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張全民:略論關中地區隋墓陶俑的演變

張全民:略論關中地區隋墓陶俑的演變

原標題:張全民:略論關中地區隋墓陶俑的演變


北周消滅北齊,統一北方僅四年之後即為隋所取代。隋朝雖國祚短暫,統治僅37 年,但承前啟後,影響深遠。隋都大興城位於關中平原中部,受其輻射影響, 關中地區隋代俑群迅即效仿東魏、北齊樣式,進而取代西魏、北周的傳統樣式,表現出融匯統一的趨勢,並在此基礎上發展出一些新樣式,同時戰國以來傳統的木俑工藝得以恢復光大,形成隋朝嶄新的風格特徵。


據不完全統計,關中地區已發掘的隋墓達一百餘座,主要集中於隋大興城郊區。隋俑大多出自等級較高的墓葬,具有明確紀年。這些俑群大致沿襲了西晉以來形成的組合,按功能可分為鎮墓、出行儀仗、侍僕舞樂和庖廚操作四組。綜合隋代墓葬各組陶俑的樣式及製作工藝的發展演變軌跡,大致可分為前後兩期。


前期大致在隋文帝在位的開皇(581~600年)至仁壽(601~604 年)年間。儘管早在開皇二年(582 年)李和墓中已出現北周樣式與北齊樣式相摻雜的情況,但總體來說,開皇初年陶俑多為純粹的北周樣式,只是偶有新引進的北齊樣式。直至開皇中期,北周和北齊兩種樣式並行的情況開始多見。進入開皇末期和仁壽年間,北周樣式基本淡出,為北齊樣式所替代。


鎮墓俑包括鎮墓獸和武士俑。北齊樣式或有高大的門吏俑,完整者皆為一對。北周樣式的鎮墓獸作四肢匍匐狀,背不帶脊刺,如西安高新區開皇七年(587 年)劉恭墓出土的一對鎮墓獸,皆作伏卧狀,齜牙咧嘴,面目猙獰。其一抬首,頂生彎曲的雙角,長18.5、高7.5 厘米(圖一);另一伏首,頭頸鬃毛上豎,長20.5、高8厘米(圖二)。北齊樣式的鎮墓獸作蹲坐狀,一為人面,一為獸面,大致可分為兩型。一型直接繼承東魏、北齊,只是將背上所插脊刺減少至兩根,如開皇九年(589 年)宋忻夫婦合葬墓,該墓陶俑是基本採用北齊樣式較早的一例。其中人面者頭頂生圓柱形小髻,高29 厘米(圖三);獸面者頭頂貼塑雙角,高31 厘米(圖四)。另一型是在東魏、北齊樣式影響下的本地新出樣式,後背無脊刺,下部多不帶薄底板,如開皇十二年(592 年)呂武墓,尚存兩種樣式的陶俑,但其鎮墓獸已為新形制。其中人面者頂髻增大,作圓錐形;獸面者頂生雙角,頸上鬣毛有的呈盤狀凸出。北周樣式的武士俑僅存端立的形制,皆身著鎧甲,身軀敦厚矮壯,其一頭戴尖頂兜鍪,另一頭戴圓頂兜鍪,頂分三瓣,如開皇六年(586 年)侯子欽墓出土的兩對武士俑,以上類型各出2 件,其中頭戴三瓣圓頂兜鍪的一件高23.5 厘米(圖五);又如張夫婦合葬墓開皇九年隨葬的一對武士俑形制相同,皆頭戴尖頂兜鍪,高29 厘米(圖六)。北齊樣式的武士俑皆頭戴平頂兜鍪,身著明光鎧,身材高大壯碩。門吏俑身著大袖褒衣,外罩襠,身材修頎,僅見於李和墓和開皇十二年郁久閭可婆頭墓,高達1 米(圖七)。








