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日本人劣質產品坑美國警察,防彈衣扛不住子彈或一槍斃命

日本人劣質產品坑美國警察,防彈衣扛不住子彈或一槍斃命

加關注

微信號:newsunit

近日,一家長期為美國警方提供防彈背心的日本製造商遭到舉報,而該公司生產的劣質防彈背心被曝可能導致警員在關鍵時刻被一槍斃命。

揭發這一重大安全漏洞的是美國蘇必利爾湖州立大學刑事司法專業教授維斯特里克。他曾經在位於密歇根的防彈背心廠擔任研發工作。

此前他就發現,公司生產防彈背心採用的日本生產的人造纖維柴隆,在受熱和潮濕的環境下會劣化。發現問題後維斯特里克立即向公司高層反應,希望公司能夠停止用柴隆纖維生產防彈背心。

想不到公司不僅不不願意更換問題材料,還直接把他開除。憤怒的維斯特里克決定揭發真相,將防彈背心的重大安全漏洞訴諸公眾,希望能夠在發生悲劇前及時挽救。

據了解,美國警方多年來都在使用日本東洋紡株式會社(Toyobo)生產的防彈背心,而該公司使用有缺陷的聚合物纖維材料柴隆(Zylon)所製造的防彈背心,可能導致警察在面臨武裝衝突時無法抵禦子彈而喪命。據悉美國聯邦以及地方警察機構均有採購該款防彈背心,質量問題曝光之後,這些問題防彈背心已經下架。

美國司法部當地時間3月15日宣布,涉事製造商日本東洋紡株式會社同意以66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4.18億元)達成和解。

美國司法部部長塞申斯憤怒斥責日本公司賣黑心貨的行為非常不誠實,把人命置於險境。美國政府還決定將部分和解金,共570萬美元,頒發給維斯特里克,以彌補他之前遭到解僱所受的損失。

美國警察離不開防彈衣 中國警察為啥不穿?

無論是新聞報道還是影視作品中,美國警察給人的印象大多全副武裝。即使站在大街上執勤,也會穿著防彈衣、帶著頭盔,手裡荷槍實彈。但是在中國,幾乎很少會見到路上的警察穿防彈衣,這是為什麼呢?

美國是一個擁槍文化盛行的國家,堪稱全球槍支泛濫最嚴重的國度,也因此槍殺案件頻頻發生。美國人口佔全球的5%,群體性槍殺慘案卻佔全球的31%。自2012年以來,美國已經發生1600多起群體性槍擊事件,死亡1800人,傷6400人。

在這種國情之下,美國警察必須全副武裝,否則他們將無法和違法分子搏鬥。而中國的情況則完全不同,我國是一個全面禁槍的國家。

改革開放後,中國制定了新的《槍支管理辦法》,對合法持槍者有了更明確的界定。90年代以後,中國開始全面禁槍,1996年出台了至今最為嚴厲的《槍支管理法》,這部法律完善了槍支管理制度,確立了「非法持槍就是犯罪」原則。

儘管在嚴厲的禁槍制度下,我國仍然有槍支走私的黑市買賣,但總體而言,民間持槍比例微乎其微,因此警察在執行公務的時候,遇到持槍武裝犯罪分子的概率非常低,日常並不需要穿防彈衣。但如果遭遇到犯罪分子有武器裝備,中國警察自然也會全副武裝起來。

企業造假事件不斷 日本品質神話破滅

當地時間2018年3月6日,日本神戶制鋼所董事長兼社長川崎博宣布將於4月1日辭職,負責銅、鋁製品的副社長金子明也將辭職。

2017年10月8日,日本鋼鐵企業神戶制鋼所被爆出旗下多間日本工廠所交付的鋁、銅產品均存在零部件製品尺寸、強度等篡改材料數據的作假行為。

10月26日神戶制鋼所發布了其內部關於這次鋁和銅製零部件等篡改質量數據問題相關的安全性驗證結果,稱已經有約200餘家企業受到這次造假事件的波及。

而到了11月,據神戶制鋼官網公告顯示,受波及企業已經上升到了525家,其中包括波音,空客,三菱,豐田等世界500強企業,受波及產品也已經擴展到鐵粉、液晶顯示合金材料、特種鋼等十餘種金屬材料產品,這些產品涵蓋了汽車,飛機,鐵路甚至國防工業等多個領域。

