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手機和電腦有何差異?

手機和電腦有何差異?

手機與電腦有何差異?這看起來就是一個傻問題。

開始考慮這個傻問題有一個更傻的起因:在手機上看到了Adobe的Lr也是個App……作為設計師,條件反射地想:為什麼我們大Ps在手機上沒法用呢……?!稍微想了想,覺得……這真是個傻問題。

但如果考慮的更深入一點,把問題放大,考慮平台對其中界面和功能的天然限制,就變成了一個很有趣的問題。那還是要謝謝這個條件反射的傻問題,給了我一個契機,讓我得以在這個有趣的問題上有一些深入的思考:)

由於個人使用經驗限制,可能有的部分會有偏駁之處,請不吝指正:)


一、附屬設備差異

1、實體鍵盤VS虛擬鍵盤

目前,無論對電腦還是手機而言,鍵盤都還是主要的輸入設備。

電腦鍵盤由打字機發展擴展而來,自身有著悠久的歷史,在近二十年來,隨著各類設備的出現,更是進入了蓬勃發展階段,各種類型琳琅滿目:台式機常規的外接鍵盤、筆記本電腦鍵盤、藍牙鍵盤、電腦上的軟鍵盤、各種手機的實體鍵盤……電腦相關的各種鍵盤依然保留著在用,而那些鍵盤手機看起來也是親切非常,尤其是諾基亞經典款:)

手機跌跌撞撞從最初的單色屏進化到了彩屏,但鍵盤依舊是不可或缺的裝備,屏幕開始逐漸增大,直板式手機要塞下屏幕和鍵盤未免顯得擁擠,為了留出更大的顯示區域,鍵盤開始和屏幕各據一方——各類翻蓋、滑蓋手機開始大放異彩。順著大勢所趨和技術進步,觸屏手機出現了,相比之前小打小鬧的演化,實體鍵盤化為虛擬鍵盤可謂是一場革命。

最初的虛擬鍵盤,無論樣式還是點觸音效,都在力求做的像實體鍵盤,模仿現實世界以降低交互學習成本。到現在,大家已經習慣虛擬鍵盤,為了追求表達和理解效率,鍵盤設計也開始走向扁平化,鍵盤承載的輸入形式也變得更加多樣化。

就功能而言,虛擬鍵盤的最大特色,是適時出現。用戶可以更集中於屏幕中的內容,在使用時,又能恰到好處應時出現,完成後又優雅的隱去身形。而且不僅如此,虛擬鍵盤在出現時,還能適度簡化和想你之所想,在輸入不同內容時,鍵盤能應時改變,將輸入工作變得更簡單。

就輸入形式上而言,曆數下來,虛擬鍵盤能承載的輸入形式大致有這五種:

1)26鍵模式。心理模型:傳統鍵盤。

2)9鍵模式。心理模型:老式鍵盤機。

3)手寫功能。心理模型:電腦外接的手寫板。

4)語音輸入。心理模型:話筒。這是手機獨有的交互方式,也是近些年的熱點。隨著科技的進步,語音識別的精準度變高,語音輸入成為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調戲siri,用訊飛輸入法識別各種方言、外語……

5)滑動輸入。這也是手機獨有的交互方式,是Gboard的殺手鐧——打字時不用十指翻飛噼里啪啦,只用一根手指在鍵盤上劃拉即可。一指禪重現江湖,確實是非常方便。

因觸屏手機尺寸有限,比起電腦鍵盤,虛擬鍵盤天然就有不少限制。比較籠統的總結起來,起源都是一個——功能鍵的削減。

從常規外接鍵盤到筆記本電腦到PDA到直板手機到觸屏手機,鍵盤一直在簡化,只保留必需的與高頻使用的部分。

走到最後的觸屏鍵盤這步,F1~F12,有重複的數字鍵盤,方向鍵上的九個功能鍵,方向鍵,Ctrl/Command、Shift、Alt、Fn等鍵都被削減了,高頻鍵如delete是一定要被保留的,esc鍵這種必需鍵以主鍵的形式保留。

