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過去十年,我們一起追過的管理風潮

過去十年,我們一起追過的管理風潮

2008年,《中歐商業評論》創刊

2018年,我們十歲

十年很短

如浩瀚星河中的塵埃一粒

十年很長

每天有一萬家新公司誕生

其中90%會在18個月內死去

生死輪迴的戲碼時刻上演

「永不停止的狂風」和「創造性的破壞」

是熊彼特對現代商業革命的形容

何其有幸

我們成為十年商業創新和變革的見證者

見證互聯網對商業邏輯的重構

見證企業家對內在使命的突破

見證浪潮風口的變幻

也見證商業本質的恆常

新世界不是憑空誕生

它建立在昨天的記憶之上

一個國家的經濟脈動

一家企業的生命周期

一個人的價值成長

無不是在時間軌跡上不斷更新的刻度

那麼,就讓我們回顧十年來

最應該銘記的那些刻度吧

它們是過去的餘音

也是未來的序章

從這裡出發

迎接下一個超乎想像的十年

2018年5月,《中歐商業評論》將推出《管理十年》特刊,內容包括:

「十年風潮」。曆數十年間,企業管理的主要風潮,管窺中國管理十年演變。

「十年新銳」。盤點十年間,那些在商業模式創新、組織管理創新等方面獨樹一幟的中國企業。

「十年十人」。關注十年間,那些不僅創造令人矚目的業績,更提出了獨創性的管理思想的企業家。

我們成立了一個由一流商學院教授、知名學者、資深媒體人組成的專家評審委員會(名單見文末),就以上項目進行了提名。

目前,基於評委會提名形成的初步名單已出爐,我們邀請您在此基礎上投出自己的選票,以形成最終的十年榜單。

今天我們發布的投票主題是:「十年風潮」——十年管理,哪些管理風潮對你的影響最大?(最多可選10項)

以下選項按照名稱首字母排序。投票框後有各個管理風潮的提名理由,敬請查看。

提名理由:

1.阿米巴經營

阿米巴在拉丁語中本來是一種單細胞的生物,可以改變形狀,進行細胞分裂,不斷繁衍下去。稻盛和夫創辦的京瓷公司沿用這一概念,創造了阿米巴經營模式,將大組織劃分成許多獨立經營、獨立核算的微型團體。阿米巴是公司中最小基層組織,也就是最小的工作單位。每個阿米巴小組由10人左右組成,是一個獨立的利潤中心,自行制訂計劃,獨立核算,培養具有管理意識的領導,持續自主成長,讓員工參與經營管理,依靠全體智慧和努力完成經營目標。

2.產業互聯網

中國互聯網產業之前十多年的發展,主要是在消費互聯網領域。2013年左右開始,產業互聯網逐漸風生水起。那些既了解產業又了解互聯網的創業者或團隊,基於互聯網思維、利用互聯網技術對傳統業態進行重新定義,對產業資源及產業價值鏈進行全方位重組,對商業模式進行重新設計,在很多行業里出來了利用股聯網重新改造傳統模式的重新整合者。

3.大數據

大數據只是一個泛泛的概念,此處用來指代互聯網時代海量數據的存儲、分析、流轉、使用和交易等環節產生的一系列問題。從2010年開始,大數據概念發軔,2012年左右開始在國內盛行。然而面對海量數據,很多企業並不知道如何從中提煉出有用的價值,為己所用,因此對於很多行業而言,如何利用這些大規模數據是贏得競爭的關鍵。同時也有不同的聲音,例如經濟學家路德維希·馮·米塞斯提醒:「就今日言,有很多人忙碌於資料之無益累積,以致對問題之說明與解決,喪失了其對特殊的經濟意義的了解。」

4.工業4.0

工業4.0(Industry 4.0)源於2011年漢諾威工業博覽會,旨在支持工業領域新一代革命性技術的研發與創新,是以智能製造為主導的第四次工業革命。2015年《中國製造2025》出台,人稱「中國版工業4.0」。由此,工業4.0概念開始在國內風行。工業4.0將無處不在的感測器、嵌入式終端系統、智能控制系統、通信設施形成智能網路,推動製造技術、產品、模式、業態、組織等創新。

5. 共享經濟

共享經濟在2016年和2017年連續兩年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如今已滲透到傳統經濟的各個方面。如共享出行的優步、滴滴,共享空間的Airbnb、WeWork等。如果說租車共享只是共享經濟發端的一種嘗試,在未來,將有更多的資產,以及數據、智慧,通過各種形式在人與人之間共享,在稀缺世界裡創造富足。

