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鈷鋰「漲」聲再起

鈷鋰「漲」聲再起

紅刊財經 何艷

繼眾多「獨角獸」概念股你方唱罷之後,近期,動力鋰電「巨無霸」寧德時代因加速IPO也宣告登場,這一消息使得鋰電池上游原材料鈷、鋰,中游電池材料正極、負極、電解液等板塊紛紛被引爆。與此同時,在新能源車產銷兩旺且混動汽車市場佔比目標提升、補貼政策落地、雙積分制度即將實施、原材料鈷漲價不止等諸多因素合力作用下,經歷4個月持續調整的鋰電池板塊終於自2月中旬開始展現出強勁的上漲勢頭。

鋰電池上游原料價格「漲「聲再起

鋰電池產業鏈主要由上游原材料鈷礦、鋰礦、石墨礦,中游材料正極、負極、電解液、隔膜及電芯製造、pack封裝,下游應用領域如消費電子、動力電池等3個部分構成。在目前市場中,鋰電池產業鏈上游原材料領域因需求旺盛所帶來的漲價現象,使得二級市場中資金關注度明顯提升,以華友鈷業、寒銳鈷業、洛陽鉬業等為代表的上市公司股份迭創新高。

「漲價」概念是2017年市場的主線之一,曾催生出不少大牛股的誕生。「漲價」概念中,有色金屬特別是小金屬的鈷、鋰等品種無疑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種之一,鈷鋰生產企業華友鈷業、贛鋒鋰業等因「漲價」原因而在2017年股價實現翻倍。2018年,在全球經濟的進一步好轉,國內外通脹預期有所抬頭的形勢下,小金屬原材料漲價之風再起。特別是受國內新能源汽車佔比目標的再次提升(2019年和2020年新能源車佔比將分別達到8%和10%,而目前佔比不到3%),動力電池需求的放量將進一步穩定或刺激鈷鋰價格的進一步上揚。

鈷價創近10年新高 上市公司爭相擴產

資料顯示,國內鈷價自2017年開始瘋狂上漲,年內漲幅將近1倍。2018年,鈷價仍在維持上漲態勢,目前的漲幅已近20%。國際市場更是瘋狂,國際MB鈷價從2017年年初的14.7 美元/磅已飆至2018年3月的40美元/磅附近,漲幅超過170%(見圖1)。

對於鈷價這一年多時間的瘋狂表現,方正證券分析師韓振國認為,「動力電池材料對鈷需求的持續增長是關鍵因素。」他表示,隨著新能源車產銷量有望進一步超預期增長,將帶動動力電池材料對鈷的需求增長。中國鈷消費結構中,電池材料佔比為77%,據安泰科數據,2017年上半年我國鈷消費量約2.5萬噸,同比增加 13.6%,其中電池材料(鈷鹽領域)消費量約為2.33萬噸,同比增加22%,鈷市場庫存快速消耗,從2016年供給過剩向2017年供應緊缺切換。

同樣是對於鈷價這一年多瘋狂表現的解釋,生意社數據師分析表示,「在供需基本面看,金屬鈷仍處於嚴重供不應求階段,鈷價上漲動力十足,而且鈷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對現階段的鈷價上漲,或樂見其成,或推波助瀾,都在大力發展鈷相關項目,這種現狀也加大鈷價的上漲幅度,創造了鈷價新高行情。」

就在鈷價持續上漲,鈷資源緊缺的當口,A股上市公司也在爭相開展擴產併購。3月14日,金屬回收龍頭格林美即公告與全球最大鈷供應商嘉能可達成三年期戰略採購協議,其今年的採購水平約為嘉能可今年計劃鈷產量的35%,明年約佔計劃產量的28%,2020年則為33%。而作為目前國內最大鈷產品供應商的華友鈷業,也於3月13日披露擬投資建設年產15萬噸鋰電動力三元前驅體新材料項目。

此外,還有不少公司正通過併購的方式完善產業鏈布局。例如,道氏技術正籌劃收購佳納能源剩餘股權以完成100%控股。佳納能源鈷行業綜合實力國內排前三,是國內主要的鈷鹽供應商和三元前驅體製造商,擁有鈷鹽和三元前驅體的產能分別達到 6000噸和12000噸。通過本次收購,將使道氏技術獲得穩定的鈷礦和氫氧化鈷來源,從而實現鈷產業鏈的全線貫通布局。盛屯礦業也正在籌劃收購珠海市科立鑫金屬材料有限公司。科立鑫是國內規模最大的四氧化三鈷生產企業之一,已具備每年5000噸鈷製品的產能。