沒有了功能鍵,絕大部分快捷鍵就也不能用了。撇開其他使用頻率低的組合鍵,以最常用的「Ctrl+A全選」「Ctrl+C複製」「Ctrl+V黏貼」為例:在電腦上,可以對幾乎所有文件進行這三個操作;在手機上,基本只可對文字進行這一快捷操作(長按),對其他文件進行這三個常用功能只能通過相對複雜一些的操作完成。

2、滑鼠(或觸控板、軌跡球、trackpoint)VS多點觸控屏幕

「當你與屏幕產生緊密互動時,你需要一種裝置,可以通過它點選屏幕上的選項,並且讓計算機知道你要它做什麼。」——道格拉斯·恩格爾巴特(滑鼠之父)

滑鼠的發明、演化、廣為使用,是設計史上一個經典的案例。歷經種種改進,滑鼠的造型和功能基本穩定下來:它有著柔和方便抓握的外觀,配有左右兩按鍵和中部滾輪,滑鼠的位置和電腦上游標的位置形成對應,使用者可通過按鍵和滾輪裝置對游標經過位置的屏幕元素進行操作。

手機的定位和優勢就是便捷,要對屏幕元素進行操作,拖個滑鼠是不現實的。在手機發展的早期,「點選屏幕上的選項」這一操作,是通過上下左右及確定鍵來實現的;進入觸屏手機時代後,「點選屏幕上的選項」這一操作有了最直觀最實用最「便攜」的工具——手指。

對於電腦而言,滑鼠能做哪些操作呢?單擊、雙擊、右鍵、滾動……將滑鼠能承載的種種功能篩選整合到手機里,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這些操作在手機整合的如何?如何體現?我嘗試對照著簡單分析了一下:)

1)滑動滑鼠改變游標的位置——滑動改變位置是為了定位,手機上並不需要這一功能,定位處由手指在屏幕之外的落點確定。

2)滾動滾輪使當前頁面上下移動——在手機上由上滑、下滑手勢完成。

3)單擊左鍵選中某一元素——在電腦上,選中時可查看一些基礎信息。手機上並不存在像電腦上一樣的「選中」狀態,基礎信息如創建時間、文件大小等,相對較難直接查看或不能直接查看。

4)雙擊左鍵可打開某一元素——高頻操作,在手機上以最便捷的「單擊」手勢實現。順便疑問:在電腦上單擊也是最輕鬆的,為什麼電腦上不是單擊打開?單擊選中只可查看屬性,這個功能老實說有點雞肋,那為什麼要雙擊打開呢?查詢了一下,在電腦上,也是可以設置成單擊打開的。電腦上單擊表選擇有何意義呢?考慮之下得到一個可能的答案:是為了右鍵功能考慮。雖然在某一元素上懸浮並直接單擊右鍵,就可打開右鍵的功能列表,但也有很大一部分人,是習慣先單擊選中,再操作右鍵的。此外,雙擊打開已經在漫長的歲月里讓大家形成了操作習慣。其實要是右鍵操作熟練的話,單擊打開也更省事。(不知道雙擊打開跟系統反應速度或者人的識別心理有沒有關係?)

5)單擊右鍵可查看對當前這一元素可進行的操作——這些操作一般有:用不同軟體打開、壓縮文檔、剪切、複製、黏貼、刪除、創建快捷方式、發送到……、重命名、查看屬性、圖片的設置為桌面背景。在手機上:壓縮文檔沒有了,低頻需求;剪切、複製、黏貼、刪除、重命名這些是基礎操作,保留了;圖片設置為背景保留了;用不同軟體打開、查看屬性在安卓手機上保留了;發送到……以「分享」的形式保留且發揚光大了。右鍵承載的功能和操作,梳理整合後,大體保留下來,以適合手機端的形式呈現出來。