6.合弄制

合弄制(holacracy,也譯為「全體共治」),是一種「無領導管理方式」,從矽谷開始流行。是由角色來承擔工作的管理系統。一項工作被看做一個「角色」,同一個人可以選擇承擔不同角色,和其他人配合完成工作,按照角色分配權力。它將公司組織架構去中心化,將由人定義工作角色轉變為圍繞工作來定義,並且經常更新。合弄制是分散式的系統,特點是沒有強制性中心的控制,次級單位具有自治的性質,它們之間點與點的連接是通過網路影響發生的。在這種模式下,公司組織架構「去中心化」,員工們會擔當多個角色,權力分散在管理流程中。鞋類電商公司zappos首先應用以來,很快在矽谷的創業公司流行,並開始在百度等中國互聯網企業試水。

7.精益創業

2012年,美國投資家埃里克·萊斯(Eric Ries)《精益創業——新創企業的成長思維》一書出版,精益創業的理念成為熱潮。創業者們領悟到,創業公司並非大公司的縮小版,精髓在於先找到並驗證關鍵假設;再用最小化可行產品(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驗證假說。高質量地完成一個產品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先確定這個產品就是用戶想要的,你的商業模式是成立的。

8.藍海戰略

自2005年出版以來,《藍海戰略》已走過十餘年。該書獲獎無數,被翻譯成44種語言,熱賣超過350萬冊。作者錢·金、勒妮·莫博涅認為,所有的藍海戰略行動都是基於價值創新而不是技術創新。與高科技企業相比,傳統行業的企業也有機會規避「紅海」的激烈競爭,創收藍海利潤。企業需要通過跨越市場邊界,重新排列組合價值元素,以較低成本為消費者創造一套獨特的服務。

9.內部合伙人制度

2012年開始,很多國內企業開始推行合伙人模式,希望改變員工身份,從僱傭與被僱傭的勞資關係轉變為共同創業的合夥關係。合伙人制瞬間成為了熱門辭彙。 2014年初,萬科試水合伙人機制;華潤萬家、蘇果、永輝超市等在一線人員中推廣全員合伙人機制;餐飲行業的西貝、海底撈將合伙人的理念用於員工文化氛圍的打造;德邦和順豐通過員工合夥來擴大事業版圖;此外,出身於傳統製造業的海爾也推出了具備合伙人機制精髓的小微生態圈。

10.O2O

Online To Offline,將線下商業機會與互聯網結合,讓互聯網成為線下交易的前台。2013年前後,中國市場O2O創業熱潮爆發,上門按摩、上門送餐、上門生鮮等模式層出不窮。由於資本的推波助瀾而產生了泡沫。2015年,喧囂了兩年之久的O2O熱潮逐漸褪去光環。風險資本不再願為各類O2O項目無限制地提供資金支持,一批O2O項目相繼倒下。

11.設計思維

美國IDEO公司是將設計思維應用於商業的始作俑者。它把設計師的思考和工作方式提煉出來,結合人類學、行為科學等學科的方法,形成一套可執行的流程和工具。近年來,設計思維在矽谷公司蔚然成風,並進入頂級商學院的課堂,成為促進創新的一種價值觀和方法論。設計思維的重點不一定是具體的產品、服務或操作流程,而是要帶給人們好的體驗,是一種以人為中心的思路。很多中國公司也開始用設計思維來啟發創新。

12.無邊界組織

2010年百度、新浪、騰訊等互聯網巨頭紛紛宣布「平台開放」,中國互聯網企業進入「開放元年」。2012年開始,傳統組織進入轉型焦慮期,一股打破組織邊界的動力從互聯網巨頭蔓延至傳統企業。一些組織用情懷來驅動員工的無邊界協作;另一些則用金錢來驅動員工成為創客。有學者將這種無邊界的組織形態稱為「雲組織(Cloud Organization)」。

13.新零售

2016年10月,馬雲在雲棲大會開幕式上首次提出了新零售的概念,並將新零售與新製造、新金融、新技術、新資源一起作為阿里巴巴集團的五新戰略對外界做了闡述。國內的「新零售故事」由此拉開帷幕。新零售首先是以消費者為中心進行「人、貨、場」整體框架的重構。其次,必須要對整個產業鏈進行重構,產生新型供應鏈的能力、物流能力、運營能力、支付金融能力等等。

