倫斯還好,僅遇著一個問題生,插班過來的,已經離開了,而且果然是單親家庭。不妙的是她的孩子也在自己班裡,顯然,因為她的緣故,他也來自單親家庭。這下有得看了。的確,老師們都說自家孩子自己不能教,一個原因是特別容易和他產生矛盾。而且上課叫他多了,別的孩子和家長有意見,叫他少了,他會認為你不重視他有意忽略他。弗洛倫斯的孩子非常聰明,所以,他明顯被他媽媽刻意忽略了。於是,他迅速長成為一個問題生。

教育片還如《天才少女》,講美隊親自帶小侄女。畢竟是活了一個世紀不老的人,閱歷太豐感觸太深,直接一句話把我們搞教育的和做父母的都震了:我就是要讓她成為一個普通人。想想2016年的《神奇隊長》,這觀念多大差距啊。

《奇蹟男孩》看似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故事,那個年代還沒有普及網路和手機,孩子們之間近得只剩下話語和肢體衝突。因此患有Treacher Collins綜合症的男孩才有可能創造奇蹟。如果時間稍往後偏移,網路和手機進入孩子們的生活,如果恰巧——十有八九——有一個卡特曼,《南方公園》中的小胖子式的同學,不能想像,這個長相奇異的男孩會怎麼樣。抽離背景,這片溫馨勵志,但現實允許我們抽離背景么?

家庭片:《玻璃城堡》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10743963/

這片直接把我看哭了。珍妮特·沃爾斯給我們講了一個十分憂傷的故事。在這個故事裡,貧困潦倒的父親許諾為孩子們建一所房子,以改變他們無家可歸的窘境。但許多年過去了,母親仍然沉溺她的藝術世界,父親則在酒精的迷醉里愈陷愈深。房子畫在父親的圖紙上,而那塊準備用來建築的空地,堆滿了各種垃圾。他們不得不繼續住在山坡上那所破木板房裡,直到孩子們一個個長大,離開。孩子們恨自己的父母,恨這種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無法改變的生活,他們偷偷存錢,以實現自己的出走。他們指責父母自私、懶惰、缺乏責任感,愛撒謊,逃避現實,懦弱無能。但做出這樣指責的時候他們真的會理直氣壯嗎?我是說生活中有多少是如自己願望的?有多少是想卻無可奈何的?父母最想成為孩子眼中完美的那個,但他們都有缺點,正如每個孩子一樣,但這一點都不影響他們對孩子的愛。他們的確承諾了一座玻璃城堡,而且的確沒能兌現,可這不就是因為他們沒有建成它的能力,他們想卻無法無力做嗎?他們明白他們事實上並不是孩子眼中的巨人,超人,他們就是那個平平常常的老張、老馬。他們也努力生活,卻更多地被生活打垮壓偏,他們厭惡自己卻也無法面對和放下過往。就這樣他們一天天老去,耗盡了自己的力氣,最後那一點點曾令孩子們驕傲的雄心壯志也如日光下的晨霧般逐漸消散了。他們終於活成了那個蜷縮在牆角的邋遢疲憊的糟老頭子糟老太婆。誰不都有過不去的坎兒嗎?所以,既然你已無力建成那美麗的城堡,請把圖紙拿來,讓我繼續!

兒童片:《小丑回魂》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3604148/

孩子內心有許多鬼怪,小丑只是其中一種。所以要重視孩子與他自己的戰鬥,那真的一點也不遜於歷史上任何一場戰爭。加油!

喜劇片:《方形》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26610229/

方形是什麼?「方形是信任和關心的聖所,在它之內,我們同享權利,共擔責任。」影片如是定義方形,並討論了該定義的可能。信任,關心,共同的權利和責任,以及「在它之內,我們」如何如何的陳述,使得這一定義具有一種契約的特徵。影片如是定義一種契約,並討論了這一契約的可能。所以,方形是個實驗場。

國產片:《大世界》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26954003/

只能是這個了,故事幽默,問題尖銳,風格寫實,國產漫畫真是越來越好了。其實國產電影還看了小剛的《芳華》。只是小剛太傷感,我卻基本坦然。畢竟不是一個時代的人,也畢竟不是一個大院長大的。小剛這片,基本上只傳遞了自己的情緒,而不是試圖傳遞我們每個人的。過於懷舊,過於情緒化,過於糾纏時代的大變動,細小瑣碎的東西沒拍出來,各處都膚淺。大院生活不及姜文《陽光燦爛的日子》,越戰不及謝晉《高山下的花環》,改革開放初期不及劉奮鬥《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總之不如去看《我不是潘金蓮》。

美劇:《黑鏡》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26898192/

個人感覺轉網飛後真沒削弱,更強了。推薦第一季第二集,這個前面已經說過了;第二季二、三集;第三季一、三、五、六集;第四季四、六集。

令人吃驚:《亨利之書》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26357441/

先吃驚再說。

最後,文藝片:《母親》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26648284/

這片絕對年度最佳。第一因為詹妮弗·勞倫斯女神,第二因為這片太深,一兩句話說不清,等我刷二三遍。

另,推薦韓國電影《挖掘機》、《計程車司機》,可同時參看魯迅先生《為了忘卻的紀念》、《無花的薔薇之二》等文。

我在這兒

1.不好意思,我仍然在電腦前,而不是電影院。我想我應該屬於被譴責的那一類,但我還沒打算因此改變自己的作風,我感謝網路,我承認它改變了我的生活。

2.我的觀影仍然被整個網路的趣味引導著,沒有更多的選擇。我想看到更多戛獎作品,更多獨立影片。

3.觀影中仍然大幅度遊離,並沒有留下更多的印象和更深的思考。我仍然無法記住導演的名字,也仍然無法一下子想起某個演員的其他影片。建立聯繫很難,我無法把它們——電影,和他們——導演和演員納入一個歷史的框架之中加以審視。電影知識不是我要追求的。

4.既然3,那麼電影就是用來填充某個空白的時間並對抗無聊故而無足輕重可有可無,然而我常常深陷其中不能自拔。電影是拖延症患者安逸的借口。

5.沒有對話,沒有聲音,沒有迴響。這一切發生在沉默、黑暗和昏迷中。

6.最捉急的是字幕不同步啊。

2018.03.15

一起還能做什麼

你若有故事,歡迎前來傾訴。

歡迎收聽一起還能做什麼。

一起還能做什麼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評論功能現已開啟,灰常接受一切形式的吐槽和讚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起還能做什麼 的精彩文章:

TAG:一起還能做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