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互金納入宏觀審慎監管,行業將發生哪些改變?

互金納入宏觀審慎監管,行業將發生哪些改變?

2018年初,時任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表示,「人民銀行將進一步完善宏觀審慎政策框架,探索將影子銀行、房地產金融、互聯網金融等納入宏觀審慎政策框架」。隨著易綱擔任人民銀行行長,可以預見,互聯網金融納入宏觀審慎政策框架的日子越來越近了。在這種情況下,互聯網金融這個行業將面臨哪些改變?

何為宏觀審慎監管框架?

要弄明白互聯網金融納入宏觀審慎政策框架,如何監管,首先需要弄清楚宏觀審慎政策框架是什麼?

2008年金融危機的教訓之一是微觀主體最優行為的加總,在宏觀上不一定是最優的,即「合成謬誤」。為此,不同國家都在金融危機後推出宏觀審慎監管政策。

2016年,我國央行將商業銀行的差別準備金動態調整和合意貸款管理機制升級為「宏觀審慎評估體系」(Macro Prudential Assessment,簡稱MPA),彌補了以往貨幣政策框架和微觀審慎監管的空白,旨在防範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維護金融穩定。

那麼,何為宏觀審慎政策框架?

根據MPA體系的調控目標,宏觀審慎政策框架主要分為兩個維度:一個是時間維度,要求金融機構在經濟繁榮時期建立足夠的資本緩衝,以防範經濟衰退時期的資本快速衰減;另一個是跨部門維度,主要是防範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出現危機從而對整個金融系統造成負面衝擊的風險。概括來說,MPA就是建立更強的、體現逆周期性的政策體系以防範金融體系的系統性風險。

我國的MPA重點考慮金融機構的資本和槓桿情況、資產負債情況、流動性、定價行為、資產質量、外債風險、信貸政策執行等七大方面。簡單來說,MPA就是央行通過對七大類18項指標的監控,對各銀行整體的經營狀況和風險水平進行綜合的評估。

在傳統的監管框架中,微觀審慎監管長期佔據著主導地位,但隨著近年來金融一體化發展,不同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之間的聯繫不斷增強,金融工具和業務的創新也大大增加了風險的相關性和複雜程度。

在這種情況下,微觀層面單個金融機構的理性行為,如果成為金融機構的一致行動,在宏觀層面也可能會產生負面效果,影響整體金融系統的穩定。金融市場的內在關聯性使風險的傳播和擴散非常迅速和難以監控。

21世紀以來的幾次區域性或全球性的經濟危機就暴露了傳統微觀審慎監管的缺陷,尤其是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揭示了僅微觀審慎政策不足以有效監管系統性風險的事實,凸顯了宏觀審慎監管的必要性。

為什麼互金要納入宏觀審慎監管框架?

宏觀審慎監管此前一般指的是央行對商業銀行的評估,但隨著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我國互聯網金融領域的潛在系統性風險也逐漸暴露。高達5億左右的用戶數、18萬億左右的交易規模,使得互聯網金融的風險呈現出極強的傳染性。一旦出現風險,即很容易將風險引至傳統金融機構和金融風險易感人群。

具體來說,互聯網金融存在三方面的特徵,可能會導致出現系統性金融風險。

一是互聯網金融產品的同質性。互聯網金融的「普惠性」決定了每一款新的產品都可能吸引無數消費者,而產品的易複製性又會使得互聯網金融企業之間形成惡性競爭。而由於產品缺少差異性,該惡性競爭的形式大都是允諾高收益來吸引投資者。一旦承諾無法兌現,則 「跑路」、「攜款潛逃」不可避免,互聯網金融便成為集資詐騙的重災區。雖然投資者損失金額與整個金融體系相比,佔比不大,但由於互聯網傳播信息快,影響面廣,同樣也會對金融穩定產生負面影響,易出現群體性事件,負面信息很可能波及其他健康運行的互聯網金融企業。

二是互聯網金融易導致金融風險與非金融風險相互轉化。互聯網金融並沒有改變金融的本質,但卻改變了金融的運行方式,各類風險之間的相互交織將更為複雜,最終可能會導致系統性風險爆發,出現群體性事件,對區域社會穩定帶來負面影響。比如,某地民間金融曾經出現的不理智擠兌現象,當地媒體報道了幾家公司老闆跑路,從而造成大規模的金融恐慌,給當地社會穩定帶來了負面影響。因此,在互聯網金融層面,存在「非金融風險——金融風險——非金融風險」這樣的風險轉化鏈條,易引起區域群體性事件,並給當地經濟發展帶來負面效應。

