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心理學TED:如何應對脆弱,才能讓你更強大?

心理學TED:如何應對脆弱,才能讓你更強大?

在晦暗無明的心碎時刻,我們總被告知不要脆弱;在恥辱與苦痛的掙扎中,我們痛恨和否定的是自己的脆弱;在絕望和恐懼交織的緊縮和炙熱中,我們最希望毀棄的往往是自己的脆弱。

然而,在布琳?布朗看來,「脆弱是恥辱和恐懼的根源,是我們為自我價值而掙扎的根源,但它同時又是歡樂、創造性、歸屬感、愛的源泉。」

而我們面對脆弱的最佳途徑,不是麻痹、否定與排斥,而是感受它、感恩它、接納它、與它共存。

在 2010 年的 TEDxHuston 中,美國休斯敦大學的社會工作學教授布琳布朗做了這個關於脆弱的震撼人心的演講。

僅僅二十分鐘的演講,卻涵蓋了關係、勇氣、歸屬感、自我價值感等諸多一直令人類困惑和不斷探索的心理議題。

心理學TED:如何應對脆弱,才能讓你更強大?

人人都有羞愧感。沒有羞愧感的人沒有同理心,也不會跟其他人建立起良好的關係。但對羞愧感,人們都難以啟齒。而你越不願談論,羞愧感在你心裡扎得越深。

我們經常有這種感覺,我不夠好,我皮膚太黑,我不夠苗條,我經濟條件不好,我不夠漂亮,我不夠聰明,我職業發展太慢等等。

羞恥感下面潛藏的是痛苦的脆弱感。但為了跟別人建立良好的關係,我們必須,把真實的自己展現出來,包括我們的脆弱。

我花了六年的時間,收集了大量的數據和案例,後來發現,我的研究對象可以分成兩類。

一類是有自我價值感的人,他們會感受到愛和歸屬,一類是苦苦追求自我價值感的人,他們經常問自己是否足夠好。

而且這兩類人的區分標準只有一個,就是有自我價值感的人相信他們值得愛,值得擁有歸屬感。只有這一個標準。他們相信他們值得。

對我來說,最難的部分是從個人和專業的角度,怎麼能從根本上進行分析,我們不配擁有良好的關係的這種恐懼,是如何導致了我們沒有建立良好的社會關係。

心理學TED:如何應對脆弱,才能讓你更強大?

我把有自我價值感的研究資料分離出來進行分析。發現這些人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他們是用心生活的人,擁有很強的自我價值感。

我發現,他們都非常有勇氣。勇氣和勇敢不同,英語中的勇氣這個詞來源於拉丁文,最初的定義是毫無隱瞞的告訴別人你是誰,所以,他們能直面自己的不完美。

他們理解自己,包容自己,同樣對他人也是如此。因為事實證明,如果我們都對自己不好的話,我們根本無法體諒包容他人。

因為他們的真實,所以很容易跟別人建立起良好的關係,他們會不斷修正對自己的期望,這是建立良好關係所必須經歷的。

這些人的另一個共同點是他們接受脆弱感,他們相信,使他們感到脆弱的事情是使生活更美好的事情。在之前的羞恥感訪談中,談到脆弱,他們既不是毫不在意,也不是非常痛苦,他們只是覺得脆弱感是一種必要的存在。

他們願意先說出我愛你,願意去做那些誰都不能保障未來的嘗試,願意投入一段未知的感情,因為他們覺得,這是最基礎的付出。

心理學TED:如何應對脆弱,才能讓你更強大?

我在 Twitter 和 Facebook 上發起了提問,你對脆弱感的定義是什麼,什麼會使你感到脆弱?大概一個半小時內,我收到了 150 條留言。

結婚不久身體不適需要老公幫忙時;跟老公或老婆第一次性生活時;被拒絕的時候;約人出去時;等待醫生告知結果時;下崗時;解僱他人時。

這就是我們生活的日常,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著脆弱感的世界,我們處理脆弱感的方法之一就是視而不見。

但視而不見就真的好嗎?我們這一代在美國歷史上是個人負債率最高,肥胖問題和吸毒問題最嚴重,用藥最多的一代。

我的研究告訴我,你無法對感覺做出取捨,你不能說,我不想體驗脆弱,傷心,羞愧,恐懼和失望等不好的情感,我只想要啤酒和鬆餅就可以了,所以,我們的社會才會出現了上述的許多問題。

在你對這些不舒服的情感選擇逃避的時候,你同時也失去了感知美好的能力。

我們無法對情感做出取捨,當我們逃避不好的情感時,我們也逃避了快樂感恩和幸福,然後我們會變得更加痛苦,不斷尋找生活的意義和目的,然後又感到脆弱,然後又通過喝酒和大吃大喝來逃避,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惡性循環。

心理學TED:如何應對脆弱,才能讓你更強大?

除此之外,我們還會因為害怕面對脆弱,而試圖把不確定變成確定。宗教已經從對忠誠和神秘的信仰變成了一種確定性,我是對的,你是錯的,閉嘴,就是這樣,都變成了確定的。

對責備的專業解釋是排解痛苦和不適的途徑。每個人都想要完美,但事實並非如此,於是我們做了很多努力,包括整容手術等。

我們甚至要求孩子完美。當孩子出生時,就相信他們具備了努力的先天條件。

當你懷抱剛出生的嬰兒時,你說的不應該是「看,她多完美,我的任務就是保持她的完美,五年級就進入網球隊七年級進入耶魯」。

你應該說的是「,寶貝,我知道你不完美,也知道你會努力,但一定要記住,無論什麼情況你都值得被愛,我們都因你的出生而特別高興」。

如果我們的孩子是在這種理念下長大的,上述的很多社會問題將會消失。

讓別人能看到我們內心深處的脆弱,這非常難。我可以這樣愛么?我能相信這股激情嗎?我能這麼強烈的去愛么?

我們越害怕,就越脆弱,進而越害怕。

當我們在面對這些問題的時候,靜下來,與其擔心未來的災難,不如對自己說「我已經很棒了,因為能感受到脆弱說明我還活著」。

最重要的是,學會知足。在工作中,當我們狂躁時,想到知足,我們就能停止狂躁,學會聆聽,我們會變得更加和藹有禮,對別人如此,對自己亦如是。

心理學TED:如何應對脆弱,才能讓你更強大?

文章來自網路

氫心理,中國首家職場精英自助減壓平台,歡迎免費下載氫心理app或關注氫心理微信公眾號。

有抑鬱症怎麼辦?如果您想了解相對快捷的抑鬱症治療方法,可聯繫費老師:手機微信 18811041318(請註明抑鬱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氫心理 的精彩文章:

擺脫情緒低落的10個方法
你以為嫁給愛情就一定幸福?好幼稚啊!

TAG:氫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