在鈷價持續上漲,相關上市公司積極布局的背後,則是鈷企靚麗的業績表現。華友鈷業2017年預計實現凈利潤16.5億元至19億元,同比增長2283%~2644%;寒銳鈷業2017年實現凈利潤4.49億元,同比增長575.04%,同時公司預計2018年一季度實現凈利潤2.46億元至2.61億元,同比增長395.05%~424.65%。其他企業如格林美、合縱科技、道氏技術等2017年均預計實現凈利潤同比增長(見表1)。對於自己業績的持續向好並快速增長,華友鈷業表示,2017年,受鋰離子電池(包括3C鋰電池及動力鋰電池)材料對鈷產品需求增長等因素的影響,鈷產品價格持續上漲;同時,公司鈷產品產能增加,產品結構優化,製造成本下降,產品盈利能力大幅提升,使得公司主營業務盈利能力大幅提升,從而實現凈利潤大幅增加。

「瘋」鈷還能「瘋」多久?對此,華友鈷業給予上交所問詢函的回復代表了部分上游企業的想法。在回復函中,華友鈷業表示,目前,鈷、鋰等金屬的價格處在歷史相對高位,尤其是鈷的價格,一直呈上升態勢。如果鈷、鋰等金屬價格繼續上漲,或者維持在相對較高的價位,有可能導致下游廠商選擇或開發成本更低的潛在技術路線。而就在原材料企業自己都表示擔憂之際,2017年暴漲超10倍的寒銳鈷業3月15日發布公告稱,有3名股東計劃合計減持不超過7%的股份。

國際巨頭擴產 看好鋰市需求

全球鹽湖鋰資源主要集中在南美三巨頭SQM、Albemarle、FMC手中,而礦石資源主要為澳大利亞Talison(天齊鋰業控股51%)旗下的Greenbushes 礦。這四大巨頭基本壟斷了全球優質鋰資源,並通過精確供給保證碳酸鋰價格穩定。

最近,三大國際鋰巨頭SQM、Albemarle、FMC相繼披露了2017年業績並宣布擴產。其中SQM表示,2018和2019年,其智利鹽湖產能將分別增加至7萬噸和10萬噸,2017年這一數字為4.8萬噸;雖然Albemarle 2017年凈利暴跌,但其仍宣布擇時擴產;FMC則預計其碳酸鋰產能2018年將增至2.1萬噸。

對於未來鋰市需求,三大鹽湖巨頭均表示看好。其中,SQM表示中國國內未來5年鋰需求增速將在18%左右;全球來看,Albemarle公告則顯示,2017年至2025年鋰需求複合增長率將達到18%,2025年將形成80萬噸鋰需求(FMC認為需求至2025年將達到100萬噸)。

在原有巨頭擴產滿足市場需求的背景下,近年來,隨著碳酸鋰價格走高,諸多公司也嘗試進入鋰資源領域,並伴隨大量資本運作,包括國內也出現了多起海外收購鋰礦事件。東方證券認為,這一系列事件的背後是整個鋰價格在長期穩定之後進入了較長的上升周期,與其他基本金屬類似,吸引了大量的資本投入。廣發證券表示,從部分鋰資源上市公司來看,其資本開支拐點在2015年出現,而到2017年部分企業的資本開支明顯增加,預示著新一輪的鋰礦投資高潮已經開啟。

目前,上游雖積極擴張鋰資源,但項目大多處於新建階段,市場供不應求還將持續2~3年。據安泰科預計,2017年中國鋰鹽供應12.44萬噸,消費12.47萬噸,供給短缺0.03萬噸,2018~2020年預計鋰供給短缺0.28萬、0.65萬、0.76萬噸(見表2)。

我國作為世界第一大鋰消費國,目前佔用全球近40%的原鋰資源,隨著新能源車產業發展,新型鋰產業消費將迎來快速發展。廣發證券分析師盧日鑫預計,「2018年中性條件下國內新能源車對碳酸鋰的需求量約為3.35萬噸,相比2017年增加約9000噸。」盧日鑫認為,2018年短時期內碳酸鋰供給仍將偏緊;長期看碳酸鋰成本中樞將下行,定價模式轉變為邊際成本定價,而鹽湖提鋰將擁有顯著優勢,建議關注贛鋒鋰業、中葡股份、鹽湖股份。

在鋰企中,贛鋒鋰業和天齊鋰業兩家龍頭公司獲得了市場更多的認可。2017年贛鋒鋰業以超過170%的漲幅遙遙領先。2018年以來,這兩家公司股價表現在鋰資源股中也更勝一籌。業績表現方面,雖然兩家龍頭2017年年報預告凈利潤體量居前2位,不過從業績增速上來看,作為三元高鎳化技術引領者的當升科技、雲母提鋰龍頭的江特電機以及鹽湖提鋰龍頭的科達潔能等公司均超過了天齊鋰業(見表3)。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紅刊財經 的精彩文章:

紅刊績優指數之高成長的電氣設備
回鄉偶記——火爆的假日經濟

TAG:紅刊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