6)選中某一元素按住左鍵並拖動可移動某一元素——在手機上這一交互模式也有一點保留,如長按App圖標進入編輯狀態後可點擊拖動更換位置。

7)滑鼠游標在某一元素上停留會出現hover狀態——hover狀態可以說是一個預選中狀態,此時屏幕元素的常見響應有展開、出現浮層或解釋、高亮等。對於手機而言,沒有滑鼠,這個狀態……?不存在的。

8)滑鼠拉框可批量選中——這個交互模式也可以說是有保留,但是適用面變窄了:在對圖片進行操作時,斜拉一條對角線,可批量選中多張圖片。

除了對滑鼠承載的功能進行篩選整合之外,手機屏幕自身也有獨特之處。

首先先談一個限制之處:比起滑鼠,手指太大而屏幕又太小,所以,在進行有的精細操作時,真是讓人氣得七竅生煙。想一想在輸入文字時想編輯中間部分時,戳戳戳,游標就是對不準的糾結,或者想在手機上畫畫而只能留下豪邁粗獷的筆觸時的鬱悶。沒辦法,手指點觸區域就是有這麼大呀,iOS和Android系統為此都規定了最小點擊區域的大小,88px和48dp。常見的各類App基本都考慮和依照了這一設計規範,故此在平時的使用過程中,我們對這一限制並不是太敏感。至於更精細的操作?那可能只能靠帶纖細手寫筆的手機或者Apple Pencil這樣的筆了……

說完了限制,再說優勢,手機屏幕是「多點觸控屏幕」,比起滑鼠而言,它可以多加一個操作點,還可以多加一個時間維度,確實是非常炫酷。在手勢應用剛剛興起的時候,不少App都淪為了「手勢狂魔」,在各種功能上採取各種各樣的複雜手勢。在長期的使用和磨合後,設計者們冷靜下來,並在手機中把手勢和功能自然地結合起來:長按進入編輯、下拉刷新上拉載入、左右滑動切換、對角線雙指拉伸縮小縮放照片……


二、屏幕尺寸差異

屏幕尺寸差異是手機和電腦最直觀的差異。手機最大的特色是便攜性,即使現在手機屏幕尺寸五花八門越來越大,但主流的手機屏幕依舊保持在5寸左右、長寬比16:9,而常規的電腦屏幕起碼是10寸+,屏幕高寬比是3:4或9:16。

手機屏幕小帶來最顯著的問題就是……裝不下。

沒辦法像電腦一樣裝下固定底欄,在多程序間便捷切換。老式手機的解決方式是,同時只能打開和操作一個軟體(可能跟當時的硬體性能也有關?);觸屏手機的解決方法是用某種簡單的常設操作(如雙擊home鍵),進入多軟體切換和管理的狀態,選擇某一軟體後,退出這個狀態,流暢的進入這一軟體中。

程序內部也裝不下多窗口。在電腦上,可以打開N個word文檔,可以打開N個網頁,然後通過切換標籤在他們之中進行選擇查看。在手機上,多窗口要怎麼處理呢?其實和多程序間切換模式非常類似。有的軟體只允許同時操作查看一個項目;有的軟體,如各大手機瀏覽器,採取的是通過點擊一個按鈕進入多頁面切換和管理狀態。多軟體間切換高於軟體內部切換,常設操作高於內部按鈕,軟體間多頁面區別於軟體內部多頁面。

手機屏幕上裝不下各種程序的圖標。應該很少人能把電腦的屏幕塞滿,有半屏找起來都有夠嗆,但是手機屏幕太容易塞滿了,一屏裝不下,需要藉由滑動手勢進入二屏三屏N屏……屏幕空間「寸土寸金」,裝App圖標都有夠擠和混亂了,就更不能讓給各種文件了,比起電腦屏幕少了不少自由度。

程序內部也裝不下複雜的功能模塊和結構。像Mac的多級文件夾在同一頁面顯示,PS的左上右塞滿功能鍵,在窄小的手機屏幕上,是不可能實現的。手機屏幕太小,為了避免造成困擾,App都力求簡化步驟,任務流程和界面都保證簡單清晰,一次只做一件事。

三、攜帶性差異

先想一個有點好玩的問題:即使筆記本電腦的特性是可隨身攜帶使用,為什麼很大一部分人,還是把它放在住處或公司幾乎從不隨身攜帶?

