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玩抖音和快手,並不代表你不合群

不玩抖音和快手,並不代表你不合群

njiho

海草舞

 海草舞

蕭全 

00:00/04:37

這是一篇寫給年輕人的文章。

距離上一篇文章更新,大概有半年時間,這段時間裡,感謝公號里靜靜躺著的幾百個粉絲,也許這篇文章過後,這個數字還會減少。

不過沒關係,相逢即是緣分,相比於閱後即焚的快餐式閱讀,這樣,挺好。

1

段子不死,抖音始終是太子?

題目中的兩個關鍵詞,是這兩天比較熱門的話題,其實二者在之前,並不足以擺上同一個檯面上來對比,但現在,前者似乎大有趕超後者,並有一家獨大的趨勢。

放在以前,快手是低俗、東北大花襖大金鏈子、色情等辭彙的集合,在大城市裡面,很少會看到有誰打開手機里的快手(然而並不保證,所謂的大城市裡面的人,晚上關了燈不會偷偷看)

現在,快手仍然是這些辭彙的代表,仍然上不了所謂高雅、小資的檯面。

這時候,抖音出現了,以一種迅雷不及翻白眼比中指之勢,一躍成為一個國民消遣性APP,不管是農村還是城市,不管是地鐵還是公交站,當你聽到一些熟悉的音樂,當你在路上看到一些抖友冒著生命危險拍視頻時,千萬不要驚訝,抖音真的很火爆。

我從今年1月份開始玩抖音,剛開始對它並無感,只覺得和火山小視頻、快手那些是一類的,隨著身邊的同學在朋友圈發布越來越多的抖音短視頻,我也試著慢慢去了解這個平台,說實話,真的挺讓人上癮的。屬於那種晚上睡覺之前,不打開抖音看看一些有趣的視頻都會睡不著那種。每次看到一些人拍一些特別有趣的視頻時,既覺得好笑,又覺得怎麼這些人這麼有趣,平日里我怎麼遇不到這些人呢?

我對抖音的印象是,快捷、簡單易操作、風格多樣、廣告較少(現在變多了)、有趣等等,試問以上這些,有哪一項是快手能夠超越的?

快手是什麼樣子?文字五顏六色、喊麥、東北暴發戶聚居地……總之,從用戶體驗上來說,抖音能夠覆蓋的人群更廣,當然,覆蓋率也更高。

不過,這也引發了一場討論。

2

抖音怎麼火起來的?

昨天,刺蝟公社發表了一篇名為《不刷抖音,也不玩快手的90後和00後們》的文章,一石激起千層浪,本來這個話題已經屬於那種不碰還好、一碰即爆的程度了,誰曾想,有人還非要給它加一把火。於是,一群不玩抖音和快手的年輕人們,就像是突然找到了一個宣洩點,隨時準備將心中的不快和鬱悶發泄出來。

然而,請有這些想法的年輕人們,不妨冷靜一下,收好您嘴裡即將噴出來的液體。因為,首先你要搞清楚,你在動什麼氣?在跟誰動氣?如果是跟抖音鬥氣,那你大不了別看啊。如果是跟朋友鬥氣,就更加值得冷靜了,朋友看抖音、玩快手礙著你什麼了?

搞清楚這個,我們再來說說玩與不玩這個問題。

首先在我看來,不玩抖音和快手,並不代表你不合群,同樣,玩抖音和快手,也並不代表你就比別人有優越感。要知道,互聯網所催生的一代又一代,哪一個曾經不是年輕人?意思就是說,從互聯網進入中國的那一天開始,年輕人就始終是那個站在時代前列的弄潮兒,所以沒有誰比誰優秀。而抖音和快手,至多也就是被人抓住了一個話題尾巴,而形成的一個虛假議題。

就像很多年輕人要玩王者榮耀、要看今日頭條,這能證明別人就不優秀、很孤單?

不是這個道理嘛!

其次,作為一個消遣性的平台,自願性和隨機性是其最大的特點,抖音的走紅,不是偶然。引用一段QuestMobile的數據顯示,在春節期間,抖音收穫了4200萬新安裝用戶,並且在2月份抖音的活躍用戶數更是較之前一個月增長超4600萬,最終達到了6500萬的日活躍用戶規模。數據可能說明不了什麼問題,但有個信號很明顯——有人在給抖音「加戲」了。

就像是新世相每隔一段時間就要給自己加一段戲一樣,抖音也即將要開始走上這條路。只不過,在它的身後,有著無數只推手,不管是用戶還是媒體,不管是積極信息還是負面新聞,總之,抖音開始躁動起來。

隨之而來的,是抖音的創作者開始躁動,那些先入駐並有一定粉絲規模的視頻創作者,正在憑藉抖音這個平台,夢想成為另一個papi醬。抖音的用戶也開始躁動起來,他們紛紛模仿著視頻中一些有趣的場景,要麼是把開思域的車主攔下,要麼是在紅綠燈路口按上一段喇叭看有沒有人回復,要麼是炫耀自己在瑞士或者哪個人間天堂happy的日子,總之,在抖音這個平台上,普通農民、恩愛情侶、剛出生的小孩、富二代、名媛、夕陽戀人等等,應有盡有,摒棄,它有一個好處,平台在上升期,所以對於用戶相對來說是比較開放的。

3

抖音逆襲是必然的

現在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玩抖音的這群年輕人,是不是就特別有feel,有品位,高審美?其實不然,和在快手中的場景一樣,說不定抖音里也有或者即將有那些吃玻璃、吞死豬的視頻。

但必須要強調一點的是,抖音和快手,無非就是每個人手機里的APP而已,滿足的功能也不過都是消遣而已。那些說不玩抖音和快手就是不合群的人,想必屬於沒事找事夜裡特別無聊那種,至於那些非要將其分個三六九等的人,我想,多半是收了抖音的好處,給其發展壯大做廣告而已。

抖音與快手之間的對比,並不足以概括90後和00後的群像,相反,二者既不屬於同一個次元,也不處在同一個頻道。就像每一代人都會有自己的選擇和喜好一樣,對APP的選擇,始終是個體的獨立行為,從來就沒有好與壞、高與低之分。

如果非要把它們綁到一起,覺得「佛系」這些所謂的網路流行辭彙,還不足以概括90後和00後的話,我想,只有一句話符合現在的語境:您開心就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圍觀的力量 的精彩文章:

TAG:圍觀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