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穿牆透壁》:古人的智慧不可小覷,可謂深不可測

《穿牆透壁》:古人的智慧不可小覷,可謂深不可測

《穿牆透壁——剖視中國經典古建築》:古人的智慧不可小覷

作為一個古文化的愛好者,看了李乾朗的這部書,真的被震撼到,不但是文筆,就是作者畫出的一幅幅建築透視圖。已經是經典,作者的用心能把建築的故事和特色都講得清清楚楚。

看了些資料,才知道他原來就是台灣古建築研究的第一把交椅,在網上看到的被震撼到的那些建築水彩畫就是他畫的。這下,我真不知道該怎麼寫才能表示我的膜拜!竟然可以有人把古建築畫成那個樣子!看過這本書,不論是空間關係,還是結構特點都了解的清清楚楚,比親臨現場都清楚。

作者二十年來研究中國古建築,考察各地實物,腳踏實地,才有今日的成就。內容涵蓋神靈殿堂、帝王國度、眾生居所三個主要面向、十六大類建築,五十一座經典個案。時間由秦漢以迄明清,空間遍布中華大地。

無論是繁複精美的宮殿寺院、因地制宜的民居,或是亭台水榭各色園林,還有體現藏傳佛教精神的喇嘛寺、具有伊斯蘭風格的清真寺喚拜塔等,作者皆以最能彰顯各個古建築特色的剖視彩圖,加上實景攝影圖像與特色導覽,引領讀者進入時光隧道,甚至穿牆破壁,領略古代匠師高超的工藝技術,體驗每一座古建築令人驚艷的空間美感。

佩服他的堅韌和持久,有人採訪他,他也往往淡淡的一笑說:「這只是笨人下的笨功夫。」

今天當我看到李乾朗的這部《巨匠神工》時被驚呆了,不禁想起了梁公說的「笨人下笨功夫」的話。乾朗不僅受過深入的建築學專業訓練,近二十年來更走遍了大江南北,對中國古建築有了親身的領會和體驗,因而他才有可能將中國古建築中最經典的作品挑選出來介紹給讀者。本書又不同於一般的讀物,乾朗每調查一處古建築時都是用全身心去體察的,書中的數十幅圖畫即是作者的心血之作。

這就是做學問,這就是真正的學者。

圖書館下午的陽光很溫馨,心情也好,更在於手裡有這樣精美的書, 閱讀李乾朗先生的文字能感受到他的嚴謹,而旁邊那一幅幅掀開屋頂,或是剖開牆壁的圖片,讓觀者更能直觀清晰的看到古建的西部,受益匪淺。

李先生對中國古建築的特點、發展做了詳盡的描摹和勾勒。無梁殿、大雁塔、薊縣獨樂寺、拙政園、南京中華門、國子監辟雍、福建土樓、二宜樓……百餘個古建縱橫古今,橫跨中華東南西北,涉及寺廟、園林、宮殿、城門、橋樑種種。

此時你不得不感嘆,而且感慨,辛虧我們有這樣的學者,專業功底之深厚,著述之用心。而那一個個用阿拉伯數字標註的建築細部——鴟吻、柱礎、月台、梁就是李先生對中國古建點點滴滴的執著和深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實話實說真的很難 的精彩文章:

寶媽都是在家吃閑飯的懶蛋?婆婆,你啊嗚特了!

TAG:實話實說真的很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