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去印度投資科創?印度CEO這樣支招中國投資者

去印度投資科創?印度CEO這樣支招中國投資者

伴隨經濟發展的樂觀預期,印度在IT服務、科技和創新領域的優勢迎來新的發展動能。國際投資者關注的是,未來印度有哪些機會值得深入挖掘?印度市場又呈現出哪些特點?

在3月17日於中歐國際工商學院舉行的第六屆中印合作論壇上,八位來自印度高增長型創業企業的CEO圍繞「高增長型創業與創新」的主題進行探討。覆蓋領域包括人工智慧、應用於零售的大數據和機器學習、金融服務、B2B採購、人力資源招聘和人才評估、媒體科技、汽車製造業等諸多行業。

數字化潛力巨大

「很多印度企業從原先不用任何軟體,直接進入雲計算時代,沒有任何歷史負擔,尤其在過去兩三年,轉換的速度非常快。」信息科技公司Capillary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安尼施·雷迪(Aneesh Reddy)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印度和東南亞對開發新產品來說是非常好的市場,那裡有很多的客戶願意嘗試新事物,對風險並不保守,願意容忍一些錯誤。

創建於2008年的Capillary是一家提供SaaS(軟體即服務)的B2B公司,通過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讓企業品牌更深入地了解消費者,目前業務遍及30個國家,員工超過700人,在北上廣也都設立了辦公室。

同樣創建於2008年的Amagi做的是媒體科技生意,主要業務是雲端管理廣播服務及電視和OTT網路電視定向廣告。現在業務也已經從印度延伸到40多個國家,260多位員工中有超過100人負責研發,通過三大專利技術推動業務。

Amagi創始人巴斯卡·蘇布拉馬尼亞

八年前的某個周一,Amagi創始人巴斯卡·蘇布拉馬尼亞(Baskar Subramanian)和另外兩名合伙人在賣掉第一家創業公司後,約在公園討論人生下一步該怎麼走,一個小孩走來問他們需不需要算命,並說「能在周一早上11點還坐在公園裡面的人,肯定是失業的」。這樣精準的目標客戶定位啟發了三人,於是他們把目標瞄準在印度人普遍非常著迷的電視上,打算在電視渠道上做精準定向廣告。現在,Amagi在40個國家的100多個電視頻道上通過雲技術投放定向廣告。

「印度的25個邦覆蓋了廣闊土地,像中國一樣擁有很多省份。在購買行為上,不同的邦之間有很大的差別,要精準定位到每一個個體消費者的話,必須要進行定向投放,這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蘇布拉馬尼亞稱,在OTT互聯網電視領域,Amagi重點強調個性化和交互性的廣告體驗,也就是說,不同的消費者在不同的屏幕上同時觀看流媒體電視,但接收到推送的廣告是不同的。

塔塔科技是印度製造業巨頭塔塔集團旗下致力於為全球製造業提供工程服務外包及產品開發IT服務的科技企業,塔塔科技中國區經理彼得·道(Peter Dow)在論壇上重點提到和中國客戶的合作,包括同蔚來汽車和吉利汽車的合作,將其積累的車身輕量化和車聯網技術運用到中國市場。

塔塔科技中國區經理彼得·道

「你要在中國做業務的話,必須要快,因為整個國家的發展都非常迅速,商業也迅速發展。」道告訴記者,塔塔科技的中國團隊同樣可以利用塔塔的全球網路,包括印度的工程師團隊,「可能一個項目只有20%~30%是中國員工,70%是印度員工。過去兩年基本上是這樣的合作模式。」

對於印度市場的評價,在線人才測評公司Mettl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科坦·卡波爾(Ketan Kapoor)認為,隨著經濟的持續發展,印度將創造更多就業機會,職業測評服務業將有更大發展空間;在線投資平台FundsIndia公司聯合創始人兼首席運營官斯里坎·米那克什(Srikanth Meenakshi)認為印度市場雖然增長迅猛,但必須要付出極大耐心來培育。

商戶推薦平台Nearbuy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安庫爾·瓦里庫(Ankur Warikoo)則強調,印度市場現階段的很多問題並不能通過投入大量資金來快速解決,企業必須堅持深耕市場才能迎來發展。印度老牌投資公司Kalaari總經理瓦尼·克拉(Vani Kola)稱,印度在互聯網和普惠金融等方面已經取得了很大進步,未來在數字化方面還有巨大潛力可挖。

為何對印度市場樂觀?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創業學教授方睿哲(Velamuri S. Ramakrishna)則重點考慮中國投資者對印度市場的評估。他認為印度科技公司與全球創業生態系統之間聯繫緊密,在互聯網領域和企業服務領域會有很多投資機會。其中,中國之所以應該對印度未來市場前景感到樂觀的原因包括以下幾點。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創業學教授方睿哲

首先,印度經濟在過去20年間一直保持著7.1%的平均GDP增速。2017年,政府推行的主要改革舉措,包括廢鈔運動、推行商品服務稅以及銀行資本重組等,都發揮了加速經濟增長的作用。

3月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印度去年第四季度的GDP增速為7.2%,再次成為增速最快的主要經濟體。力主改革的莫迪政府也同步推進稅制一體化方案,政府在去年7月開始實施《商品服務稅法》,統一原本獨立的中央及各邦繁冗的稅務體制,新稅法將稅率劃分為5%、12%、18%和28%四個等級,被認為有效減輕了企業的稅務負擔,改善了投資環境。

第一財經曾在以往報道中得知在印度投資的中企對印度大規模稅改持樂觀態度,認為此舉在簡化流程、壓縮成本、刺激流通和銷量上,預計都對中企產生利好。

其次,方睿哲表示,印度的經濟增長軌跡表明,其消費者的支付能力目前尚無法與中國相比,但印度市場的消費能力將在未來數年中穩步提升,提供在規模上幾乎可與中國媲美的市場。

第三,方睿哲表示,谷歌、臉書和WhatsApp等美國公司已經在印度的多個科技類垂直領域獨佔鰲頭,但中國商業巨頭仍可在電商和移動支付等領域尋找機會。

據印度媒體3月份的報道,2017年,阿里巴巴、騰訊和復星集團等巨頭向30家印度初創企業投資共計52億美元;2018年頭2個月,中國對印度的投資也已達10億美元。

「中國的確創造了諸多能與美國科技巨頭抗衡的企業,但印度的科技公司似乎與全球創業生態系統之間有更加緊密的聯繫。」方睿哲在對比中印兩國科技創業公司的成長軌跡後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海瀾之家出售股份,Mo.&CO推出首個男裝品牌,中國男裝市場如何尋找未來?
接種率不到2%,我國流感疫苗為何不流行?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