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余名流事?徐渭憩丫山

大余名流事?徐渭憩丫山

核心提示

徐渭(1521年—1593年),紹興府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初字文清,後改字文長,號青藤老人、青藤道士、天池生、天池山人、天池漁隱、金壘、金回山人、山陰布衣、白鷳山人、鵝鼻山儂、田丹水、田水月(一作水田月)。明代著名文學家、書畫家、戲曲家、軍事家。

(部分史料根據《明史》及大庾嶺的民間傳說)


水田月

明王朝翰林院編修張元忭帶著年長自己十七歲的徐文長徐渭,從航船上走出來,登上南安府大余縣赤江圩碼頭的時候,是萬曆元年(公元1573年)的農曆十月十九日正午。

南安知府黃軒農、大余知縣劉之路恭謹地在碼頭上接到了他們兩人。三十五歲的張元忭感激地說道:「我和文長先生只是出來散散心,想到南安府靜養、調養、休養一段時間,緩解文長先生因為給會稽府編撰府志而淤積的心情。」

徐文長突然插話說:「我叫徐渭,初子文清,後來改了字為文長。兩個哥哥都是大官,可惜我命不好,克掉了他們,他們都死了。我呀,水田月、鏡中花!」

黃軒農、劉之路心知徐文長是時人稱道的「癲子、狂人、精神病」,大畫家、大書法家。因此,他倆卻也不好接著徐文長的話去說。

倒是張元忭很機靈,接著徐文長的話,敘述道:徐渭徐文長先生是庶出的孩子,母為侍女小妾,上有兩個嫡出的哥哥徐淮、徐潞,為父親原配童氏所生,比他年長二三十歲。

張元忭說道,徐渭徐文長先生的父親在徐渭徐文長出生不足百日時就死了,母親被父親續弦的嫡母苗夫人趕出徐家府邸,但苗夫人很疼愛徐文長徐渭,將他撫養長大,直至十四歲。

十四歲以後,徐文長先生就跟隨長兄徐淮生活、求學,徐淮熱衷求仙學道,影響徐渭亦多與方術之士來往,習染道教頗深。徐渭二十五歲時,長兄徐淮煉丹服藥喪生,家產為權豪無賴強佔,徐渭告諸官府亦無濟於事,生活陷入困境。

(徐渭作品,網路配圖)

更為不幸的是,早在徐文長先生二十一歲入贅潘家那年,其二兄徐潞便已病死貴州。

徐文長先生所說的兩位哥哥都是朝廷命官、高官,其實是虛幻的。

聽朝廷命官張元忭這麼一說,黃軒農、劉之路就更明白徐文長為何會年過五十,卻「信口開河」、「語出驚人」、「狂妄不羈」的緣由了。

說話間,他們在赤江圩「遠客飯肆」擺開了宴席,款待朝廷命官、翰林編修張元忭和一介布衣徐文長。

吃飯間,徐文長不顧及別人言談笑語,而是兩三下就吃飽喝足了。隨後,他拿起畫板和紙筆,臨窗對著戶外的那一叢叢野蘭花,全神貫注地畫了起來。畫畢,徐文長為該畫起名為《嶺北幽蘭》。

南安知府黃軒農見了畫卷,連忙掏出一把銀子,想要購買,說道:「徐老先生,我出二百兩銀子,買你的現場畫卷,怎麼樣?」

徐文長乜斜著雙眼,笑呵呵地說:「你以為我窮才賣畫的?我有的是錢,我過了五十三歲了,娶過四個妻子、兩個小妾,我窮嗎?」

眾人有些尷尬,卻聽張元忭馬上解釋著糾正說:「徐文長先生已經娶過三妻一妾,還有一段未成的姻緣。」

他說,徐文長的第一任妻子是潘似,紹興女子,家中富裕。這女子是徐文長最愛的一任妻子。可惜十九歲生下兒子不足一個月後,就因肺病加重去世。因為潘似的去世,徐文長與潘家關係告一段落,經濟上也陷入了困頓。