三是關聯度易引發「負外部性」。互聯網金融使得傳統金融機構暴露在互聯網金融的風險之下。以現實中互聯網金融的各類「寶類」產品為例,成千上萬的投資者買一款寶類產品,這些產品再把收集到的錢以協議存款的形式存入銀行。在金融環境正常的條件下,這些產品很好地起到了分散風險的作用。然而,如果金融危機來臨,某一家銀行倒閉了,而寶類產品的投資者都不知道自己的錢是存在哪家銀行,為了保險,所有投資者都要取出自己的錢,因而出現擠兌和流動性風險。這實質上是一家銀行的風險通過寶類產品轉嫁給另外所有的銀行,也使得金融機構的風險傳染性增強。因此,對於傳統金融機構的宏觀審慎監管而言,應將金融機構與互聯網金融企業的關聯度納入監管框架,以保持金融體系的穩定。

因此,互聯網技術與傳統金融業務不斷融合,使得傳統金融機構和互聯網金融機構之間、金融機構與非金融機構之間的界限趨於模糊,分業監管帶來的監管重疊和監管真空問題不斷凸顯。因此,對於互聯網金融來說,納入宏觀審慎監管框架也是十分必要的。

哪些互金機構會納入MPA監管?

互聯網金融的業態眾多,有第三方支付、互聯網貸款、P2P、互聯網保險等多種業態,但從我國目前的MPA框架來看,並不是所有的互金機構都需要納入MPA。

一方面,從我國的MPA框架來看,其評估指標主要是針對從事信貸業務相關的指標,如資本充足率、信貸增速情況、信貸政策執行情況等。從這個角度來說,互聯網金融中從事信貸業務的機構或許是MPA未來重點監管的領域。因此,從事互聯網消費金融、供應鏈金融等業務的互聯網小貸公司大概率會逐步納入MPA監管框架。

而P2P這類業態納入MPA監管框架的可能性較小,因為從實質來說,P2P是由個人向個人發行債券,雖然說是借貸,但本質類似於證券發行。當然,P2P是否會納入MPA監管,還需要看人行的決定。

另一方面,宏觀審慎政策框架中有一個重要的概念,即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即可能對金融體系產生重大影響(但規模不一定很大)的金融機構。在傳統金融機構的宏觀審慎監管框架中,對系統重要金融機構的監管有更高的要求。

在互聯網金融領域,一些機構的行為有可能對金融體系產生重大影響。例如,類似螞蟻金服等大型互金機構,涉及很多金融業務領域。在C端,逐漸成為老百姓日常支付、投融資的重要渠道;B端,這類機構背後更是與數以百計的各類金融機構存在業務往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對互聯網金融的宏觀審慎監管,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是對此類系統重要性互金機構進行監管。

納入MPA後,互金日子會更難過嗎?

從MPA的監管要求來看,從事信貸業務和系統重要性的互金機構都可能會被納入MPA監管。在監管本已不斷加強、不斷規範的情況下,納入MPA會讓互金的日子更難過嗎?

與銀行業的MPA監管類似,互金的MPA監管的第一個任務就是評定哪些機構是系統重要性互金機構。對於被評定為系統重要性的互金機構來說,將面臨相比一般機構更加嚴格的監管,比如更高的資本要求,更嚴格的流動性限制、業務規模限制等等。就這個角度而言,此類機構的發展將受到較大的限制。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能夠被評定為系統重要性互金機構也不是壞事。因為,傳統金融機構中,也只有工、農、中、建被評定為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所以,被評定為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也是對這個機構實力的一種認可,也算得上一種榮譽。

對於從事信貸業務的小貸公司來說,未來在MPA的監管體系下,各方面的監管要求都逐步向銀行業看齊,他們的日子就不會那麼好過了。因為資本充足情況、貸款增速、信貸政策執行情況等等都會受到比較大的限制。至少,這些機構再不能隨意向房地產等受到信貸調控的行業授信了。

(編輯:鄭惠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評媒 的精彩文章:

監管再升級 嚴禁支付機構為虛擬貨幣交易提供服務
團伙利用「小額貸」暴力斂財被查辦

TAG:金評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