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探索文化新藍海,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探索文化新藍海,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回顧過去五年的發展歷程,我國經濟發展取得了喜人的成績。根據數據顯示,我國消費貢獻率由54.9%提高到58.8%,服務業比重從45.3%上升到51.6%,經濟結構發生了重大改變,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這其中,我國加快發展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年均增長13%以上,接近GDP增速的兩倍,文化產業正逐漸成為新的國民經濟支柱型產業,與其他行業進行融合的特色愈加顯著。

原文:《探索文化新藍海》

作者:中國傳媒大學教授 范周

文化領域改革是供給側改革重要一環

報告提出,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關鍵一招。縱觀全文,「改革」一詞出現97次,僅次於「發展」一詞,為歷年次數之最,表現出我國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將改革進行到底的堅定信念。

我國堅持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建設「五位一體」的總布局,全面推進、協調發展。政府工作報告中,關於文化方面著墨不多,但文化建設與多個領域相互滲透,是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環節。相較於其他領域,文化並不特殊,它同樣需要緊扣時代脈搏,貼近社會主要矛盾,成為人民美好生活中的精神食糧。

文化發展基礎條件發生重大革新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創新生產經營機制,完善文化經濟政策,培育新型文化業態。」本次政府工作報告正式將「培育新型文化業態」寫入其中,對我國文化產業發展意味深遠。

首先,我國經濟結構出現重大變革,創新發展、融合升級等諸多新興領域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新動能。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與改革開放以來未曾出現過的諸多情況,以及經濟發展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的實際,2018年我國調整經濟增長目標為6.5%,推動經濟發展的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經濟結構的調整需要高附加值產業,使其在目前的經濟環境中獲得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文化產業發展處於前所未有的機遇期。

其次,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推進供給側改革結構性調整,必須破除要素市場化配置障礙,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這意味著政府將圍繞經濟建設為中心,以「加強財政、貨幣、產業、區域等政策協調配合」為原則,出台更多優惠政策,建立起更加完善的法律法規體系。同時,加強對新興產業的統計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當中,一方面體現出新興產業擁有龐大的市場規模,另一方面體現出新興產業的相關配套支持也在不斷完善。

需要強調的是,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要求加大網路提速降費力度,擴大高速寬頻覆蓋範圍和公共場所免費上網範圍。當今文化融合與互聯網融合在產業發展中齊頭並進,數字中國的建設使得文化產業與互聯網的融合不斷加強。截至2017年末,我國固定互聯網寬頻接入用戶34854萬戶,移動寬頻用戶113152萬戶,互聯網上網人數7.72億,互聯網普及率達到55.8%。

塑造文化消費觀的再認識

據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及商務部的統計顯示,2017年我國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58.8%,連續第四年成為經濟增長第一驅動力。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地的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率已突破65%。正如政府工作報告中所表示,我國的經濟增長已轉向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消費拉動經濟增長在我國經濟結構調整中發揮愈加重要的作用。自此,我們不得不重新去認識和思考文化消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比上年增長7.1%,其中教育文化娛樂消費2086元,佔比11.4%,在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中,文化消費日益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2018年春節期間(2月15日至21日),中國電影票房為57.32億元,同比增長66.94%,銀幕、影院等基礎設施在三、四線城市的茁壯發展,春節檔電影質量的明顯提高,創造了2月份單月票房過百億的全球記錄,足見我國的文化消費市場規模。

文化消費並不局限於廣播電視、新聞出版、電影、音樂、演藝等產業,任何社會現象都可以找到背後的文化因子。

根據我國的人口預測,在未來的二十年中我國將進入人口老齡化高峰期,平均每年增加的老齡人口數將為1000萬人,2050年老年人口將佔到總人口數的1/3之多,老齡化問題極其嚴重。如何引導老年人進行文化消費,豐富離退休賦閑老人的文化生活,為老年人口提供適合的文化產品,使老年人的幸福感得到提升,此為文化市場藍海之一。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壯大海洋經濟,而在過去的報告中則以「發展」一詞總結海洋經濟的發展態勢,說明我國海洋經濟已初具規模。我國是海洋大國,應充分挖掘海洋這座文化富礦,利用好海洋資源,此為文化市場藍海之二。

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全年國內遊客50億人次,比上年增長12.8%;入境遊客13948萬人次,增長0.8%;國內居民出境14273萬人次,增長5.6%。旅遊人數攀升、科技進步為文化旅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如何全面鋪開文化旅遊體系建設,此為文化市場藍海之三。

這三個例子只是文化消費領域中的滄海一粟,還有更多領域值得關注和思考,需要我們用全新的文化消費觀念進行關注和開發。在如此難得的機遇期中,文化企業必將如雨後春筍般在市場中湧現。政府、企業應把握時代,解放思想,轉變認識,秉持創新驅動原則,培育新型文化業態,整合文化資源,形成經濟發展新動能,將文化產業做大、做強。

新動能、新業態需要新人才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過去五年中,我國堅持創新發展戰略,以創新驅動發展,科技進步貢獻率由52.2%提高到57.5%。「互聯網+」廣泛融入各行各業,互聯網金融、新零售、「互聯網+」農業等新型業態的誕生,離不開理念創新的開拓和科技創新的支持。為打破科研與市場之間的壁壘,實現創新成果更有效的轉化,政府工作報告當中提出「鼓勵企業牽頭實施重大科技項目,支持科研院所、高校與企業融通創新」,以市場角度評估創新的價值,推進新型產學研結合。

政府工作報告中表示:「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上水平」,並且給出了相關建議,如「大幅擴展享受減半徵收所得稅優惠政策的小微企業範圍」「降低電網環節收費和輸配電價格,一般工商業電價平均降低10%」等。

青年一代是最具創新活力的一代。在「雙創」隊伍中,以大學生為代表的青年群體當之無愧地承擔著時代責任,走在時代前列。改善民生的同時,這一群體的就業表現如何,引起廣泛的關注。2017年,城鎮新增就業1351萬人,失業率為多年來最低。根據研究機構數據顯示,2017年大學生畢業半年後就業率為91.6%,平均月收入3988元,全國總體就業滿意度升至65%。但與之相對的是,應屆畢業生半年內離職率也同樣處於38%的高點,工作後頻繁跳槽、離職繼續攻讀學位等情況屢見不鮮。

精準脫貧,文化不能缺位

進入全面決勝建成小康社會的新時期,精準脫貧是我國三大攻堅戰之一。五年來,我國貧困人口減少6800萬,貧困發生率由10.2%下降到3.1%,這與我國精準脫貧戰略的實施、貧困地區衛生醫療條件的改善有著直接關係。與此同時,在脫貧攻堅戰中,文化不能缺位。貧困不僅僅是物質概念,精神上的貧困有更大的概率導致物質上的貧困。在精準脫貧工作中,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文化素養的提升是貧困人口徹底脫貧的關鍵要素,文化扶貧同樣是脫貧攻堅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關鍵力量。

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是人民群眾群策群力、共建共享、改造社會、建設美好生活的創舉,是提升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的有效途徑。在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中,豐富文化生活、提升群眾文化水平是衡量創建工作的關鍵指標,公共文化服務的建設、文化惠民工程的推進是豐富文化生活的重要路徑。

文章原載於社會科學報第1599期第6版,文章內容有刪減,轉載請註明出處,文中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大家都在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社會科學報 的精彩文章:

美國人的新聞,有啥不一樣?
「你被親愛的媽咪移出群聊」……?

TAG:社會科學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