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晚晴的慈禧為何要組建新軍?歷史學家:原因很簡單

晚晴的慈禧為何要組建新軍?歷史學家:原因很簡單

原因很簡單,清政府已經無兵可用了!

甲午戰爭之後,清政府在兵事方面捉襟見肘,不要說抵禦洋人,就連維持國內的基本統治,確保京師重地的安全都很困難。

朝廷在沒錢、沒能力、無兵備的情況下,想到了一個折中的辦法,就是把直隸地區能用之兵全部武裝起來,這隻軍隊就是武衛軍。八國聯軍前夕,武衛軍正式成軍,

聶士成的武毅軍為武衛前軍、董福祥甘軍為武衛後軍、宋慶毅軍為武衛左軍、袁世凱新建陸軍為武衛右軍,榮祿的直隸新練陸軍為武衛中軍。

這其中,董福祥的甘軍為舊式軍隊,武毅軍和毅軍以及直隸新軍為西式裝備,舊式操練。只有袁世凱的新建陸軍既是西式裝備又是西式訓練。舊式操練出來的軍隊,戰鬥力之差,在甲午戰爭中已經體現的淋漓盡致了!連日本都打不過,何談與西洋軍隊交手?

所以,武衛軍的戰鬥力是可想而知的。不久之後的八國聯軍之役,武毅軍、甘軍、直隸新軍雖然作戰很英勇,但仍然是拿西瓜碰石頭的下場。當時的沙俄派遣軍司令利涅維奇中將就曾經輕蔑地說:在世界各個大國中只有大清沒有值得一提的軍事力量。

此事件對慈禧刺激很大,不是因為別的。因為她一路西逃,吃了不少苦頭,連蹲大號都找不到馬桶,只能讓宮女圍個圈讓她在裡面方便。老佛爺的臉面?呵呵!

朝廷怕花錢,想湊合就湊合,能過就行了。如今被聯軍狂甩嘴巴子,要賠9.82億兩白銀(本金加利息)。現在是怕什麼來什麼,越是怕花錢,越是要湊錢給人賠錢!若再算上甲午賠給日本的銀子,十幾億兩白銀可以武裝多少新式陸軍?光緒三十年,清政府以120萬兩白銀從日本訂購了1.4萬支步槍和64門山炮。購買一鎮之裝備的花費,還不到賠款的千分之二!拿這些銀子去訓練新軍,何愁它西洋鬼子?真是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因而慈禧在迴鑾北京後,頒布詔書詔書:朝廷振興戎政,在此一舉。

各省督撫不準光說不練,必須立刻行動,清政府中央徹底廢除了武舉武科考試,並且責成各省裁撤原有軍隊和綠營團練,設立新式武備學堂。以袁世凱的新建陸軍為藍本,在全國推廣新式陸軍制度。湖光總督張之洞最先響應,在湖北創辦了湖北新軍,成為繼北洋新軍之後的第二支新式陸軍。

清政府對新軍的投入非常大,比之前的北洋新軍投入還要大。對入伍士兵的標準很高,不光年齡身高有限制,這五官視力都有限制,並且吸過鴉片和有前科的都不要,還得雙手得能提起一百斤的重量,一小時內要能跑十公里。

最重要的是,軍餉也給的高,比原來的士兵軍餉翻了三倍。將軍不差飢餓兵,新軍的素質自然高!基層和中層軍官也都啟用接受過近代教育的,尤其是南洋新軍,基層軍官大量都是留日歸來的士官生。值得一提的是,袁世凱在小站練兵時的新式陸軍和後來北洋六鎮新軍不完全一樣。

袁世凱在小站練兵時期的新軍是這樣的

1905年,清末軍制改革之後的新軍是這樣的。清末新軍在編製和訓練上,主要是模仿德國和日本,教官多為德國人。新軍軍服也非常國際化和現代化。

晚清大臣徐志靖曾稱讚北洋新軍洋操:「一舉足則萬足齊發,一舉槍則萬槍同聲。行若奔濤,立如植木......」英國人丁格爾則寫道:「北方新軍是由一些受過嚴格訓練且灌輸著強烈軍人意志的士兵組成。」公正的評價,清末新軍已經基本達到了西洋軍隊的入門水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智囊 的精彩文章:

居住在美國的印第安人到底是不是中國人後裔?歷史學家:很有可能
為何諸葛亮要故意放走曹操?史學家:都是假的

TAG:歷史智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