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何把握好人生設計的5個重要節點

如何把握好人生設計的5個重要節點

不知不覺,2018年的頭3個月就快過去了。你的新年計劃開始實施了嗎? 或者說你早已把年前訂的計劃和目標拋之腦後?

俗話說「一年之際在於春」。相信很多的人在過完春節回來後,在想要不要換工作?該報個什麼學習、培訓班呢?不急,我有個觀點跟你分享,其實也是人生設計的一個考慮,這個觀點來源於17年年底我參加「新精英」王鵬老師的一個線下沙龍得到的啟發。

他說,如果我們把成年之後到退休前劃分為5個重要階段:18歲、23歲、30歲、38歲和45歲,在這5個階段能做好應該完成的事兒,這樣我們就會比較順利地度過這些重要人生階段。反之,如果做了不該做的事兒,這意味著我們肯定踩了「坑」,後面得花巨大的時間、精力、財力去填這些「坑」… … 我們來一一了解下。

一、18歲

18-22歲正是我們在大學接受高等教育的階段。這個時候我們需要的是獲取大學學歷。為什麼這麼說呢?王鵬老師當時舉了一個例子。在一大片森林中,樹木林立。每棵樹獲得的日照與它的身高是緊密相關的。高的「個子」越長越快,矮的樹木可能長得慢。也就是說,樹要長得快,得超過周圍樹木的平均「身高」才行。其實,我們社會的就業機會一樣如此。你想要更多更好的就業機會,得首先有社會的平均學歷(大學教育)吧。而18-22歲正是你獲得社會平均學歷的重要階段。

當然,社會上也有「讀書無用論」的說法。但念了大學,總比沒念大學的就業機會大。這裡面還有一個重要的觀點是,大學裡你學的是什麼專業?我們有很多很多的人當年踩的「坑」就是專業是父母挑的,或者自己稀里糊塗地選了一個,後來才發現實際情況根本不是那回事。 有些人更是畢業即失業,甚至有人當起了「啃老」。所以這個階段,我們的學習一定要指向未來的工作,否則沒有意義。

拿我自己為例。17歲就畢業進入社會。工作了兩三年後,有一天突然警醒,學歷太低機會太少。後來果斷升級學歷,大學還沒畢業(在職學習),我就找到機會進入了一家著名的外企。但那段時間也很辛苦。一邊工作一邊學習提升學歷,其實就是在填「坑」。

二、23歲

23歲你已經大學畢業,這是謀求生存,獲得獨立的階段。你應該努力工作、不計較付出,快速學習和提升職場能力。這個階段,不是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向,而是多探索職業發展的可能性。選擇一個快速嘗試,發現不對馬上糾錯,直至最後的成功。

相反, 初入職場的人最常見的兩種情形:一是不努力工作,收入養活不了自己,經濟不能獨立,人格也無法獨立。什麼事還得聽父母的(心裡又在怨父母過多干涉自己的生活)。二是工作之餘不去學習、進修提升自己,反而把大把時間花在買買買上。身邊就有很多年輕人收入並不高,買好的手機不差錢,但你問TA業餘時間學了什麼,回答不是沒時間就是沒錢。這就為後面的階段埋下了「坑」。

三、30歲

30歲,進入而立之年。成家、生育孩子這是要完成的人生任務。在北上廣深這些大城市,無論有房沒房,找到合適的人,牽手走到一起,那是件幸福的事情。

這個階段,工作上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了,走上了主管、經理、甚至總監的崗位了。人生的大方向、職業的中長期目標越來越清晰了。除了職業發展,也開始學著做些理財、投資,為家庭保障做長線規劃。

30多歲的年齡,最不應該的也是兩種:一是迷茫,渾渾噩噩,不知道自己能做啥(前一個階段埋下的「坑」);二是頻繁跳槽。畢竟越跳越高的人只是少數,很多人還是原地踏步。

兩年前, 我在公司負責招聘一名主管。來面試的人當中有一位30多歲的男士。看了他的簡歷,差點把我嚇倒。十幾年的工作經歷,同一個行業,他跳了N多家公司,我跟他的對話是這樣的:

「你覺得你換工作頻繁嗎?」

「還好吧。」

「我看到大部分工作只做了一、兩年,你是怎麼考慮的?」

「剛進去還有新意,後來覺得沒多大意思。找不到發展機會就換了。」

「在主管崗位上幹了這麼久,沒有獲得提升是因為什麼原因?」

「我的英語不太好。」

「哦,那你有想過怎麼去提升英語嗎?」

「有想過。但是自己比較懶… …」

四、38歲

38歲,上有老,小有小,你是這個家的頂樑柱!房貸、車貸、孩子的補習費,一大堆亂七八糟的事兒圍著你,前所未有的中年危機撲面而來。

職業發展上,你似乎也遇到了瓶頸。向上,好像沒多大機會。下面還有一大波的年輕同事拼了命地往上擠。你該怎麼辦?這個階段,在做好眼下工作的同時,考慮下是否要轉型?轉型不是一定要換工作,也不是一定要創業,現有的工作職責和內容是否能有新的變化和挑戰,自己這麼多年的興趣和初心是否能得到挖掘和發揮?

送個你兩個「得到」:一是看得到,要提升眼界。二是夠的到,將學習到的新知識和新能力迅速變現。2017年,我35歲,在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開始讀研究生,班上的多數同學在30-40之間。這個階段的深造學習,既能開闊眼界,了解最新行業動態,又可以鏈接新的人脈,創造新的事業機會。

反之,38歲這個年齡段,最不該的就是上班混日子、下班壞習慣(喝酒、熬夜等)。「中年油膩男」說的就是這類人。如果再沒有足夠的經濟保障,下個階段肯定得踩「坑」啊。

五、45歲

人生邁入到45歲這個年齡段時,各種角色的平衡就顯得十分重要了。孩子的青春期、父母也70多了、老婆到了更年期(老公可能到了外遇期),其中一個出了狀況,都夠你喝一壺的。

這還不是最慘的。萬一碰到了突然被「失業」或者生個大病,整個家庭就會受到嚴峻的考驗。當然,這些「坑」都跟前幾個階段密切相關。年輕的時候沒有建立事業基礎,沒有提升學習能力,沒有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沒有健全的家庭保障,45歲之後很容易遇到各種危機。這個時候你既沒有20多歲時的體力,也沒有30多歲的心力,風險抵抗能力越來越弱了。

我把上述5個重要人生節點該做和不該做的事兒列表如下,供你參考。

總之,我們現在踩的「坑」肯定是之前的階段埋下來的。我希望我的讀者朋友,人生的道路上順順利利,少走彎路,少踩「坑」。即使是自己挖的「坑」,哭著也要去填。同時也不要給下個階段埋「坑「,否則一路踩「坑」,永遠也出不來啊。

未來的生涯路上,我們一起前行,不要踩「坑」!

如果你有踩「坑」的經歷,或者有這方面的困惑, 都歡迎在留言區與我交流。

作者介紹

香港中文大學供應鏈及物流管理理學碩士。

國家認證職業規劃師、企業培訓師、人力資源管理師。

【在行】生涯規劃與發展導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衛生涯課堂 的精彩文章:

TAG:大衛生涯課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