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微熱點 變異、育種和進化

微熱點 變異、育種和進化

變異、育種和進化部分最新考綱要求:

1.基因重組及其意義(Ⅱ)

2.基因突變的特徵和原因(Ⅱ)

3.染色體結構變異和數目變異(Ⅱ)

4.生物變異在育種上的應用(Ⅱ)

5.轉基因食品的安全(Ⅰ)

6.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主要內容(Ⅱ)

7.生物進化與生物多樣性的形成(Ⅱ)

教材重要知識點:

1.(1)經低溫處理過的植物根尖,放入卡諾氏液中浸泡,以固定細胞形態,再用酒精沖洗。

(2)解離液:鹽酸和酒精,其中鹽酸的作用是使洋蔥細胞的細胞壁軟化,並使細胞間的中膠層物質溶解,有利於植物細胞分離開來。解離後的漂洗用的是清水。改良苯酚品紅也是鹼性染料。

(3)低溫處理時,植物細胞還是活的,低溫抑制了紡錘體的形成以及細胞分裂,但不抑制著絲點的分裂,所以有些細胞染色體數目加倍。

(4)最後,視野中既有正常的二倍體細胞,也有染色體數目改變的細胞(因為低溫處理時,不是每個細胞都恰好正要分裂且正要形成紡錘體)。

2.選擇育種是不斷從變異個體中選擇最好的進行繁殖和培育,缺點是周期長,可選擇的範圍有限。

3.自然選擇直接作用的是生物的個體,而且是個體的表現型,但研究進化不能只研究個體表現型,還必須研究群體的基因組成的變化。

4.捕食者往往優先捕食數量多的物種,為其他物種的形成騰出空間,捕食者的存在有利於增加物種多樣性。

5.不同物種之間、生物與無機環境之間在相互影響中不斷進化和發展,這就是共同進化,它是生物多樣性形成的原因。

生物育種方法的程序和原理

當試題涉及育種方法的選擇時,可從育種材料和方法特點的角度來確定:

物種的形成

物種形成中突變和基因重組、自然選擇和隔離三個環節的關係如圖:

物種形成的方式

①漸變式物種形成

②爆髮式物種形成

③人工創造新物種:通過植物體細胞雜交(如番茄—馬鈴薯)、多倍體育種(如八倍體小黑麥)等方式也可以創造新物種。

生物多樣性之間的關係

由圖可以看出:生物多樣性的成因是生物與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

以基因為載體的命題知識整合

1.基因:具遺傳效應的遺傳物質片段。基因既可以是DNA片段,也可以是RNA片段(RNA是遺傳物質時)。

2.存在

(1)病毒——DNA或RNA上;

(2)原核細胞——擬核和質粒上;

(3)真核細胞——染色體、線粒體、葉綠體中。

3.特點:穩定性、特異性、多樣性。RNA病毒的穩定性較差,因為RNA呈單鏈易發生基因突變。

4.遺傳:細胞質中的基因遵循母系遺傳。細胞核中的基因在減數分裂時遵循基因的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

5.變異:在基因分子結構中鹼基對的增添、缺失或替換屬於基因突變。若整個基因分子的缺失或增添則為染色體變異。DNA複製時,易發生基因突變;基因突變,生物性狀不一定改變。

6.表達:細胞內的基因不一定都表達,有的基因在所有細胞中都表達,如ATP合成酶基因、呼吸酶基因;有的基因在不同的細胞內選擇性表達。基因表達的直接產物是蛋白質,該蛋白質是結構蛋白、酶或蛋白質類激素,可直接或間接控制生物性狀。

7.進化:種群中基因頻率的定向改變即產生生物進化。影響基因頻率改變的因素有自然選擇、遷入遷出、突變和基因重組等。

8.人類遺傳病:人類遺傳病並非都是基因造成的,也可能是染色體異常,診斷基因遺傳病的方法是基因診斷,採用DNA分子雜交法。基因治療是把正常基因導入病人體內,使該基因的表達產物發揮功能,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並非對病變基因的修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高中生物學習幫 的精彩文章:

TAG:高中生物學習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