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科技帶巴基斯坦女醫生「走進」偏遠地區,重返職場

科技帶巴基斯坦女醫生「走進」偏遠地區,重返職場

在巴基斯坦一個被群山環繞的偏遠村莊里,費亞茲(Mohammad Fayyaz)帶著他2歲的兒子來到一家鄉村診所。坐下後,他們開始和電腦屏幕里那位遠在幾百公里外的女醫生交談。這一幕正在越來越多的巴勒斯坦偏遠村莊上演著。當這些地區的人們一面因貧窮急缺最基礎的醫療服務,另一面害怕非政府組織因政府新的稅收政策而撤回援手時,互聯網帶來的「遠程醫生」正在掀起一場醫療革命,改變著偏遠地區的醫療狀況,也打破了這個國家女醫生的「職業魔咒」。

位於卡拉奇的醫療科技公司Sehat Kahani(烏爾都語意為「醫療故事」)用網路通話軟體Skype同時解決了兩方的問題:把治病救人的工作交給女醫生們,把專業的醫療建議送達到偏遠村莊。

科技讓醫療關係的兩端完美對接

以前看病,費亞茲得先花上好幾個小時從他所在的小村莊Bhosa去往北部的開伯爾-普赫圖赫瓦省,然後再花幾個小時在大城市人滿為患的診所門口排隊就醫。而現在,費亞茲告訴法新社(AFP)記者,他只要付100盧比(約合人民幣6元)給村上的診所,就能和在卡拉奇的醫生遠程面對面交談。費亞茲認為,這樣的診斷方式對女性患者來說意義更大。24歲的比比(Mehreen Bibi)懷著她的第二個孩子,她根本無法支付去大城市就醫的昂貴路費和醫療費,更經不起數小時車程的來回折騰,因此「遠程醫生」的出現稱得上是她的「救星」。

毫無疑問,遠程診斷的方式對電腦屏幕另一端的女性醫生來說也很重要。巴基斯坦最大城市卡拉奇的女性醫生面臨著她們的職業挑戰。在這個保守的父權制國家,女醫生們一旦結婚、為人母,似乎就等於給她們的事業畫上句號。但現在,伊赫桑(Benish Ehsan)在家中進行遠程工作時完全可以「身兼數職」,一邊還在照顧自己的孩子。她認為,遠程醫生的項目給了像她一樣身為醫生的全職媽媽一個全新的機會,「能夠在享受家庭生活的同時,照顧好病人」。

診所代理人坦維爾(Raheel Tanvir)表示,約80%的女醫生在結婚之後都會停止工作。巴基斯坦醫學院副教授阿克拉姆(Javed Akram)更感嘆「這是巨大的浪費」,他抱怨男性在找另一半時都傾向於選擇當醫生的女性,卻在結婚後不讓妻子繼續從醫。

互聯網的援手伸得很及時

對於巴基斯坦掙扎的醫療行業來說,「遠程醫生」也不失為一味新的解藥。巴基斯坦有著全球最高的嬰兒死亡率,但過去10年,僅有0.5%到0.8%的國內生產總值(GDP)被投入到醫療領域。2017年6月,巴基斯坦政府提高了對非政府組織(NGO)的徵稅,並在12月拒絕了20多個國際非政府組織的註冊申請。而這些非政府組織大都涵蓋醫療、災害應對等項目,因此有非政府組織工作者表示,政府的新措施對那些最弱勢的群體來說完全是雪上加霜。

「遠程醫生」診所的運營其實並不複雜:護士把患者的基本情況發送給醫生,之後醫生和患者通過Skype諮詢診斷。

依託互聯網的「遠程醫生」診所自去年9月開業後,每個月都會接待數百位病人,這也側面證明了市場對女性醫生的需求。而當地政府似乎也嗅到了成功的味道,也向「遠程醫生」的趨勢靠近著。目前,政府已經在一個叫做Bilahi的村莊建立了電子醫療中心,並計劃拓展到其他偏遠地區。伊斯蘭堡的內科醫生拉希德(Nadia Rasheed)稱,這樣的創新項目已經讓15個村莊受益,超過2.7萬人享受到了醫療服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Weekly周末畫報 的精彩文章:

英國誤僱用蘇聯間諜擔任外交官,為了面子還「知錯不改」
旅日大熊貓香香「先到先得」,東京遊客為之瘋狂

TAG:iWeekly周末畫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