出行儀仗類俑數量眾多。前方導引的鞍馬和牛車皆有所發現,木質牛車或已腐朽無存,僅存身軀肥壯、昂首站立的牛。常見隨行的馱物馬、載物駱駝。牽馬、牽駝或引駕的人物俑亦有發現,但面相姿態缺乏顯著特徵,不見高鼻深目絡腮鬍的典型胡人形象。多見頭戴小冠、風帽、籠冠等各種冠帽的男立俑,襆頭俑開始出現,雙手多中空握拳,推測手中原執有儀仗等物。騎馬俑包括鼓吹騎馬俑,頭戴籠冠或風帽,分別握持不同樂器;甲騎具裝俑,是騎士與馬匹皆施鎧甲的重裝騎兵;還有一種頭戴卷沿平頂帽、衣服上滿綴搖葉的騎馬俑,原為北齊晉陽地區所特有的樣式,如西安長安區仁壽二年(602 年)長孫妻薛氏墓出土的一件騎馬俑,後背綴搖葉,高25.1 厘米(圖八)。騎馬女俑在文帝末年開始出現。



侍僕舞樂俑數量很少,北周樣式可見頭梳雙丫髻的侍女,個別墓葬發現男子伎樂俑孑遺,頭戴小冠,跪坐演奏。北齊樣式的女侍俑多頭梳低平髻,或從中分為兩瓣。

庖廚操作俑常見執箕、盆女俑,跪姿。常見雞、狗、豬、馬、牛、羊等家禽家畜,其中豬可見子母豬和卧豬兩種形式。模型明器有井、倉、灶、磨、碓等。


隋代前期,北周樣式和北齊樣式的陶俑共存,多種風格摻雜在一起。從造型上來說,隋代前期北周樣式的人物俑多為漢人裝扮,或威武,或安詳,一改北朝時期濃郁的胡氣,姿態端正,面相多清瘦,體形大多勻稱,也有部分頎長者,少見矮壯、臃腫者,較之北齊樣式顯得稍矮小,如張夫婦合葬墓開皇九年隨葬的小冠俑(圖九)、風帽俑(圖一○、一一)、籠冠俑等,高約16 厘米,可以作為這一時期北周樣式人物俑的代表。北周樣式的騎馬俑身軀多直挺勻稱,或有體形粗矮者,缺乏動態變化,馬四蹄粗短,製作粗糙,缺乏生氣。北齊樣式的人物俑面相多清瘦,總體較之北周樣式稍顯高大頎長。男俑也有圓臉盤者,體形以勻稱或修長為主,偶有明顯受北周樣式影響的臃腫者,如宋忻夫婦合葬墓出土的一批小冠俑、風帽俑、籠冠俑,高約20 厘米。女俑面目清秀,溜肩瘦削,如長孫妻薛氏墓出土的女立俑,高19 厘米(圖一二)。北齊樣式的騎馬俑動態明顯,馬的造型給人以勻停厚壯之感。






從工藝上來說,兩種樣式皆使用了彩繪工藝,彩繪尚不夠細緻。北周樣式以大量使用單模工藝為特徵,除鎮墓獸、武士俑以外,人物俑多為實心,背部扁平,製作較粗糙。北齊樣式則完全使用了合模工藝,人物俑為空心,俑頭與俑身分體製作,頭頸內包鐵芯,插於體腔內,做工較精緻。從胎質來說,北周樣式的陶俑以灰陶為主,北齊樣式則以紅陶為主。



大致從隋煬帝大業(605~618 年)年間開始,北周樣式陶俑已基本消亡,在以北齊樣式為主的基礎上,萌生出隋代特有的新樣式。


鎮墓獸沿襲前期北齊樣式一作人面、一作獸面的形式,變化不大。其中直接繼承北齊的鎮墓獸依然盛行,受北齊樣式影響的本地新樣式也仍有延續。大業元年(605 年)李裕墓出土的一對鎮墓獸,與前述呂武墓所出同屬於後者,其中人面者,高22.6 厘米(圖一三),獸面者,高20.4 厘米(圖一四)。武士俑頭上所戴的兜鍪與前期一樣低平,動作依然是一手按盾,一手在體側握拳,但明光鎧有的出現了縱束甲絆,身形壯實且增高,兩武士的面目塑造和刻畫不再完全雷同,出現細微變化,如西安長安區大業十二年(616 年)韋裔墓出土的一對武士俑,皆彩繪描金,一件畫出絡腮鬍,高37 厘米(圖一五),另一件則塑出鬍鬚。完全承襲北齊樣式的門吏俑已消失不見。




