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比「喪偶式」育兒更可怕的,是無效式陪伴!

比「喪偶式」育兒更可怕的,是無效式陪伴!

提起「喪偶式」育兒,寶媽們一定會想起不少網上的吐槽和段子:媽媽對家庭熱情投入,爸爸置身事外仿若不存在,偶爾帶帶孩子,沒分擔什麼負擔,反倒為「寶爸帶娃集錦」貢獻不少笑料。

幸而80、90後這一批新寶爸漸漸成長起來,他們積極主動、願意參與家庭事務,也逐漸在帶娃方面獨當一面,寶媽們終於不再「喪偶」。但面對信息時代的群體性焦慮,新的問題又產生了——大部分父母和孩子的溝通,都是無效溝通。

前幾天偶然看到《奇葩大會》,教育專家俞敏洪講了這樣一段話:「兒童的成長過程有一個要素,即兒童的成長需要父母和老師的陪伴與指導。」

很多父母即使每天陪伴在孩子身邊,度過的時間也基本是無效時間,比如父母會匆忙地要求孩子做家庭作業,匆忙地跟孩子做一些完全沒有深度的交流,更多是安排他們的吃住和日常生活。

中國還有一個全世界僅中國獨有的問題,就是留守兒童問題。經過科學測試後發現,中國留守兒童的智力水平與有父母陪伴的孩子的智力水平相比,已經差了很大一截。

科學測試的數據結果顯示,對孩子幼年時期的陪伴甚至會影響孩子一生。孩子的智力反應速度並不完全是天生的,天生只佔了其中一部分,更重要的是一歲到六歲之間跟著大人一起學習、成長的過程。

缺乏父母陪伴的孩子,常年和祖父母或保姆在一起,祖父母年紀大了反應比較慢,孩子的反應速度在他們的帶動下也會變得比較慢。唯一慶幸的是,知識分子老年人帶孩子是絕佳的反例,有這樣的祖輩24小時陪伴孩子,兒童的成長質量甚至會優於父母下班後短暫陪伴帶大的孩子。

美國皮尤研究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家長陪伴孩子的有效時間,「及格線」為每周21.2小時。在0-6歲是孩子成長的關鍵期,親子陪伴尤其重要。

怎樣才能做到「有效陪伴」呢?

1. 只要寶貝有需求,請先暫停手中的工作/玩樂,與他互動起來。聊聊天,玩玩具,看看動畫片。

2. 哪怕你中途覺得無聊,也請全情投入,切忌心不在焉或玩手機。過程中細心觀察他的感受,你就會覺得「陪伴」的感覺如此美好。

3. 將孩子作為陪伴時間的主角,給孩子自主權,在合理範圍內尊重他的意願,做他喜歡做的事情,父母只在適當的時候給予一定建議。

4. 對他的行為做適當的引導,培養他擁有自己的興趣愛好,讀書習慣以及運動習慣,課堂之外的時間才是人生。

除此之外,每家都有自己的相處方式,每一對母子/父子都有自己的相處方式。選取適用於你家孩子現狀的方式,進行個性化陪伴,更是走心父母的不二之選。

有寶媽說:「寶寶三歲前才是真正屬於媽媽的。因為3歲以後屬於幼兒園,7歲以後屬於小學,12歲以後屬於中學,25歲以後屬於男(女)朋友,30歲以後屬於另一半,媽媽在孩子心裡永遠只有那最初3年是最依賴的」。

孩子成長不過短短數年光景,趁著現在孩子還會全心全意向我們奔來,請放下手機,張開雙臂,盡情擁抱他們吧!

如果你是一個合格的走心爸媽,一定熱愛觀察記錄孩子的每一次成長。也一定有某個瞬間,你突然發現孩子在你看不見的時候悄悄長大了。

在微信後台留言,曬出孩子悄然長大瞬間的照片。說說這張照片背後的故事,貝嫂將選出3位「最走心爸媽」,送出100元旺旺零食大禮包!

(ps:活動截止時間為3月19日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育兒 的精彩文章:

小超育兒:嬰兒米粉正確的沖泡方法和誤區
完整育兒家教:顏氏家訓篇「看名人家風綱」參考借鑒學以致用

TAG: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