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伊利暴漲362倍的背後,誰賺的最多?

伊利暴漲362倍的背後,誰賺的最多?

有這麼一個行業,我們每一天都為其繁榮昌盛添磚加瓦;

有這麼一個企業,上市之初到現在,股價累計漲幅高達362倍,99%的互聯網企業都自愧不如;

這個公司,就是如今亞洲第一,世界第五的奶企——伊利股份;

這個行業,就是已經融入我們日常生活的乳製品產業鏈。

巴菲特說過:「在微軟、IBM、蘋果等公司相互競爭市場份額大打出手的時候,我買的是給他們提供包裝的公司,因為無論最後是誰勝出,我都將從中受益。」

乳製品波瀾壯闊的二十年,光鮮亮麗的外表之下,是激烈的短兵相接。如今雄霸中國的伊利與蒙牛的腳下,是眾多折戟沉沙、壯志未酬的奶企。

而靜靜在它們身後隔岸觀火的包裝商們,彷彿沙漠之花悄然盛開。

1

液態食品包裝機械行業,他的絕對龍頭是利樂集團(Tetra Pak),全球領先的食品加工和包裝解決方案提供商,每天在 170 多個國家和地區滿足數億人的需求,擁有24000多名員工。

事實上,我們每天喝的牛奶包裝,也大部分出自該公司之手,包括蒙牛和伊利。

利樂公司利用其強大的液態食品包裝設備和技術,在中國乳製品行業打造了一個龐大的金錢帝國。

據江湖流傳,一包牛奶利潤的三分之一,最終將落入利樂之手。

中國的乳企們雖然苦不堪言,卻無計可施,因為沒有利樂的包裝,他們的產品將無法運至全國各地。

在這種進退維谷的時期,只因他的出現,事情出現了轉機。

他就是史中偉,一手創辦的中亞股份(300512.SZ),一個逐漸取代利樂的公司,於2016年的夏天,登入A股市場。

話說面對來自利樂的壓迫,乳企們敢怒不敢言,而中亞卻抓住了他們的痛點,打著進口替代的名號,成為了他們親密的小夥伴。

利樂集團之所以能壟斷中國乳製品包裝行業這麼多年,很大原因在於它有非常多的專利保護。

所以從法律角度上來說,中亞是沒辦法直接複製利樂包裝的。

到手的肥肉吃不了,這可愁壞了他們。

對於伊利,蒙牛來說,眼睜睜看著白花花的銀子從手邊溜走,也是痛不欲生。

苦思冥想之下,他們意識到,並非一定得硬碰硬,我們可以這樣玩……

也可以這樣玩……

還可以這樣玩……

他們繞開了利樂的專利保護領域,選擇多樣化的產品來滿足消費者個性化的需求,同時還大幅降低了自身的成本。

中亞是越玩越HIGH,根本停不下來。

到了最後,不僅僅成了蒙牛、伊利親密無間的供應商,還將光明乳業、娃哈哈、現代牧業、新希望、香飄飄、今麥郎、海天調味等國內食品龍頭一網打盡,甚至達能集團、雀巢、可口可樂、百事可樂、聯合利華、統一企業等跨國公司也一一收入囊中。

2

中亞的優勢,不單單在於抓住了一批優質客戶,還在於掌控了一個持續成長的下遊行業。

資料來源:招股意向書

資料來源:招股意向書

須知,我國的液態奶人均消費量僅僅為世界平均的三分之一,未來的年均複合增長率高達16.26%,還有巨大的上升空間。

而中亞緊緊抓住了行業的黃金成長期,抱著伊利與蒙牛的兩條大腿,無論市場如何鹿死誰手,最終的得益者都少不了中亞。

資料來源:招股意向書

你看,單單伊利和蒙牛兩家,就佔了其營收比例的55%。

咦,你或許會擔憂了,如此的話,一旦大客戶被挖走,豈不是風險很大?

對於這個問題,中亞選擇用實力回答。

資料來源:招股意向書

公司參與起草了液態食品包裝機械行業的多項重要標準,是3項國家標準和1項行業標準的第一起草人,1項國家標準和1項行業標準的第二起草人。

同時正在參與的,還有10項國家標準和4項行業標準的制訂工作。

截止16年年底,一共擁有403項專利,而當時的最大競爭對手普麗盛,僅僅擁有46項。

可以說,就技術來說,中亞在國內液態食品包裝機械領域,是獨孤求敗式的存在。

正是這種超群的技術底蘊,讓蒙牛、伊利等一線巨頭們相信,唯有中亞,才能給他們提供業內最好的產品和服務,成為支撐起他們千億市場背後的那個人。

3

接下來,我們回到二級市場,看看中亞的表現。

哎喲,怎麼感覺和說好的不一樣,這不是一路單邊下跌嗎?

難道之前說的各種牛逼,都是忽悠人的?

朋友們稍安勿躁,且聽我慢慢道來。

還記得2016年的那個夏天,市場對次新股的炒作和窗外的氣溫一般熾熱,任何新股都以高到不可思議的價格在二級市場上流通。

當中亞股份從巨量換手中打開連續的一字板,他的市盈率已經高達90倍,之後更是接連沖高達到了目瞪口呆的118倍。

時隔多年,傳說中的「夢盈率」重現江湖....

之後就不必多說了,估值回歸的過程,簡直就是一部不堪回首的慘劇。

男人看了會沉默,女人看了會流淚。

股價自高點57元一路回落,無數股民被套。截止3月8日竟然只剩16元,區間累計跌幅高達70%!