前方導引的鞍馬和牛車持續有發現,牛耳、牛角和牛尾多有圓孔,原應插接其他材質構件,牛車亦腐朽不存。隨行的馱物馬、載物駱駝仍常見,只是在張夫婦合葬墓大業三年(607 年)隨葬的俑群中,駝囊上新出現模塑有希臘酒神狄俄尼索斯及希臘羅馬建築的圖像。牽馬、牽駝或引駕的人物俑雖姿態仍不明顯,但出現極個別蓄絡腮鬍的胡人。頭戴小冠、風帽、籠冠、襆頭等各種冠帽的男立俑依然流行,手中持握的儀仗等物亦不存。鼓吹騎馬俑、甲騎具裝俑繼續流行,日常出行的騎馬俑比前期增加。除了頭戴襆頭騎馬男俑之外,還新出現了頂髻平齊、上有圓孔的騎馬女俑,原或配有其他質地的笠帽。那種身著綴搖葉服飾的騎馬男俑至大業初年或有孑遺,隨即便不見蹤跡。


侍僕舞樂俑中女俑的數量有所增加,新出現了女子舞蹈、伎樂俑,如韋裔墓出土的兩件女舞俑,頭梳寬博的雙髻,身著廣袖衫,下著長襇裙,相向翩翩起舞,舞姿優雅(圖一六);同出的9 件伎樂女俑,跪坐在地,髮髻寬博,略低平,眉清目秀,演奏排簫、琵琶、篳篥等樂器,其中一件演奏琵琶的女俑彩繪保存尚可,鳳眼柳眉,妝容姣好,表情含蓄,高16.8 厘米(圖一七)。




庖廚操作俑樣式變化不大。


在北周和北齊兩種樣式融合的基礎上,隋代後期陶俑終於初步形成自己的風格。從造型上來看,隋代後期陶俑大致是對北齊樣式的繼承和發展,其中吸收了北周系統造型平實的特點。隋俑形體上比較寫實,不似東魏、北齊那般修長誇張。隋後期男俑儀態比較端莊平和,身形多勻稱或較修長,這從李裕墓出土的一件籠冠俑可以窺知(圖一八)。潼關稅村壁畫墓[推測為隋文帝長子楊勇之墓,時代大約在開皇末年至大業初年。該墓出土的陶俑體現了北周、北齊兩種樣式在關中融合以後的風采,如該墓出土的一件鼓吹騎馬俑,騎者身軀直挺,雙手屈舉,作擊鼓狀,姿態開始生動起來,馬保持四蹄站立,勻停厚壯(圖一九)。載物駱駝多作昂首站立狀,造型厚重結實, 比例較勻稱, 如韋裔墓出土的一件背上載氈帳支架和馱囊的駱駝,高40.7 厘米(圖二○)。這一時期女俑多梳寬博低平的髮髻,面相典雅清麗,身著窄袖襦,下著曳地長襇裙,肩披帔帛,身材苗條修長。




從工藝上來說,此時期陶俑塑造較前期略精緻,彩繪裝飾也更華麗,同時新出少量使用傳統木俑工藝的著衣式陶俑,主要為頭梳低平髻的女俑,如西安長安區大業二年(606 年)柴惲墓出土的無臂女俑,下著紅白相間高腰長袴,足蹬短靴,體態修長,臂根部有圓孔,原或裝木臂,外著絲織衣物已不存,高25.6 厘米(圖二一)。此時期也出土有作跪坐姿勢的無臂女俑,與上述侍立女俑工藝相同。此外,張夫婦合葬墓大業三年隨葬有僅存頭部的女俑。女俑梳寬博低平的髮髻,或中分為二,面相清秀,髮髻殘存金箔裝飾,高8.3 厘米。頭下皆呈圓錐形,內帶鐵芯,原應插於木質體腔內,或外穿華麗的絲綢服裝(圖二二)。在大業四年(608 年)李靜訓墓中還發現有木馬遺迹。





