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生活 為何說「鹽」多必失?

生活 為何說「鹽」多必失?

點擊右上角立即關注,更多健康內容不再錯過,不定期驚喜送給你

產生鹹味的鹽是人類用了幾千年的調味品和防腐劑,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質,人們對它深愛有加,就像戀人一日不見如隔三秋。有人說,咸是「百味之首」,隨著人口流動、飲食文化融合,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入味兒」的菜肴,越來越重口味,淡淡的飯菜,感覺吃著沒味道。但醫學實踐證明,「鹽」多必失,失去的是我們的健康。

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它對維持人體體內血漿正常滲透壓和酸鹼平衡起著重要作用,食鹽攝入過多過少對人們的身體都是不利的。食鹽過少可造成人們體內的電解質不平衡,影響細胞的正常生理功能,使人出現肢體軟弱無力、飲食無味等不適。但對於飲食無憂的現代人來說,鹽的缺乏幾乎是微乎其微,多數情況下表現為食鹽攝入過多。那麼食鹽過多有什麼可怕呢?有人說,鹽吃多了,多喝兩口水不就好了。為什麼總說要限鹽呢?食鹽過多究竟有哪些危害呢?日常生活中我們該怎樣「控鹽」呢?

生活 為何說「鹽」多必失?

一、食鹽過多的危害

1、升血壓。

相信大多數朋友都知道這一點。無論是動物實驗還是大量人群的流行病學調查都發現,膳食中食鹽攝入增加,會升高血壓。而高血壓會增加中風、心臟病、腎病、眼病的發病幾率……大家都知道,我們的人體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構成了血液、組織、器官、肌肉等等,那麼細胞的組成有哪些物質呢?鈉離子、氯離子、鉀離子等電解質是細胞的主要成分,它們對維持細胞的生理功能起著重要作用。通常情況下,鉀離子在細胞內液,鈉離子在細胞外液,兩者相互維持細胞的體液平衡。而鈉離子在人體內主要與水分的滯留有關,所以當鈉離子攝取過多時就會使得過多的水分滯留在體內,造成人體的浮腫、水腫、血液量上升、血壓升高等。譬如說吃鹽多了易患高血壓,是因為鈉離子有帶水的特性,鈉多了,水分也相應增多,大量的鈉和水進入血液後,造成血容量增高,血管壁水腫,就會引起高血壓。

世界衛生組織推薦每日鹽的攝入量不超過6克,目前我國人均攝鹽量超過推薦量50%還多,是名副其實的高血壓大國。就在日前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的專家們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Environ Sci PollutRes上的最新調查,根據氣候、環境等因素,將各省(市)的心血管病死亡率列了出來,震驚地發現廣東竟然也算上了高危區域,大家都知道廣東人飲食比較清淡,可為什麼還會高發心腦血管疾病?原來,廣東地區的人尤其喜歡吃鹹魚。廣東省疾控中心指出,2015年調查監測最新結果,全省家庭人均鹽攝入量為每日7.3克,仍然高於《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我國居民鹽攝入量的每人每天不超過6克。高鹽飲食是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

2、惹頭疼。

很多人都曾有這樣的經驗,吃了一頓豐盛的濃味大餐之後,就容易發生頭疼的情況。有最新研究讓受試者分別食用高鹽、中鹽、低鹽的飲食各30天,結果發現,每天吃8克鹽的人比那些吃4克鹽的人頭痛的次數多1/3以上。無論具體吃哪種食物,只要吃鹽的量多,都會有同樣的反應。這項研究確認,多吃鹽可能與頭痛密切相關。經常有頭痛煩惱的朋友們,不妨試試少吃鹽。

3、增水腫。

體內的水分瀦留的情況和攝入鈉的數量密切相關。如一些女性特發性水腫患者,雖然心臟、腎臟並無疾病,但卻容易發生輕度的水腫,特別是月經來潮之前的幾天,眼瞼和顏面臉上就容易看起來腫腫的。此時,如果還吃了很多鹽,會加劇腹脹、臉腫、手脹腳腫等不適感覺。

4、害嗓子。

在食用鹽分含量高的食物之後,很多人都能明顯感覺到咽喉黏液增加,嗓子不清。咽喉經常發炎、咳嗽不適的人,都不能吃太咸、太辣、油炸、熏烤的食物。表面鹽分過多的炒貨如炒瓜子、炒花生、加了鹽的各種堅果等,以及薯片之類含鹽高的零食也都要少吃。

