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經典詩歌15首,理深趣遠,別有一番風味
蘇軾是通才,中國傳統文化各門手藝基本都能融會貫通。面對唐朝繁榮無比的抒情時代,蘇軾和宋代詩壇主流一致,偏向理趣,創造出不同於唐詩的意境,加上他自身的天縱之才,其作品也別有韻致,成就不俗。
1/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2/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3/贈劉景文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4/ 春宵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
歌管樓台聲細細,鞦韆院落夜沉沉。
5/ 花影
重重疊疊上瑤台,幾度呼童掃不開。
剛被太陽收拾去,卻教明月送將來。
6/東欄梨花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
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
7/陌上花·其一
陌上花開蝴蝶飛,江山猶是昔人非。
遺民幾度垂垂老,游女長歌緩緩歸。
8/和董傳留別
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厭伴老儒烹瓠葉,強隨舉子踏槐花。
囊空不辦尋春馬,眼亂行看擇婿車。
得意猶堪誇世俗,詔黃新濕字如鴉。
9/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10/海棠
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11/和子由澠池懷舊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
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12/正月二十日與潘郭二生出郊尋春忽記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詩乃和前韻
東風未肯入東門,走馬還尋去歲村。
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
江城白酒三杯釅,野老蒼顏一笑溫。
已約年年為此會,故人不用賦招魂。
13/惠州一絕
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14/陌上花·其三
生前富貴草頭露,身後風流陌上花。
已作遲遲君去魯,猶教緩緩妾還家。
15/廬山煙雨
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到得還來別無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這些詩歌屬於蘇軾詩作中流傳最廣的作品,其中還誕生了很多千古傳誦的名句。平時讀一讀,品一品,我想對於我們放空自會有所幫助。


※唐代詩人殺人劫財,卻成為蘇軾偶像,留下一首俠義詩讓人敬佩不已
※他被封為戰神,曾想告發李淵,唐太宗後來叫他哥!
TAG:曲面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