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放學後,家長第一句話很重要,可不少人都做錯了!
十七歲的亮亮學習成績優異,一直是年紀前幾名,「別人家孩子」一般的存在。亮亮媽也一直為亮亮感到自豪,認為自己教導有方,功不可沒。
但在亮亮升入高三後,情緒上越來越不對,言語動作變少,每天都昏沉沉,對什麼都不感興趣的樣子。原本以為是學習壓力大導致,直到班主任打來電話,建議帶孩子去看看心理醫生,亮亮媽這才重視起來。結果亮亮被檢查為抑鬱症,亮亮媽當場就崩潰了:兒子樣樣有優秀,為什麼會抑鬱?
亮亮的成長過程是怎樣的呢?從小到大,父母一直跟他強調成績就是一切,每天放學後問他的第一句話就是「今天學的怎麼樣」或「考試成績下來了嗎」,很少去過問學習之外的東西。久而久之,亮亮也把學習成績看得格外重要,進入高三後,學習壓力增加,抑鬱症也隨之而來。
不少家長都覺得,孩子只要學習好、不犯錯就行了,很少去關注孩子的情緒狀態。等到哪天孩子「長歪了」,家長又開始埋怨孩子不爭氣,絲毫不去反省問題是否出在自己身上,尤其是每天放學後對孩子說的第一句話,無形中影響著孩子一生。
第一句話喜歡問成績的父母,容易讓孩子將成績作為唯一的目標,從而失去很多生活的樂趣;
第一句話喜歡問孩子「今天有沒有被老師批評」「有沒有和同學打架」的父母,這種帶來負面引導性的問題,會讓孩子對學校產生恐懼,認為老師都是兇巴巴的、同學都是欺負人的大壞蛋,從而排斥上學。
孩子放學後家長第一句話,最好是正面引導性的,比如「今天有發生什麼有趣的事情嗎」、「和同學相處很愉快吧」等,能夠讓孩子回憶起一天中開心的是事情,心情也會變得輕鬆。如果有發生不好的事情,孩子也更易開口和父母傾訴。
你學會了嗎?
※專坑母乳媽媽的四個謠言,你信了幾個?
※胎兒會在孕媽肚子里喝自己的尿?看完整個人都不好了
TAG:包子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