隋文帝承北周基業,立國之初,「悉用東齊儀注以為準,亦微采(南齊)王儉禮」,頒行天下,繼而於開皇九年滅陳,南北復歸一統後,「命牛弘、辛彥之等采梁及北齊儀注,以為五禮雲」。故史學巨擘陳寅恪指出:「隋唐之制度雖極廣博紛復,然究析其因素,不出三源:一曰(北)魏、(北)齊,二曰梁、陳,三曰(西)魏、周。」墓葬是喪禮的主要物質載體,隨葬陶俑作為文物典章一個小的組成部分,卻形象地反映出隋代禮儀制度統合演進的歷程。隋朝立國之初,關中地區隨葬陶俑迅即採用東魏、北齊樣式,揚棄原有的西魏、北周樣式,正是基於隋朝禮儀制度的導向。


東魏、北齊形成鄴和晉陽兩處政治中心,至於陶俑的造型風格和細部刻畫,兩地並不完全相同。鄴城附近地區的陶俑塑工較細緻,面相較清秀,比例較勻稱。晉陽附近地區的陶俑塑工遠遜於鄴城附近的出土品,俑的面相渾圓,體形顯得臃腫,不夠美觀。隋代關中東魏、北齊樣式的陶俑形制和製作工藝都模自鄴城。特別是蹲坐式的鎮墓獸、持盾而立的武士俑,許多細節都與鄴城地區出土物神似,就連製作工藝方面也幾乎照搬,如人物俑頸下常見使用鐵芯連接,風帽俑較為特殊地採用頭身一體式合模製作,這些都符合鄴城地區的工藝特點,而與晉陽地區不同。僅個別頭戴卷沿平頂帽、衣服綴滿搖葉的騎馬俑造型來自晉陽地區。《隋史》載:「初,齊亡後,衣冠士人多遷關內,唯技巧、商販及樂戶之家移實(相州)州郭。」但從出土陶俑來看,並非盡然如此。關中隋俑與直接繼承東魏、北齊鄴都衣缽的相州(今安陽)隋俑多所相似,當有該地區「技巧」工匠的參與。可能在遷居「衣冠士人」入關的同時,亦有一些「技巧」之家隨之遷入關內。


在大業年間新出現了女子舞蹈、伎樂俑,與文帝「不好聲技」而煬帝時「異技淫聲咸萃樂府,皆置博士弟子,遞相教傳,增益樂人至三萬餘」的情況相符。同樣在大業年間,魏晉迄北朝長期湮沒無聞的木俑工藝與陶俑工藝相結合而得以復興。此種身著絲織衣物的俑比之普通陶俑更為鮮麗,在「戒奢崇儉」的隋文帝時期未見,而在「帝時侈靡,聲色滋甚」的大業年間出現似乎不是偶然。


統觀全國範圍隋墓所出的陶俑,關中與關東地區交界地帶一些隋初的陶俑還保持著北周樣式,如開皇三年(583 年)河南陝縣劉偉夫婦墓陶俑,但很快也為北齊樣式所取代;原屬北齊統治地區的河南、山西、山東、河北等省所出的陶俑依舊延續了北齊樣式,並有所發展,如開皇十五年(595 年)安陽張盛墓出土有立於覆蓮座上拄持儀刀的門吏瓷俑和甲胄武士瓷俑,還有手執香薰的僧人陶俑,造型、質地罕見,顯示出受到佛教文化的影響;原屬南朝統治地區的安徽合肥、江蘇茅山隋墓所出陶俑,明顯受到了北齊樣式的影響,還出現了特有的人面鳥身的「千秋」「萬歲」形象;長江中游的湖北、湖南除北方常見的陶俑外,還出土有身著袍服的獸首人身十二生肖俑,如武漢周家大灣241 號隋墓、湖南湘陰大業六年墓等處都有發現,該地區陶俑衣紋和面目採用刻畫方式,與北方地區使用彩繪不同。

(本文電子版由作者提供  作者:張全民  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  原文刊於:《文物》2018年第1期 此處省略注釋,完整版請點擊左下方「閱讀原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社科院考古所中國考古網 的精彩文章:

狗從何處來?—在文物中尋找汪星人的身影
江西南昌發掘新石器晚期墓葬群 首現半地穴式房址

TAG:社科院考古所中國考古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