首先,直觀的來說,筆記本電腦,它沉。

常規的筆記本電腦重量一般在1.5~3kg,說起來倒不重,但拎久了,手或者肩還是會十分酸痛。

其次,筆記本電腦附屬物多。

要帶筆記本電腦出去,要做哪些準備工作?想像一下,首先要有個夠大的拎包或書包,再把平時連在筆記本上的網線、滑鼠線、耳機線拔掉,彎著腰去拔掉電源適配器的插頭,理好線,再收起電腦,按需收拾滑鼠、耳機、電源適配器,最後終於出了門……這個過程光是想想就有點頭疼。

其三,電腦本身給人帶來的心理暗示。

電腦本身其實有不少細微之處給人以「大型家電」的印象。首先電腦它,連線繁多,想想電視、冰箱,這可以說是大家電經典的麻煩特徵了;其次是一個比較微妙的細節——插頭的樣式,大部分筆記本的電源適配器,都是三腳插頭,而三腳插頭最常用於各類家電。這些細節,有它的歷史原因,卻最終強化了「電腦≈家電」的概念。(在這個層面上,各類電腦對比,就更能看出蘋果做Mac的用心之處:藍牙耳機、藍牙滑鼠、不能直接插網線、兩腳插座,Mac力求給人以輕便便攜的心理認知)

從馬丁·庫珀45年前發明第一部手機到現在,手機的造型和功能都顯而易見的有了巨大的改變。如果說筆記本電腦的特點是可攜帶性的話,那手機最大的特點,是便攜性。而便攜性給手機帶來了兩個最顯著的特性:強整合性和個性化。

最初的手機,被稱為行動電話、大哥大,唯一的功能和特點就是隨時隨地都能打電話,在當時這已是一個驚人的發明和創舉。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手機逐漸整合了幾乎所有便攜物品的功能(除了鑰匙?),手機讓一些物品漸漸退出了我們的視線,也讓一些物品在差異化競爭的路上越走越出色。簡單的數一下手機承載的功能,和功能的模仿對象或者說對手們:)

1)自帶電話功能:固定電話、大哥大。手機最原始最核心的功能。

2)自帶簡訊功能:BP機。上世紀90年代風靡一時,07年後停止服務。

3)自帶拍照、攝影功能:相機。有日常/專業的區分。

4)自帶照明功能:手電筒。應該現在已經很少人隨身攜帶手電筒了吧?

5)自帶詞典、備忘錄、日曆等:PDA。現在PDA幾乎只用於某些專業領域。

6)部分遊戲:各類掌機。不提別的,只提年初Switch的"Nintendo Labo"發布時大家的驚艷,掌機依然有它的獨到和無可取代之處:)

7)收音機類App:收音機。幾乎很少家庭會單獨購買收音機了。

8)資訊類App:報紙。傳統紙媒也正奮力轉型。

說完了整合性之後,再說說個性化:)

和別的隨身物品一樣,手機也常被賦予較強的私人化、個性化色彩。不同品牌的代言人,不同的顏色版本、掛飾、手機殼,不同的手機鈴聲、彩鈴,不同的壁紙、圖標主題……在用戶對品牌、型號、顏色進行篩選併購買後,有著千篇一律外觀的手機在不同人的手上彷彿成為了獨一無二的東西,彰顯著主人的個性和品味或者是生活的一角。

手機和電腦,都是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工具。因特性差異,它們在不同的場合、情境下便捷化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也希望它們繼續跟隨科技發展,在各自擅長的領域,繼續前行,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更多便利,也帶來更多驚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銅央央 的精彩文章:

TAG:青銅央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