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頭條的全文在這裡喲!

頭條的全文在這裡喲!

查證者:勿怪幸 | 東京大學外科博士

最近被這樣一篇文章刷了屏:「偉大勝利!澳洲今天宣布戰勝癌症!澳洲醫學果然是人類救星」。

文章稱:「澳洲醫院創新化療技術,沒有副作用。」一位叫luchiano Mazzuco的患有神經母細胞瘤的患兒,經這種新型化療後,全身的癌細胞竟然都被一一殺死了。小Luchiano就像完全沒有得過癌症一樣,重新回到了正常的生活!

作為一個跟癌症搏鬥許多年的醫學工作者,看到這個新聞的第一個反應是:懷疑。因為這樣的重大突破居然不是來自於我每天要檢索關注的醫學前沿論文,而是通過一個自媒體發布的,實在有些匪夷所思。

於是職業本能讓我檢索了一下新聞中的相關當事人和相關技術,果不其然,這裡面充滿了貓膩。

一、所謂的「創新化療技術」,沒什麼新意,離真正的臨床應用還差了很遠

新聞所說的「創新化療技術」的發明者,是澳洲Lowy癌症研究中心兒童癌症研究所的David S Ziegler博士的團隊。他們的最新論文發表在今年2月的《分子癌症治療學》(Molecular Cancer Therapeutics)期刊上。

具體的技術是:用經基因改造後的無害細菌菌體作為裝載載體,將化療藥物裝進菌體內,稱為EDVTM,也就是新聞所說的Nanocell(納米細胞)。為了對癌細胞進行靶向攻擊,Nanocell表面又黏附了攻擊癌症細胞高表達的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受體的抗體。理論上說,通過抗體找到癌細胞,細菌進入癌細胞後釋放化療葯,這樣的話,就可以相對精確的攻擊癌細胞,而避開正常細胞。

用納米材料實現精準攻擊癌細胞的目標,這樣的研究非常普通,是近二十年來的熱門研究方向,唑酮類研究甚至已經做到臨床二期甚至3期的都有不少。澳洲科學家此次發表的研究文章,不過是另一種材料的嘗試,可以說並沒有太大的新意。從剛發表的論文看,實驗也還只在實驗室細胞和小鼠的動物實驗階段,一期臨床試驗剛剛開始,而且目前只是做少量志願者的前期毒性的研究。

如果這樣的研究就能稱為「宣布戰勝癌症」了,那恐怕每天都可以宣布幾十次,癌症早就被攻克了。畢竟離體細胞實驗跟真正的人體癌症環境差別太大了,細胞實驗的結果只能是提供一個方向性的指導,離真正的臨床應用差了太遠太遠。

而且該研究中的小鼠實驗使用的異體移植腫瘤,也就是將人類腫瘤患者的腫瘤細胞移植到免疫缺陷的小鼠的皮下,等到腫瘤生長,再進行治療實驗。這樣的腫瘤嚴格意義上來說只能是離體細胞的動物培養基,不算是真正的腫瘤。但這是目前經濟上最划算,能大規模進行的,離實體腫瘤相對來說比較接近的一種實驗模式,雖然遠非理想,但卻是最現實的選擇。在小鼠異體腫瘤治療中有效的實驗,真正到了臨床人體實驗,能成功的鳳毛麟角。不然的話,每年小鼠動物有奇效的研究沒有上萬也有幾千,按照自媒體的說法,癌症早已經被攻克幾千遍了。

所以只有在真正進行臨床實驗後,有統計意義的效果,才能稱為有真正的效果。到那時再來激動地宣布「癌症被攻克」吧。

二、文章內所提到的通過新型化療痊癒的病例,是編造的

文章中提到的患兒Luchiano的確存在,但他是接受數周期的傳統化療後得到緩解的患兒,並沒有接受這種新型納米材料的臨床試驗。而新聞中提到的孩子的父親所說「真的不敢相信,Luchiano身上的癌細胞都沒了,而他一點痛苦都沒有」,則完全是杜撰的。原始英文新聞說的是「化療不但殺死癌細胞,也殺死其他正常細胞」。孩子的父親是個熱心的研究捐贈者,因為他的孩子是患者。

文章中另外提到的「到目前為止,8名患者癌細胞都被殺死了,而且還沒有任何一名志願者出現常見化療副作用!」也是杜撰的。一期臨床實驗顯示目前為止,8位受試者沒有出現明顯的毒副作用,但這跟有沒有治療效果完全是另一回事。沒有毒不等於有治療效果。無論如何也談不上「徹底戰勝癌症」了。

三、納米材料的飛躍為攻克癌症提供了一種可能,但還在比較早期的研究階段

傳統的化療通常是經過靜脈注射化療藥物。由於化療藥物不長眼,遇到誰就殺誰,所以毒副作用大。要準確區分腫瘤和正常組織是個巨大的難題。如果有一種藥物,能帶上導航系統,只殺死癌細胞,而避開正常細胞,那就能解決化療副作用大的問題。從有化療的第一天開始,癌症研究者們就殫心竭力在尋找這種夢想的藥物。近幾十年的材料技術的進步,納米材料合成技術的巨大飛躍提供了這樣一種可能。

納米材料的體積非常小,往往只有幾百納米,甚至幾十納米大小。這樣小的載體,在裡面包進化療葯,再在表面黏附上一些能識別或者吸附癌細胞的大分子物質,比如抗體。甚至加上一些受外來電磁場或者酸鹼度控制的機械分子,就更理想了。

「新技術」理論上聽起來可行,但離真正的治癒癌症還相差十萬八千里。這樣的實驗室研究每年成千上萬,在動物體內取得效果的研究文章每年也數以千計,但真正在人體實驗能做到完全避開正常組織,只精準的攻擊殺傷癌細胞的還沒有出現。因為在實驗室再有效,設計再周到,理論上再完美的研究,到了真正的人體內還有許多的問題需要解決,還有許許多多的障礙。第一個就是納米材料可能剛進入血液循環就被人體的免疫系統在接觸到腫瘤之前清理掉了,如何躲避免疫系統是個難題。第二,目前還沒有找到完美的腫瘤細胞的靶向分子,現在所知的靶向分子都或多或少的也會在正常組織上出現一定程度的表現,無法避免化療藥物完全躲開正常組織。

參考資料:

[1]http://mct.aacrjournals.org/content/early/2018/02/27/1535-7163.MCT-17-0738.article-info

[2]https://www.9news.com.au/national/2018/03/11/19/15/chemo-treatment-could-kill-cancer-cells-without-harming-the-body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民較真 的精彩文章:

老人患流感後29天去世,專家為你解開其中種種「疑惑」

TAG:全民較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