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盤點中國古墓中出土的那些酒:紅酒、奶酒、藥酒各種應有盡有!

盤點中國古墓中出土的那些酒:紅酒、奶酒、藥酒各種應有盡有!

古代人似乎對酒十分鐘愛,不論是朝廷將領還是江湖武俠,又或是文人騷客,出征前要和壯行酒,遇到熟人聚餐時要拼酒,半夜創也要來上幾口尋找靈感,似乎酒成了古人文人豪客的必備之物。

近日,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發布了一些考古成果,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在一件密封較好的銅壺裡,發現了距今2000多年的古酒。而且經考證墓主人只是一介平民,也就是說不光文人豪客,連尋常百姓都喜歡喝酒,也都存有白酒!但這銅壺裡裝有距今2000多年的古酒,雖暫未檢測出是用什麼糧食釀造的。

雖說釀酒技術早在距今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已經有了,但是口說畢竟無憑,下面小編就來扒一扒我國古代曾出土過哪些古酒吧?

中山國古酒

中山王墓出土古酒:釀造時間距今已2300多年,是目前全世界已發現的最古老的實物酒。

1974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對位於河北省平山縣中七汲村的中山國大墓開始挖掘。

1977年,在發掘中山王墓的過程中,在東、西兩庫,分別發現了一件扁銅壺和一件圓銅壺,壺口都有銅蓋密封,封閉緊密,有工作人員晃了晃,感覺裡面有液體。打開那件圓壺後,頓時,一陣酒香飄出,「酒!中山王喝的御酒!」有人驚呼。

當年的主要發掘者之一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研究員陳應祺介紹稱,這些壺帶著蓋子,密封得很好。一個扁銅壺的蓋子被打開後,飄散出一股帶有黃香蕉蘋果味道的酒香味。另外一個圓銅壺,壺中液體則散發出帶有奶酸味的酒香。

1978年11月,經鑒定,這兩個壺中液體均含有乙醇,的確是酒,而且可能是奶或糧食釀造成的。

漢代古酒

距今2200年左右

2013年,煙台市考古工作者在煙台開發區三十里堡漢代墓藏考古發掘中,挖出了一陶罐白酒,距今已經兩千多年。經檢測,陶罐里的液體,每升的乙醇含量是34毫克。

考古專家稱,初步估算,這「罈子酒」的總量應該在4斤左右。

齊醍古酒——最早的紅酒

距今2000年左右

2012年7月,在對陝西省寶雞市石鼓山西周貴族墓的發掘過程中,專家在清理一件酒器——青銅卣的過程中意外發現其內盛有液體。經檢測,本次出土的酒液中含有典型葡萄酒的特徵。經考證,該酒為「齊醍」,而這正是我國對紅酒的最古老的稱呼。

遼代高粱酒

1974年4月的一天,一對農民父子在葉茂台村西北面山坡上無意中又發現一座墓。 5月,遼寧省博物館考古隊等單位開始發掘,認定為遼墓後,被編為七號墓。

保存完好的七號墓室,讓所有考古人員眼前一亮——雕花敷彩石棺靜靜地卧在那裡,棺床小帳、刻絲織海水金龍袷(音「夾」)被、鎏金銀捍腰、袍服飾擺放整齊,彷彿主人剛剛整理過。

青釉碗盤中,還盛著松塔和桃李余核。大型瓜棱式漆奩盒、海獸葡萄銅鏡似乎在暗示,這兒的主人是女性。根據專家對墓室中的遺物測定,墓主人應為遼代中期公主級的貴族人物。

據相關人士說,在7號墓中的一張木桌底下,發現了兩件白瓷壺,其中一件中竟然有液體。「那個酒顏色是一種特別淡的黃色,很清澈,聞起來沒有什麼味道。」他說。經化驗,瓷壺中的液體中含有微量乙醇。馮永謙說:「考慮當時遼寧地區的農作物,高粱酒的可能性比較大。」

明朝藥酒

距今450年左右

1983年5月,明朝溫裕王朱履燾墓中出土了一件青花雙龍搶珠高腰帶蓋梅瓶,瓶蓋被封得嚴嚴實實。考古工作人員打開瓶蓋後,一股濃郁酒香噴涌而出。再仔細查看,發現瓶內裝有用白酒浸泡乳鼠的特製酒。有專家認為,瓶子里的白酒正是桂林名酒三花酒。

道光廿五貢酒

1996年6月,遼寧道光廿五集團公司老廠搬遷時,發掘出4個道光乙巳年(1845年)的木酒海,內裝原酒4噸。出土的木酒海和部分原酒由中國國家博物館永久收藏。

那麼問題來了,你最愛喝哪一款酒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因為所以歷史 的精彩文章:

古代獨具特色的冷兵器,手甲看著都嚇人,最後一種射程達到上千米!
王羲之《平安帖》拍出3億,一字七百多萬,那《蘭亭序》能賣多少?

TAG:因為所以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