5、損皮膚。

吃鹽多,組織之間會有水分瀦留,顯得水腫,細胞本身卻可能因此而缺水。於是皮膚就會變得乾燥不滋潤。

6、促胃癌。

流行病學調查表明,鹽攝入量和胃癌風險之間有正相關性。也就是說,飲食清淡少鹽是有利於預防胃癌的因素。可能的原因是,過多的鹽分會降低胃中保護性黏液的粘度,使它對胃壁的保護作用下降,進而促進多種胃病的發生。很多人都有吃東西太咸胃裡會有反酸,燒心的感覺。

7、流失鈣。

鈉攝入量過多的時候,身體會努力排鈉,但同時會增加尿鈣的排出量。對於鈣攝入量本來嚴重偏低的國人來說,這簡直是雪上加霜。所以,遵從「少吃鹽等於多補鈣」這句骨質疏鬆治療醫生常說的話是明智的。

8、減營養。

烹調的時候,特別是炒蔬菜時,如果早放鹽,蔬菜組織會被「腌」出水,失去了細胞結構的保護,直接接觸高溫,會增加水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C的損失。同時,蔬菜本來是鉀、鈣、鎂元素的來源,有利控制血壓和強健骨骼,多放鹽烹調蔬菜,使鈉的攝入量增加,就抵消了蔬菜這種健康效應。

9、傷腎臟。

多餘的鈉要從腎臟排出,多吃鹽就會大大加重腎臟的負擔。人們都知道,腎病患者要嚴格控鹽。但是,在腎臟發生病變或腎功能受損之前,為什麼不可以對我們的腎臟更關懷一些呢?為什麼總要用高鹽餐來挑戰它的工作能力呢?

生活 為何說「鹽」多必失?

二、我們該怎樣「控鹽」

既然過量食鹽對健康有那麼多危害,那麼我們該怎樣控制食鹽的攝入量呢?

首先我們要讓「控鹽有益健康」的觀念成為大眾熟知的健康常識,家家戶戶都知道在日常飲食中要注意控制食鹽的攝入量,牢記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建議:一般人群每日食鹽攝入量為6~8克,對於有輕度高血壓者,美國關於營養和人類需要委員會建議應控制在4克;參考《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提倡每人每日食鹽攝入量應少於6克。

其次限鹽勺的使用可以明顯提高我們「控鹽」的自覺性。建議每家每戶都使用使用限鹽勺哦,特別是有高血壓患者家屬的家庭,大家都自覺養成飲食清淡,少言鹽的好習慣。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我們要小心潛伏在身邊的隱形鹽:

1、調味品。家中常見的調味品,如豆瓣醬、醬油、椒鹽、蝦醬、魚露、腐乳、辣椒醬、味精、雞精等,其中都含有高鹽分,有些人喜歡在做菜的時候,通過添加調味品來增添食物的美味,孰不知,已經在無形中增加了鹽分的攝入。

2、點心食品。含鹽餅乾、薄餅、膨化食品是許多家庭和上班族常備的零食,它們的鈉含量不容忽視。

3、肉製品。生活中常見的熏制、加工、泡製的肉製品,例如牛肉乾、豬肉脯、肉鬆、臘肉、臘魚、火腿、午餐肉、臘腸、火腿腸、魷魚絲等,都是鹽分極高的食品

4、腌制蔬菜。腌制蔬菜,如榨菜、大頭菜、梅乾菜、蘿蔔乾、泡菜、橄欖、話梅、酸筍、酸菜等所含的鹽分更高,雖然腌制過的蔬菜爽口香脆,但你的每一口美味都會多增加一分食鹽過多的危害性。

5、涼麵、熱乾麵。這些麵條也屬於隱性含鹽的食物。市面上不少涼麵、熱乾麵幾乎都添加小蘇打來增加彈性。小蘇打含有很多鈉,加上芝麻醬本身含鈉也很高,導致每吃一碗面,所攝入鈉的含量就相當於1天鈉攝取量的一半。

生活 為何說「鹽」多必失?

控鹽小技巧:

1、?平時我們烹飪食物建議多採用蒸、烤、煮等方式,多享受食物天然的味道,少放鹽。

2、?盡量少喝放了鹽的菜湯。

3、多選擇本身有味道的菜,如洋蔥、番茄、青椒、胡蘿蔔等,用食物本身的味道來提升菜的口感;也可以用蔥、姜、蒜等經油爆香所產生的油香味增加食物的可口性。

4、烹調時可多用醋、檸檬汁等酸味調味汁,替代一部分鹽和醬油,同時也可以改善食物口感,味道鮮美。

5、還要少吃快餐零食等,要知道、薯片、鍋巴、蜜餞之類的,鈉含量都很高!速食麵、餅乾、甜飲料也要少喝一些才好。

註:文中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胃癌學堂 的精彩文章:

胃癌 並不僅是「窮人的癌症」!
中了這幾點的人 都應該去查胃鏡!

TAG:胃癌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