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軍事硬實力,文化軟實力,商鞅變法顧此失彼

軍事硬實力,文化軟實力,商鞅變法顧此失彼

商鞅是法家行政的代表人物。商鞅的新法,也是法家以嚴酷的政治原則行政的標本。明代學者張燧《千百年眼》曾經誇獎他:「(商)鞅一切不顧,真是有豪傑胸膽!」然而,商鞅對於文化的冷漠,也長期受到了歷代文化人的批判。

商鞅變法

東漢史學家班固曾經說,商鞅是用「三術」說服了秦孝公,才取得成功的。又說,商鞅是周王朝末年的一大「凶人」。「凶人」的說法,是有情感色彩的,是有道德傾向的。「三術」的說法,大概比較客觀。那麼,什麼是「三術」呢,按照東漢學者應劭的解釋,是「王」、「霸」和「富國強兵」之術。這樣看來,如果說商鞅有「理論」的話,他的「理論」,應當是以這種「術」作為結構主體的。而這種「術」,其實只是以「富國強兵」為目標的追求短期實效的一些具體政策而已。唐代人顏師古解釋《漢書·武帝紀》的內容的時候,曾經引用了李奇的說法。說商鞅為法,能夠獎賞地位低下的有功的人,懲罰地位高貴的有罪的人,但是缺點是偏於嚴厲苛刻,不注意以寬厚之心讓老百姓得到實際的利益。後來有人還說,秦國在道德方而名聲不好,受到東方人的歧視,甚至有稱秦國為「虎狼之國」的說法,商鞅都是要承擔責任的。

朱熹也曾經批評說,商鞅只是一心要急切地達到使秦國富強的目標,但是並不在教育和文化上下功夫,是應當受到譴責的。也就是說,商鞅的政策,只是片面追求國力的強盛,而放棄了執政者首先應當致力於文化建設的基本責任。

朱熹

商鞅的文化觀,帶有特別濃重的實用主義的色彩。商鞅變法成功了,秦國富強了,「大一統」後來也終於實現了,但是因為文化的缺席,使得這一歷史變化的積極意義大打折扣,社會文明應當取得的進步也沒有到位。

有人曾經說,後來兩千年的專制統治,實際上都是秦政的繼續。商鞅這種極其短視的文化觀,就是因為秦實現統一的政治上的成功,對於後來歷代王朝上層執政者產生了特別顯著的影響。

商鞅

早在秦始皇焚書之前,商鞅已經有燒毀詩書的惡劣行為了。也就是說秦始皇時代千古聞名的、極其嚴酷的、遭到世代人嚴厲唾罵的焚書坑儒的做法,已經先自有商鞅開了個壞頭兒。秦始皇的文化專制主義政策,其實在商鞅時代就可以找到先行者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風玄易 的精彩文章:

影響中國歷史的戰爭秦漢時期
中華諸子百家

TAG:風玄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