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美院90歲生日 500餘名師生重訪孤山

中國美院90歲生日 500餘名師生重訪孤山

90年前,一塊銀元向浙大租校舍開啟中國美育教育新篇章

90年前後中國美院孤山校址對比。

中國美院現任院長許江與退休老教授合影。

1929年下半年國立藝術院部分師生在校舍一角哈同花園合影。

都說晴西湖不如雨西湖,1928年的春天,不知道是否也和昨日這樣濛濛細雨,嫩黃的柳芽在氤氳的霧氣中舒展開來,這是江南的美。

90年前的這天,中國第一所國立藝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前身)在杭州西湖之畔孤山腳下正式開課。90年後的這天,500餘名師生重訪國立藝術院舊址——孤山,除了集體重溫學院的歷史記憶和「孤山精神」,更要擬照當年國立藝術院全體師生集結孤山的經典合照,完成一次跨越90年的影像拍攝,以此拉開國美90周年校慶系列活動的帷幕。

90年前一塊銀元

向浙大租了校捨實施美育

在中國美院90年的歷史上,第一個要被提及的,正是學校的創始人——新文化運動的先驅者、卓越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第一所國立藝術學院決定建在杭州,是因為1927年,蔡元培先生銳意推行「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張,在全國開展藝術教育。於是在大學院下設立了一個藝術教育委員會,來整頓發展藝術教育,並於1927年11月在上海舉行第一次會議,會上通過了籌辦國立藝術大學的提案,並提出地點最適宜的,莫過於杭州西湖。

經大學院批准,藝術教育委員會主任林風眠、大學院秘書林文錚和王代之三人負責建校。年底,蔡元培、林風眠親自與國立第三中山大學(浙江大學前身)校長蔣夢麟商借西湖羅苑作為國立藝術院校舍,租得照膽台、白蘇二公祠、三賢祠等處為校舍,學院設國畫、西畫、雕塑、圖案四系及預科和研究部。國畫系退休教授吳山明回憶說,當時的租金,只是象徵性地收了一塊銀元。

當時國立藝術院共有教職員30多人,招收首屆學生70名,實際到校註冊56名。1928年3月16日正式開始上課。之後,全體師生歡聚一堂,於孤山羅苑拍攝了一張大合影,成為了中國近代藝術教育史上的經典圖像。從此,這座中國第一所國立藝術學院,拉開了中國高等美術教育的篇章。

「院長林風眠先生率旅歐歸來諸君,倡兼融東西之幟,敢為天下先,甘為藝術戰!潘天壽先生髮自強霸悍之力,立自主增峰之教,若中流砥柱,矗於新文化的狂風激浪之中。」院長許江表示,藝院教師興理論熱潮,揚湖山詩性,創《阿波羅》學刊,倡實驗戲劇,雖學風各異,卻相得益彰。「真一代名師名節、大家大氣。」

創始人蔡元培自帶被褥

參加開學典禮

事實上,國立藝術院的成立,也正好趕上國家最為動蕩的一段時光,剛一開學就遭遇了聲勢浩大的學潮。1928年4月8日,國立藝術院補行了開學典禮,創始人蔡元培特意從南京趕來。

在今年3月24日國美即將在北京正式發布的16卷39冊的《國美之路大典》新書里,收錄著一封1928年4月5日蔡元培致林風眠的信,記載著當時的情況:「風眠先生大鑒:電知學潮已平,學生正常上課為慰。定擬星期五乘夜車往上海,星期六之午車來杭州;如藝術院開學式已舉行過,不必說。」

當年身為教育部長、文化部長的蔡元培來杭州參加開學典禮,行頭極為樸素,被褥枕席等床上用品都是隨身攜帶的。他在信里這樣寫道:「弟及內子擬附住貴寓中(如貴寓不便,則臨時改寓湖濱之旅館亦可,幸勿客氣),被褥枕席等自行攜來,請下一榻可也。但有擾先生及夫人殊不安耳。」同時還囑咐林風眠,為其女兒蔡威廉安排一間空房,讓其住在女學生宿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杭州網 的精彩文章:

日本回應慰問信刪除「蔡英文總統」:無關中國抗議
領略這個歷史文化淵博的江南水鄉:駱家莊

TAG:杭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