四年以後,徐文長二十九歲那年,從杭州買回妾胡氏。胡氏對徐文長很好,但對其母(徐文長生母)卻很惡劣,加之當時生活拮据,於是徐文長只好費盡心力地將胡氏賣掉。

張元忭繼續說道,在杭州期間,有媒人給徐文長先生介紹過湖州一姓嚴女子作繼室,但文長覺得此女目光呆傻而沒有同意。

不多久,嚴家遭到倭寇洗劫,嚴父被殺,嚴女被擄後不甘屈辱而投水自盡,徐渭讚賞她的堅貞忠烈,內心後悔自責不已,為其寫下了名篇《嚴烈女傳》。

三十九歲那一年,徐文長先生續娶杭州王姓之女,入贅王家。但是,這段婚姻只維持了幾個月,就以失敗告吹,徐文長應是受到了虐待或者遭到了欺騙。

不多久,徐文長先生就進入了胡宗憲幕府。胡宗憲為了讓徐文長能長期為他效力,在杭州為他聘定張氏為繼室,並且為他出了聘金。

不久,胡宗憲的幕府解散,胡宗憲被殺,徐渭的精神上受到了很大的打擊。他自殺九次未遂,後又狂疾發作殺死了妻子,入獄七年。

出獄後的徐文長一直過著清貧生活,由我給聖上寫奏章,請徐文長先生幫助會稽府編修府志和縣誌。他也游過邊塞,卻再沒娶過妻室。

翰林編修張元忭同情地將徐文長的婚姻往事敘說清楚後,黃軒農、劉之路也深深地為徐文長的姻緣遭際而喟嘆不已。

飯後,南安府衙役雇來四頂竹躺轎,將張元忭、黃軒農、劉之路、徐文長抬上佛宗勝地丫山靈隱寺。

在丫山靈隱寺住下後,張元忭他們由黃軒農、劉之路陪同,遊覽了寺廟風光和附近的飛流瀑布。

回到休養的地方,徐文長馬上拿出文房四寶,信手就塗抹而出一幅畫卷。他為畫捲起名為《靈隱蕉石》。

徐文長把畫卷鄭重地做完後,抬頭就跟大余知縣劉之路說:「你,知縣大人該有錢吧?買去,一千兩銀子!我要拿到錢去北京,找官府做幕僚去。我是紹興師爺,很有名的紹興師爺徐文長。」

又聽到徐文長說狂語,張元忭趕緊勸大家走開點,讓徐文長清靜清凈。

張元忭說道,徐文長先生一生仕途坎坷,八次科考,屢試不中,只得無奈地屈身去做人家的師爺。

(徐渭作品,網路配圖)

不過,青年時時的徐文長先生還是充滿了積極用世的進取精神,孜孜於治國平天下的理想追求之中。在胡宗憲幕府期間,或許可說是徐渭一生最風光的日子了。

徐文長先生於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被招至任浙、閩總督幕僚軍師,對當時軍事、政治和經濟事務多有籌劃,並參預過東南沿海的抗倭鬥爭。

那時,徐文長還獲得了「東南第一軍師」的美譽。他還在詩文中熱情地歌頌了抗倭愛國的英雄,曾為胡宗憲草《獻白鹿表》,得到明世宗的極大賞識。

大家都認為徐文長先生能施展抱負,但是好景不長,胡宗憲隨即被彈劾為嚴嵩同黨,被逮自殺。伯樂及好友的離去,對徐文長打擊頗大。

嚴嵩倒台後,李春芳入住內閣,想請徐文長先生擔任幕僚,但徐文長受不了其諸多規矩的約束,更不屑於替他寫「青詞」。因退李春芳六十兩銀子的聘銀,他變賣家產,生活陷入了困頓。

這之後的將近三十年時間裡,徐文長先生時常處於顛狂狀態。精神的壓抑,曾讓他數度自殺未遂。他曾經九次自殺,所幸沒有如願,書法繪畫漸成名家。因此徐文長才狂妄地認為他的畫作值得千兩銀子。

眾人聽言,無不感喟。

在南安府大余縣丫山靈隱寺靜養、調養、休養了兩個月之後,張元忭要帶著年長自己十七歲的徐文長離開南安府大余縣,要回江浙和京城去了。知府黃軒農、知縣劉之路又趕來送行。

登上停留在赤江圩碼頭的航船時,趁著眾人話別之際,徐文長突然說:「你們那些老表憨厚,有錢,不虛華。我可惜命中跟南安府老表緣分不長,我徐文長,水田月,虛虛幻幻。癲佬!」

大家也不好怎麼回答徐文長,只是揮手讓船隻將徐文長、張元忭載走了,載向了東方和北方。

方今,有文人還查到,徐文長在丫山所住兩個月做的畫,光是畫名中標有大庾嶺、嶺北、南安府、大余、丫山、靈隱寺之類的畫作,就有六十三幀。而《嶺北幽蘭》、《靈隱蕉石》、《大庾嶺巍峨》三幀顯得尤為令人垂目難忘。

需要補充的是:徐文長路過贛州,就在贛州府留下了文清的地名。張元忭一輩子為官都很善良,其孫子張岱後來成為了明代大散文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良語善言 的精彩文章:

大余名流事·黃庭堅畫瓷
大余名流事·葉向高看報

TAG:良語善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