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Uber無人車致死事件背後:你能想像到的各方,都有可能成為被告

Uber無人車致死事件背後:你能想像到的各方,都有可能成為被告

億歐汽車3月20日消息,據美國亞利桑那州警方稱,美國時間本周日,一名亞利桑那州的女性在過馬路時被一輛Uber自動駕駛SUV撞倒並身亡。對此,當地警方已經要求Uber緊急停止其自動駕駛汽車項目。

據當地警方透露,事發時乃是當日深夜,肇事的SUV正處於自動駕駛狀態,車上坐著一名司機。當地警方表示,當時該車輛正向北行駛,一名女性在人行道外穿過一條4車道道路時被其撞倒。這位名叫Elaine Herzberg的女性現年49歲,被撞倒後送往醫院,最終不治身亡。

對此,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和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NTSB)表示正在組建專案小組調查此次事故。此外,NHTSA稱還將與肇事車輛的製造方沃爾沃公司進行聯繫。而在Uber方面,該公司發言人稱目前其在整個北美地區的自動駕駛汽車測試計劃已經全面暫停。該公司CEO Dara Khosrowshahi和Uber公司認證賬號均在其社交網站個人頁面中表達了對死者的哀思,並表示他們將與當地警方積極合作,調查事故原因。

儘管事故具體原因還未確定,但Uber的這次事件很可能是自動駕駛汽車在全球造成的首次路人死亡事故。在美國現行的輿論和法律環境下,事故的後續調查、聽證以及民事訴訟或將持續發酵,對全球自動駕駛汽車的研發與測試造成以下重大影響:

1、行業內外將意識到,現有感測設備和演算法還不足以預判到所有道路環境狀況。

根據公開資料的信息,Uber的自動駕駛測試車輛均搭載了多個低線及高線雷達、毫米波雷達、攝像頭等多種環境感測設備。而根據事發地的錄像顯示,當時天氣良好,道路環境並不複雜。但Uber SUV的右前方依舊與死者發生了碰撞。顯然,這些價格不菲的感測器及演算法並沒有幫助車輛規避事故,拯救生命。可見,距離完全的無人駕駛,現階段的技術還要取得長足進步。

(亞利桑那州當地警方正在事故現場進行調查取證)

但是我們也應該清晰地意識到,這次事故有其特殊性。根據美國媒體公布的現場錄像和照片,死者當時駕駛著一輛自行車橫穿馬路。速度可能相對較快,這對於自動駕駛系統而言確實存在挑戰。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自行車相比較行人橫截面更大,雷達反射面也要大得多。如果這麼大的目標感測器都看不到,那麼行人豈不是更加危險?

2、對「無人車」上安全員的監督與管理,必須加強。

我們還要明確,這次致死事故只是Uber自動駕駛汽車在測試過程中發生的眾多事故中的其中一次。儘管每次事故的原因都不盡相同,但每輛車在發生事故時,車上均配備了安全員或工程師。而本次發生事故的Uber SUV也不例外。

那麼問題就來了,這位安全員到底起了什麼作用?他在這幾次事故中並沒有阻止事故發生或人民生命和財產損失。他是否會承擔普通交通事故中肇事司機的責任?

誠然,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想像到,身為一輛高度自動駕駛汽車的安全員很可能是一項很容易讓人產生疲憊感工作。畢竟,車輛的行駛過程由機器所掌控,安全員的工作很容易陷入兩種極端。

第一,極端放鬆:如果系統表現良好的話,安全員很容易對車輛產生信任感,進而長時間無所事事,最終對突髮狀況反應不及時。事實上,特斯拉自動駕駛系統造成的幾次事故原因大多可以歸結於此。

第二,極端緊張:如果自動駕駛系統狀況頻發,安全員勢必將在長時間的工作中精神高度集中,頻繁接管車輛。這甚至會比安全員自己開車還累。這種狀態正常人很難保持,這最終將導致安全員更快地進入疲勞駕駛狀態。

當然,隨著演算法的演進,後一種狀態越來越少。但是,前一種的安全員工作狀態更值得業界警惕。億歐汽車預計,未來全球的自動駕駛汽車研發機構和公司將利用各種技術和手段,加強對於安全員的監管。但是就算如此,有了安全員,也不能保證自動駕駛汽車的絕對安全。

3、自動駕駛汽車的立法進程將進一步加速。

一直以來,美國亞利桑那州對自動駕駛汽車的態度十分良好。當地政府允許科技公司和車企在該州範圍內開展無人駕駛汽車測試,並以此作為增長經濟和增加就業的途徑。亞利桑那州州長道格·杜西(Doug Ducey)曾在2015年簽署了一份行政命令,允許Uber在該州範圍內測試無人駕駛汽車。而在之前Uber曾向加州州政府尋求過測試無人駕駛汽車的允許,不過沒有得到同意。

Uber曾表示,其研發無人駕駛汽車技術的能力對於其在快速發展的交通運輸產業中取得成功是相當重要的。Uber的無人駕駛汽車已行駛了超過200萬英里,在亞利桑那州的鳳凰城地區擁有超過100輛無人駕駛測試車。

然而隨著此次死亡事故的發生,自動駕駛汽車的法律風險將在很大程度上被暴露出來。目前來看,Uber公司、當事安全員、感測器製造商、演算法晶元製造商、車輛製造商、當地政府等等與車輛和道路相關的各方都很可能成為民事訴訟的對象。實際上,自動駕駛汽車產業鏈上的各方都有可能坐上被告席。

但如果說賠錢還只是這些科技和汽車巨頭們能夠接受的選項,那麼陷入漫長而猛烈的訴訟流程及輿論風暴才是企業最終擔心的事情。一旦自動駕駛測試在全國乃至全球範圍內被叫停,那麼對整個產業造成的損失就不僅僅是幾家公司倒閉那麼簡單了。

因此,整個產業需要推動自動駕駛汽車的立法進程,明確事故發生時責任主體有哪些。畢竟,自動駕駛肯定是汽車產業未來發展方向,而人類前進的腳步,不能因為人類自身的制度缺陷所阻礙乃至束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億歐網 的精彩文章:

零售大事件:美邦去年虧損逾3億,復星國際進軍服裝業
德勤:區塊鏈如何推動供應鏈創新?

TAG:億歐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