14.新媒體營銷

2010年以來,營銷主戰場有逐漸向新媒體轉移的趨勢。2012年,奧巴馬利用社交媒體和大數據營銷贏得總統連任,營銷界在在線視頻、電子商務、移動互聯、搜索以及社交化領域實現突破。數字時代下催生了營銷思維的升級,營銷之父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於2010年提出營銷3.0概念。營銷1.0隻是有關銷售產品和服務,無關重複購買、客戶忠誠等;到了2.0階段,賣方希望進一步贏得顧客的心;營銷3.0不但要影響市場,還要通過識別人們關心的問題而對整個世界有所影響.

15.遊戲化管理

多年前,陳天橋提出要對盛大公司進行「遊戲化管理」,像管理遊戲一樣管理公司,當時被認為是在「六西格瑪管理」上加上了一層人性的、樂趣的外衣。隨後幾年,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用遊戲化思維管理企業。例如網龍公司打造了一套專屬的遊戲化管理模式。在全球範圍內,遊戲化也逐漸成為知名企業的新寵。2011年「福布斯全球企業2 000強」中,70%以上已經或計劃採用遊戲化作為其營銷或顧客維護的手段,因為組織運轉越來越依賴「人性化」、「帶入感」乃至「和諧性」。

16. 正念管理

隨著靈性潮流、正念運動、共享經濟以及覺醒資本主義等新生事物的崛起,越來越多的人通過各種方式(心理學、宗教、禪修、正念以及其它靈性練習等等)踏上了內在的探索之旅。越來越多的全球大公司開始關注領導者的內在轉變。例如谷歌基於正念的「探索內在的自我(Search Inside Yourself)」情商課程、葛蘭素史克公司基於正念與教練的「工作+(Job Plus)」項目……這是一股關於正念領導力的風潮。在組織的系統中,僅關注領導者的個人進化還不夠全面,企業文化以及組織固有「操作系統」(架構、流程與做法)的進化也需要進入覺察的視野。

17.眾籌

譯自crowdfunding一詞,指一種向群眾募資,以支持發起的個人或組織的行為。互聯網推動了眾籌規模的提升和模式的演化,眾籌網站Kickstarter於2009年在美國上線,將個人捐助者與小規模資金的尋求者聯繫在一起,讓富有創意的項目能夠啟動。隨後眾籌在中國升溫,誕生了如「點名時間」這樣的獨立眾籌網站。大企業如京東、小米、淘寶等,也都在眾籌領域深度介入,在Kickstarter籌集資金的基礎上,為項目方提供更全方位的配套支持,確保其成功率。

《中歐商業評論?—管理十年》評審委員會成員:

張維炯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副院長兼中方教務長,戰略學教授,學術委員會成員,全球CEO課程-聯席學術主任

陳世敏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會計學教授,案例研究中心主任

龔焱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創業管理實踐教授,中歐創業營-課程主任,中歐創投營-聯席課程主任

馬浩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管理學教授,北大國際MBA學術主任

路江涌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

魏煒北大滙豐商學院教授,「魏朱模式」提出者

吳霽虹全球化競爭與創新管理學家,前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中美戰略研究中心主任,哈斯商學院講席教授

李平寧波諾丁漢大學李達三首席教授,美國創新領導力中心大中華區研究總監,丹麥哥本哈根商學院終身教授

馬旭飛香港中文大學戰略學教授

孫黎馬薩諸塞大學洛厄爾分校創業與創新副教授

胡泳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

遲宇宙資深媒體人,自媒體「商業人物」創始人

十年很短,宇宙間不過滄海一粟;十年很長,足以讓一個企業改變戰略方向,讓一個國家轉變發展模式,讓一個民族引領新的時代。十年前,《中歐商業評論》正式創刊,目的是陪伴中國企業的崛起,見證中國經濟的騰飛,為管理學術領域和實踐領域搭建對話的橋樑,成為管理創新的策源地和引領者。我們欣慰地看到,這本雜誌承載起了這樣的使命,已經成為中國管理評論類雜誌的翹楚。值此創刊十周年之際,我期待《中歐商業評論》能夠繼續完成下一個十年的使命,陪伴中國企業在世界舞台上發出最強音。

——周雪林博士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助理院長

《中歐商業評論》總策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歐商業評論 的精彩文章:

被熱炒的區塊鏈到底是風口還是噱頭?

TAG:中歐商業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