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被掩蓋的真相,被犧牲的平民

被掩蓋的真相,被犧牲的平民

1

崔永元在華盛頓大學的演講中提到,所謂的事實,在很多時候就是統一口徑。

皇帝的新裝那個故事中,只要小孩最終保持沉默,「皇帝穿著新裝」就會成為事實。

如果把這個故事套用到我們的生活中,你會發現,在很多有爭議的事件中,我們既不是皇帝也不是大臣,更不是騙子或小孩,我們其實是沒有抵達現場的聽眾。

當時的情況到底什麼樣,我們沒有親眼見著,故事所有的細節我們都是道聽途說的,這時我們就很難分辨究竟是誰在撒謊。

歷史上有一起非常著名的空難,叫洛克比空難,這起悲劇直到今天都沒有真相,或者更準確地說,是沒有一個能令多數人相信與接受的真相。

洛克比空難發生在1988年12月22日,出事的是泛美航空的一架客機,它的飛行路線是從德國法蘭克福途徑英國倫敦,最終抵達美國底特律。

這架飛機上裝有炸彈,它最終在英國的洛克比小鎮上空爆炸,飛機上包括乘客與機組人員在內的259人全部遇難。不僅如此,爆炸引發的火球也令洛克比鎮上的11人喪生。

這起飛機爆炸案從發生到審判,中間經歷了很多的波折,由於事件牽扯到多個國家的利益關係,因此案件始終撲朔迷離,難辨真相。

從結果上來看,這起案件最終被定性為利比亞針對美國發動的恐怖襲擊。兩個利比亞人被視為嫌疑人,最後其中一個叫邁格拉希的被判終生監禁。

包括遇難者家屬、媒體人、官員等在內的很多人,都認為邁格拉希只是替罪羊,真正的幕後兇手並不是他,甚至根本就不是利比亞人。

南非總統曼德拉起初就不同意利比亞交出邁格拉希,等到後者入獄後,曼德拉還曾去探望。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這起案件的審判是有蹊蹺的。

值得一提的是,從接受審判到最終死去,邁格拉希始終不承認自己跟這起案件有任何關係。

2

英國當地有一個老牌的時政新聞類雜誌,叫《私家偵探》,這家雜誌的記者從洛克比案件發生後,就一直追蹤此案的進展。

在爆炸案發生一年後,遇難者家屬得到了一個非常震驚的消息,在那架飛機起飛前,美國駐莫斯科大使館的工作人員中,有80%的人也預訂了這趟航班。

只不過,他們事先接到了一起恐怖襲擊的警告,於是所有人都臨時取消了航班。

發生這麼大一件事,其他的乘客卻一無所知,機場的安檢也沒有提升級別,這在遇難者家屬看來是不可接受的。

並且,這起案件剛發生時,最初的懷疑對象是與伊朗和敘利亞政府有關聯的一個恐怖組織。因為美國軍艦曾經在一年前擊落了一架伊朗的民航客機,因此這次恐怖襲擊很可能是一次伊朗報復美國的軍事行為。

當時英國的一名內閣大臣也表態將儘快抓捕這個恐怖組織的負責人,可是後來這件事忽然轉向,撒切爾夫人先是禁止了公開調查行為,隨後英美兩國把懷疑重心轉到了利比亞。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轉向,《私家偵探》雜誌分析是因為當時美國政府正計划進攻伊拉克,因此老布希希望得到伊朗及敘利亞的幫助,所以對此事不再追究。

鑒於英國與美國的關係,撒切爾夫人配合了老布希的決定。這種分析贏得了很多的追隨者,但是分析的準確性卻沒有人能夠判斷。

不過,之所以有很多人願意去相信這種陰謀論,完全是因為這起案件本來就疑點重重,它缺乏足夠的證據去給利比亞人定罪。

更可笑的是,英國政府後來還提前釋放了他們認定的罪犯邁格拉希,因為利比亞畢竟掌控著石油,而英國希望通過這一舉措來緩和兩國的緊張關係。

從這起案件中你就能看出來,雖然美國有《拯救大兵瑞恩》這種電影,但是在涉及到政治利益時,民眾之於國家其實是無關緊要的。

這架爆炸的飛機上有189個美國人,他們的死亡也許能夠避免,他們的死因也許存在真相。

但是直到今天,洛克比空難仍然是一個謎,並且它絕不僅僅是一個個案。

這反映出的是平民的悲哀,死都死了,家屬卻連死亡的真相都無從得知。在巨大的利益面前,運氣不好的平民就只能扮演犧牲者的角色,畢竟,屁民的命不值一提。

PS:日常喪,又開始害怕坐飛機了。

PPS:標題及文中圖片全部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徐三石 的精彩文章:

做人太理性有什麼缺點?
papi醬,我想看你吐槽姜逸磊演的《妖鈴鈴》

TAG:徐三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