日本媒體將此次事件形容為「動搖日本製造」的「神戶衝擊」,因為神鋼處在供應鏈上游,是一家材料提供商,其產品出現問題會影響到整個原料供應鏈下游的所有企業產品,因此事件的影響範圍和惡劣程度都是空前的。

近年來,日本製造業造假醜聞頻繁出現。2015年東芝曝出了長達7年的財務造假,三任社長參與,造假金額達19億美元。2016年三菱汽車承認在其汽車產品的燃油效率方面有造假行為,篡改燃效測試數據逾25年,最終日產收購其34%的股份才拯救了三菱汽車。

2017年,日產汽車又因在整車質量檢查中使用了無質量檢查資質的員工,宣布召回120萬輛汽車。同年另一汽車企業斯巴魯也宣布,將召回涉及「無證質檢」的25.5萬輛汽車。

2017年6月,世界三大安全氣囊製造商之一高田公司因為產品質量問題宣布破產,據悉其生產的安全氣囊中材料老化異常致使氣囊作用過程中金屬片飛散,在全球至少導致18人死亡,180人受傷。

多家日本製造業公司連續爆出產品質量造假醜聞,令「日本製造」這個原先無比閃耀的金字招牌蒙上了一層陰影。

日企買中國製造假冒日本原產

據日本時事通信社2018年2月28日報道,日本機械零件製造商椿中島(TSUBAKI NAKASHIMA)被曝低價購買中國軸承鋼球產品,偽裝成日本國產鋼球產品出售。

椿中島方面承認,因為自己產品產量無法滿足市場,故而低價採購中國便宜鋼球偽裝成日本產品出售。報道稱,由於訂單量最集中的奈良縣葛城工廠產量不足,因此把從中國進口的鋼球換上葛城工廠的包裝箱並貼上標籤發了出去。

椿中島集團在國際精密鋼球製造領域一直享有頂尖製造商的美譽。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生產滾珠絲杠以來,產品以高精確性而廣泛配套於數控機床,加工中心,機械手,衝壓機,鍛造機及工業自動化等行業。

據悉,2016年12月16日至2018年2月21日,椿中島總計賣出約2.31億個精密鋼球,一共向43家企業供貨。日本時事通訊社報道稱,這些精密鋼球均符合客戶要求的標準,至少到目前為止,安全性沒有影響。椿中島表示會和客戶一起從技術上檢驗這些產品是否會對客戶產品質量產生影響。

此外,椿中島在公告中稱「問題發生期間,問題鋼球的個數占葛城工廠總出貨數2.8%,占椿中島全部出貨量不到1%。」

椿中島從中國低價購買的軸承鋼球,在品質上卻能夠符合高標準的「日本要求」,讓這起造假新聞無意中為中國製造打了個廣告。中國製造並非品質低劣的代名詞,而是兼顧高品質和低成本的雙贏組合,這也在提醒消費者,不要盲目迷信「日本製造」。

2016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了「工匠精神」,一場與大眾生活息息相關的「品質革命」也隨之而來。中國遊客屢屢在日本搶購電飯煲、馬桶蓋等新聞,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對本國產品質量信心不足,因此推動「品質革命」,工匠精神要著落到每一家具體的企業身上。

從原料採購到生產銷售的全流程質量管理,從產品認證到第三方質量檢驗檢測,每一個環節都需要精益求精的把控。此外,嚴格實施缺陷產品召回制度也是工匠精神持之以恆的體現。

高質量是製造業強大的重要標誌之一。它既是企業和產業核心競爭力的體現,也是科技創新、管理能力、勞動者素質等因素的集成。中國的製造業要領先全球,必須保證產品的高品質,只有如此才能讓「中國製造」成長為「中國神話」。

內容合作及其他事宜,請關注後留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熱點重案組 的精彩文章:

物理學家霍金去世,曾預言人類將在600年內滅絕

TAG:熱點重案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