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是什麼毀了魅族的 15 周年?

是什麼毀了魅族的 15 周年?

如果你還在持幣等待魅族 15 周年旗艦的話,那麼你多半要失望了。

前日,黃章在魅族論壇里發布廣播稱,15 系列只是其多年後回歸魅族的小試牛刀,隨後推出的 16 系列才是其全力打造的產品。

而 16 系列什麼時候推出呢?黃章答覆為大約在今年 8 月份,如果按照傳聞里 15 系列將於 4 月發布的話,那麼魅族提供給該系列的窗口期甚至不到半年,它就將被下一任迭代。

也就是說,這款集魅族成立 15 周年、黃章復出拯救魅族、手板狂魔親手打磨等等魅族粉絲們心心念念的賣點和概念於一身的旗艦手機,在其還未發布之前,就已經被魅族官方打上了「廢品」的烙印。

這麼說並不過分,因為即便是最忠實的粉絲,也很難在明知道下一代產品更好而且很快就會到來的時候,掏出真金白銀的支持一個過渡產品——即便 15 系列可能並不差,但它依然擺脫不了短命的宿命。

而這件事其實也足以證明,上述包括 15 周年旗艦等諸多概念,其實不過是魅族精挑細選,拿出來召喚粉絲的幾面旗幟而已。

但為了突出概念和儀式感所新開闢的周年系列,卻在本年度未過完一半的時候就宣告廢棄,可能再沒有一家廠商敢在產品發布之前就這麼干——唯一的解釋是,或許這個周年,對魅族來說本身就不是真正重要的東西。

情緒化的東西說到這裡,下面我們冷靜分析一下,究竟是什麼導致了魅族15系列「出師未捷身先死」。

筆者之前在《魅族成立了新的配件事業部,準備賣更多的東西給你》中提到過,由於15系列上市時間的尷尬性(當時筆者給出的猜測是上半年),依照魅族當前在手機領域內的話語權,15系列必然面臨著沒有旗艦晶元可用的尷尬局面——高通驍龍845的前期出貨大頭牢牢把控在三星和小米手裡,作為去年才和高通攀上關係的魅族,很難在上半年越過這兩大家,跑到靠前的序列里去;而三星自家的獵戶座9810,在S9系列的窗口期內同樣必然不會外流,剩下魅族可選的,除了同樣難以拿下的華為海思麒麟之外,就剩下今年不打算反攻高端的聯發科了。

也就是說,很大概率上,魅族15系列會搭載一顆非旗艦處理器,比如去年的驍龍835和三星獵戶座8895,甚至有傳聞稱15系列將搭載高通驍龍660處理器。但無論結果如何,都將導致15系列在硬體上註定不是一款能夠承載起年度旗艦分量的產品。

這一點其實不能怪魅族,因為每款手機都有自己的研發周期,在這個周期之內,除非像蘋果和三星這樣對供應鏈有著絕對話語權的企業,不然很多因素是不可控的,比如小米推出Mix之前,很多人還以為下一個潮流是三星所牽頭的曲面屏,當時供應鏈給出的信息是各家都有曲面屏旗艦要上市,但結果大家都看到了,除了三星還在自產自銷之外,曲面屏基本已經乏人關注了。

現在魅族遇到的局面就是如此,因為局面本身就不是魅族能夠控制的。

除了處理器之外,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全面屏的方案問題。按照流傳出的15系列真機圖來看,魅族走的是和華為 Mate 10 類似的風格,即採用18:9屏幕,保留上下黑邊,通過縮小左右邊框來實現高屏佔比,但這種全面屏解決方案,在視覺衝擊力上是明顯要差於 iPhone X 的「 劉海 」形式和小米Mix的「 下巴 」形式的。

這種設計如果是在去年還好,可自今年上半年開始,幾乎各家都有 iPhone X 形式或小米 Mix 形式的全面屏手機要推出——儘管現階段大部分的劉海屏都無法像 iPhone X 一樣真正拿掉下巴,但其所能達到的屏佔比依然比去年單純採用 18:9 屏幕的方案有明顯進步,這一點可能魅族沒有有效預判到,所以導致即將發布的 15 系列除了內在競爭力不夠之外,外形上也同樣無法避免於屈居人後。

這或許是導致黃章現階段著急甩鍋的主要原因,因為 15 系列已經成型,全部打回無論是在時間還是在成本上,都是魅族難以承受的,但黃章又不想讓用戶看到自己的回歸之作如此中庸,所以只好提前做個預告,告訴用戶,硬菜還在後面。

也就是說,從情理上而言,15 系列有它本身的不得已與不得志,但這一點並不能作為黃章為保留自己地位顏面而甩鍋的理由,尤其是黃章給出 15 系列僅是小試牛刀的理由是因為「時間因素」,可實際上在 2017 年末,黃章親口承認過,自己 2017 年初聲稱要出山打造的夢想機並不是差評如潮的 Pro 7 系列,而是尚未發布的 15 系列,也就是說,黃章最起碼給 15 系列預留了一年的時間。如果這樣還甩鍋給時間不夠,那麼匆匆上馬的 16 系列,又能好到哪裡去呢?

有必要再次明確的是,筆者並不認為 15 系列會很差,相反,筆者還相信如果魅族到時候將 15 系列定位中端,從而避開讓 16 系列更穩的坐上魅族旗下的高端之位,依然還有不錯的贏面與機會。但真正的問題在於,從這件事情上不難看出,今日的黃章,早已不再是能夠帶領魅族復甦的靈魂人物了。

魅族在很多時候都需要黃章,比如在新品發布的時候,比如在Pro 7銷售不力的時候,但是黃章卻從沒有露面和發聲過,反而在更多的時候,黃章帶給魅族的是難以解決的麻煩。

很多人覺得黃章真實,但真實不代表可靠,更不代表有能力。

記得早些年的時候,黃章曾經炮轟中國移動是惡勢力,借用戶利益和體驗之名來掩蓋自己在與移動的合作中臨陣反悔玩不下去的負面形象——定製終端是否預裝太多應用?不可否認確實如此,但這一點絕不可能是在魅族和中國移動簽定合同並做好了 TD 手機之後黃章才得知的,唯一的解釋是魅族打算通過定製終端來獲取運營商方面的大額補貼在先,隨後卻又不遵守商業規則與合同私自反悔,然後反咬一口,這種裹挾用戶的行徑在某種程度上,才是真正的惡勢力。

還有時不時流傳出的黃章的內部郵件,比如經典的那句「我對 MX 6 的外觀不太滿意,下一代 MX 系列的外觀再和 Pro 一樣,MX 系列就砍掉」,而在兩個月之後,MX 6 如期發布——看上去和今時今日自曝 15 系列不如 16 系列何其相似?

不過當時只是魅族為了對外顯擺和塑造黃章的真性情印象所做的營銷而已,不然按照黃章的層級,能有多少人可以直接收到黃章的郵件進而導致外泄?而黃章又為何是那麼湊巧,偏偏也是趕在 MX 6 發布前期才注意到 MX 6 的外觀是和 Pro 系列雷同的?只能說,信黃章,你就輸了。

現在的 15 系列也是如此,魅族本可以有很多種方法做到讓15系列平穩的撐起2018年上半年的市場大旗,但黃章偏偏選擇了最愚蠢的方式,並親手讓所謂的 15 周年成為了一個笑話,只是不知道如果下半年出現了新的技術革新,那麼 16 系列又是否還會是下一個棄子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ZEALER 的精彩文章:

最大尺寸的劉海全面屏手機?OPPO R15 星空紫華麗登場!
SONY 又出了黑科技?

TAG:ZEAL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