股評區里,滿滿都是來自散戶們的親切問候。

然而,股神教導我們,在別人恐懼的時候要保持貪婪。

中亞股份經過漫長的下跌,散戶們的交易熱情降至冰點,成交量一日不如一日。

但是大家都忽略了一點,根據最新的年度業績快報,中亞股份的市盈率僅僅只有23.5倍,而創業板指平均市盈率仍高達50倍!

散戶們避之不及的中亞股份,如今宛如隱藏在黑夜中的獵豹,蓄勢待發!

4

咱們仔細研究一下他的財務報表。

內行者一定拈花微笑,這簡直就是「茅台第二」嘛。

資料來源:公開數據

你細看,中亞有著超高的預收賬款,佔比高達70%,這在A股中是不多見的。

預收賬款是怎麼來的呢?

這要從他「以銷定產」的生產模式講起,即客戶先下單付錢,這邊才開始採購原材料,進行生產製造。

先收錢後幹活,這是多少上市公司夢寐以求的事情啊。

數不清的企業,為了那日益增多的應收賬款和壞賬,愁白了頭。

不僅如此,中亞還有個1.5億的應付賬款,連上遊行業都拿他沒辦法。

大量的預收賬款與應付賬款,就意味著大量的閑置貨幣與額外的利潤,而我們都知道,貨幣是具有時間價值的,提前收到的資金是可以通過各種渠道實現增值的。

你可以想像,這樣牛逼的存在,將會成為多少銀行的香饃饃。

資料來源:公開數據

經君臨統計,中亞現在共有6.1億的閑置資金在進行銀行理財,每年產生2800萬元的利息。

要知道,2017年中亞的凈利潤預計才2.2億,佔比高達13%。

而這些,都是憑藉其強大的上下游定價權才得以實現的,不用擔心壞賬,又可以多賺錢。

上一個做到這事的公司,叫貴州茅台。

這還不止,讓我們瞧瞧它的流動資產結構分析。

資料來源:公開數據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佔比高達30%的存貨。

這是指已經發出的商品,與以備出售的成品,由於是「以銷定產」的生產模式,實際上這些都是未來將要結轉的利潤。

穩定的存貨,意味著穩定的利潤,中亞雖是一家創業板公司,卻有著如主板藍籌一般紮實的業績增長根基。

這樣的財務數據,在同行中無出其右。

我們來對比一下主營業務相似的普麗盛(300442.SZ)和新美星(300509.SZ)。

資料來源:公開數據

可以看到,在過去幾年的殘酷市場較量過後,一開始還能分庭抗禮的普麗盛,已經逐漸難以為繼。

而新美星,基本上是原地踏步,眼看著中亞的身影越來越遠,不可觸摸。

這告訴我們一件事,液態食品包裝行業的強者愈強,已經是再也難以逆轉的事實,利潤的集中化不可避免。

5

縱使有這麼優秀的財務狀況,但中亞的股價一直不溫不火。

這裡面,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業績增速太慢。

慢,就難以煥發起投資者的激情。

但你知道慢的原因嗎?

答案只有兩個字:

產能。

因為產能的制約,縱使每日加班加點的拚命生產,也擋不住快速湧來的各類訂單。

資料來源:公開數據

是的,產能擴張是勢在必行了。

但不幸的是,募投的幾個項目,目前都出現了延期的情況。

最後,只好分解成兩期工程,蓋好多少用多少,可見中亞的產能利用率是多麼緊張。

但,這也從側面證明了,其在手訂單的充足。

可以預見,隨著中亞的產能逐漸釋放,將更快的掠奪同行對手的市場,讓利潤的釋放奔跑起來。

正如其董秘,曾公開表示過的,「在國內,我們沒有對手。」

尾聲

研究是一個持續不斷深入的過程,是一個不斷篩選、精挑細選、枯燥並花費大量時間精力的過程。

我們每個工作日發布一篇上市公司的分析報告,一篇報告就要花費我們團隊里兩名以上分析師一周的時間,這樣耗費巨大成本的研究也僅僅是達到一個目的:

讓我們能夠在3500家的海量公司里,找到那些在未來一兩年里具有相對較好投資機會的頭部10%的公司。

十分之一的海選過程。

這些公司真的每一家都完美無瑕,閉著眼買入就能大漲嗎?

顯然還不是的,我們還需要進一步的精挑細選。

拋棄題材股,真正以優秀業績說話的好公司,具有長期持續業績爆發能力的好公司,這個市場上不會超過20家。

這又是一次十分之一機會的淘汰與晉級賽。

追求更強的確定性,找到那些我們認為更值得持有的長期船票。

近期,君臨在成立深度研究部的基礎上,再次成立了5個小組,對2018年我們認為最值得看好的5個行業方向,進行更深入的挖掘、對比與跟蹤。

遴選出每個方向3-5家,我們認為確定性最強的,業績將持續超預期爆發的優秀公司。

這張清單,我們將在付費訂閱專欄里發布,跟我們的付費用戶們攜手共進,獲得更陽光、長久的收益回報。作者:君臨團隊.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君臨【junlin_1980】,更多行業解讀、證券分析盡在證券分析第一平台—君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君臨 的精彩文章:

特斯拉宣布轉型,迎來春天的竟是他
特朗普這個總統為什麼越當越窮?

TAG:君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