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便秘是件複雜事,拉不出就用瀉藥會雪上加霜

便秘是件複雜事,拉不出就用瀉藥會雪上加霜

便秘用瀉藥會形成依賴,時間久了會越瀉越拉不出。

也許是減肥和美容事業的助推,便秘成了健康高頻詞,但若是細究起來,您可能未必能說得清楚便秘的定義。什麼樣的情況算便秘?便便艱難到啥程度算「病」需要治?還有人會說,「便秘何所懼,一瀉就了之」,順路帶走「宿便和毒素」,爽了屁屁,美了臉蛋。果真如此嗎?

從醫學的定義看,便秘是指排便困難或次數減少,糞便堅硬或排便不盡感。那麼問題來啦,判斷便秘與否,是主要看次數,還是以便形和感覺為主,同時參考便便與馬桶內水花的關係?之所以有這樣的設問,是因為很多排毒養顏達人已進入強迫癥狀態,認為必須每天清除「體內廢物。這類人每天會花很多時間坐在馬桶上翻看美容秘笈,或成為瀉藥的依賴者。但科學的觀點是,在便秘中,排便次數是相對次要的,每天3次到每周3次都算正常。

從生理角度看,便秘是因為便便通過結腸的時間延長,原因包括甲狀腺機能減退等器質性疾病、服用某些含鋁劑等藥物、盆底肌功能異常、直腸動力不足、恥骨直腸肌或肛門括約肌失遲緩等,抑鬱症等精神問題也可以引起便秘,還有一種常見情況就是腸易激綜合征,會帶來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生活因素中,飲食中纖維和水分的缺少是最常見原因,此外還有飲酒或咖啡因攝入過多引起的脫水,久坐或長時間不運動等。嬰兒排便訓練不到位和老年人活動減少,使得孩子和老人更易發生便秘。女性便秘要多於男性,但其中的原因還不明確。

美容減肥派認為,便秘的主要危害是影響面容及導致肥胖;生活派認為便秘會令飲食無味併產生體臭;養生派認為便秘要害是帶來神經衰弱和痛經,還影響人的慾望發揮。從醫學的角度看,便秘並不是一個獨立的疾病,而是並發於多種疾病的綜合性癥狀,並認為,短時間內的便秘並不會影響健康。

便秘如果同時伴有腹脹或腹部鼓脹、嘔吐、便中帶血、體重下降,就被視為警覺信號,需要立即就醫檢查確診。對新發生的嚴重便秘或老年人的進行性加重的便秘,也要引起高度重視,需要進行腫瘤相關排查。長期便秘可促發痔瘡,使結直腸癌風險上升,也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特別是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會因便秘而努力排便,引發猝死。新近的研究也發現,嚴重便秘與慢性腎病有關聯。

發生便秘後,可以先從生活方式入手來改善和預防。具體的方法,第1是增加纖維的攝入,這類食物有全麥麵包、麥片、水果、葉類蔬菜、豆類等;第2是減少精細糧和加工食品的攝入;第3 是增加每日液體攝入量,但要減少飲酒或咖啡;第4是不要忽略排便的衝動,養成每天在固定時間如廁減排的習慣;第5,很關鍵的一條,不要長期使用瀉藥,否則會形成對藥物的依賴。

在國外進行過的多項研究已經表明,濫用瀉藥是便秘形成的重要原因。常用的瀉藥有4類,即容積性、滲透性、潤滑性、刺激性。這些東西也可以看成是傳統的灌腸療法的分頭式演進和深化應用。我們現在就來分別見識一下。

容積性瀉藥的特點是不被腸道吸收,只通過吸納水分而增加糞便量,讓干硬的便便變鬆軟,其代表是小麥纖維素,安全且副作用小,適於輕症便秘和孕婦,缺點是起效較慢;滲透性瀉藥常用到的是乳果糖,在腸道會形成高滲態並吸收水分,促進腸蠕動,引起排便,優點是可以促進腸道菌群生長,適用於老年便秘;潤滑性瀉藥的經典是液體石蠟,老百姓常用的是開塞露等甘油製品及植物油,起軟化便便作用,對便便嵌塞的便秘,臨時使用會有較好效果。

刺激性瀉藥的品種特別多,有沙可啶及蒽醌類藥物,也有大黃、蘆薈、番瀉葉等植物葯,基本的原理是刺激結腸粘膜中的感覺神經末梢,增加腸動力,從而促進排便,特點是起效快,但會引起腹痛,對兒童不宜用,成年人也不宜常用。

除了這4種外,還有新開發出的利那洛肽等促分泌葯,通過促進腸液分泌,加速腸蠕動來發揮作用;普蘆卡必利等促動力葯,用於慢傳輸型的便秘,機理是作用於腸神經,通過釋放神經遞質,作用於腸平滑肌,增加腸動力。最新的消息是英國有公司研發了新的藥物,已經通過批准,但這些葯多數在短期內還不會在國內上市。研究也推薦將雙歧桿菌作為便秘的輔助治療。

醫療界對便秘在態度,1是注意及時發現嚴重疾病,比如腫瘤等的便秘信號;2是查找便秘原因,針對改善,比如有疾病或服藥因素,治療原發病或改用藥物就可緩解便秘;3是改變生活因素及養成良好衛生的排便習慣。特別提示的是不宜長期使用瀉藥,需要指出的是一些通便的中成藥或茶多是含有蒽醌類成分的,長期使用會引起結腸黑變,也會減少排便反射引起遲緩性便秘。

個人認為,女性便秘較多,或許有陷入惡性循環的原因。所謂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用在美容減肥大業上,可以說「排毒養顏」中,「養顏」是賣點,「排毒」是重點,可謂美白減肥唯瀉為要。為了瘦如閃電美若天仙,吃上了瀉藥,瀉久了,排便反射減弱了,內分泌也紊亂了。發現葯不能停,一停就臉色更難看、體重又反彈。再加量瀉,反射更差,便便更艱難,內分泌更亂。最終,大姨媽也不聽話,抑鬱與焦慮襲來,才有所醒悟。只是,可能有點晚,愛美要付代價,瀉藥會帶人走入越瀉越便秘的怪圈。聰明的實踐派妹紙們,是不是這樣?

愛誰,就把健康傳給誰。

你的健康,我的關注。專業人員製作,以科學與人文視角多維度觀察生命健康,包括醫事、史話、日常、展望、心理、房內等系列,內容為作者魏宏嶺及團隊原創作品。拒絕未經許可的一切形式的盜用、盜鏈及轉載,否則將依據相關法律予以追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便秘 的精彩文章:

怎麼通過鍛煉緩解便秘問題?
美國結直腸外科醫師學會便秘臨床診治指南

TAG:便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