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依法說車:無人駕駛汽車不能拔苗助長,避免成為「移動的殺人機器」

依法說車:無人駕駛汽車不能拔苗助長,避免成為「移動的殺人機器」

幾天前,百度公司李彥宏還在用「吃著火鍋就到了」來描繪無人駕駛汽車的美好前景,但優步(Uber)在美國測試的無人駕駛汽車撞死行人的消息卻讓人不得不回到現實:無人駕駛汽車現有的技術還遠遠不能實現那些描繪的美好圖畫,而且這種美好極有可能被誇大了。

事實上,優步的測試汽車並不是第一個殃及生命的自動駕駛汽車。一向標榜自動駕駛技術的特斯拉汽車在自動駕駛狀態下已經出現多起事故,包括我國河北也出現一起,只不過付出生命代價的是駕駛特斯拉的駕駛人,而優步傷害的是車外的其他人。

研發無人駕駛汽車的初衷之一,就是認為其可以減少交通事故。但實際上是不是這樣呢?不得不指出的是,無人駕駛汽車測試的所有數據均在各個研發公司掌握中,各種信息也均由其傳播。究竟有哪些安全隱患,技術實際達到什麼樣的應用水平,公眾根本無從得知。只有出現了事故,大眾才知道問題很大。

無人駕駛汽車是互聯網公司標榜的領先技術之一,國內主要是百度公司。實際上,早在百度2014年涉足無人駕駛汽車之前,國防科技大學已經在2011年首次完成286公里高速全程無人駕駛試驗。但時至今日,國防科技大學依然在不停測試無人駕駛汽車,可見這項技術的實現不是那麼容易。

無人駕駛汽車是不是能像李彥宏說的那樣三五年內上路?我認為不可拔苗助長,對技術可行性必須充分論證,技術不成熟不上路。原因就在於行駛中的汽車本身具有很大的危險性,很大可能會傷害路上的人或物。而任何技術,都無權用道路上眾多人的生命做試驗。

從法律上,還需要明確無人駕駛汽車出現交通事故時的責任劃分和承擔,特別是無人駕駛技術提供者應該承擔何種責任,以促使其認真負責。法律責任明確之前,不能允許無人駕駛汽車上路。否則,無人駕駛汽車就有很大可能成為移動的殺人機器。(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依法說車 的精彩文章:

依法說車:滴滴出行在浙江被罰三百多次,為何停不下來?

TAG:依法說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