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一文讀懂:一年中哪些日子是持齋日

一文讀懂:一年中哪些日子是持齋日

中國人大多知道,信佛、修佛之人,一年中有些特殊的日子是需要持齋的,所謂持齋,便是:一、過中不食;二、不如葷腥。

而對於具體持齋的日子,則因為歷史的演進而有所變化。

素齋

《百丈清規》記載:「始由隋開皇三年詔天下,正、五、九並六齋日,各寺建祈禱道場,不得殺生命。」每年正月、五月、九月這三個月,自一日至十五日,佛教徒須持「八齋戒」,遵守「過中不食」等戒律,稱「三長齋月」。「長齋」的意思是較長日期的持齋。《梵網經》說:「於六齋日年三長齋月,作殺生、劫盜、破齋、犯戒者,犯輕垢罪也。」

《百丈清規》還規定:「月旦、月望、初八、廿三,四齋日。」即以每月的一日、八日、十五日、二十三日為「四齋日」。

《智度論》則說,佛教徒在每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這「六齋日」,要受持「八齋戒」。商代五通仙人勸於六齋日斷食、順善法、又免鬼神災橫,並希望在六齋日舍財物給六親。自己不食,那麼就不會有守護之憂;使他人愛敬,就刻獲得孝養之譽。

燈油

佛教的持齋日,也影響了俗世。《賓退錄》是這樣說的:「今人以月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日、二十四日、二十八日、二十九日、三十日,不食肉,謂之『十齋』。釋氏之教也。」

佛教的持齋日,還影響到了官方。《唐會要》載:「武德二年正月二十四日,詔:『自今以後,每年正月九日及每月十齋日,並不得行刑。所在公私,宜斷屠釣,永為常式。』」直至清代,還是如此。乾隆元年(1736年)四月二十二日,敕:「每月十齋日,不得采捕屠宰。」

齋菜

每月這十天持齋,為的是禮敬十齋佛——配於此十齋日的十位佛和菩薩。一日是定光佛,八日是藥師如來,十四日是普賢菩薩,十五日是阿彌陀如來,十八日是觀音菩薩,二十三日是大勢至菩薩,二十四日是地藏菩薩,二十八日是毗盧遮那佛,二十九日是藥王菩薩,三十日是釋迦如來。

齋以「過中不食」為體,八事昭明,故稱齋體。《釋氏要覽》說:「佛言中後不食有五福:一、少淫。二、少唾。三、得一心。四、無下風。五、身得安樂。」佛教認為:持齋者要虔誠,方能得到諸佛、菩薩保佑。

唐僧禮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依他起 的精彩文章:

小孩子生病,是什麼鬼神在作怪?
佛教傳說中的地獄是怎麼樣的?

TAG:依他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