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寶寶流出稀軟粘稠的耳屎,是中耳炎?要不要掏耳?

寶寶流出稀軟粘稠的耳屎,是中耳炎?要不要掏耳?

有些媽媽給寶寶清理耳朵的時候,會發現寶寶耳朵里的耳屎稀軟粘稠,又多又黏像黃油,很容易就堵住耳朵。這時家長就坐不住了,會不會是中耳炎?能不能給寶寶掏耳屎?經常清理會不會有什麼副作用?

其實呀,這種情況被稱為油耳,與中耳炎有著根本的區別。

油耳與中耳炎的區別

首先,油耳不是一種疾病,有的寶寶耵聹腺和皮脂腺分泌特別多,排出棕黃色油性粘膩物質積聚在耳道里,形成軟耳屎,有的尚未乾燥,流出外耳道。

而中耳炎是病,寶寶患中耳炎時,耳內會流出有異味的膿液,量比「油耳」分泌的稀稀的耳屎要多。一般是單側耳朵,並且,患中耳炎時寶寶會有發熱,哭吵不安,常抓耳朵等現象。

怎麼判斷寶寶得了中耳炎

如果寶寶患了中耳炎,主要表現為耳鳴、耳痛、聽力下降和耳道流膿等,其整個臨床過程大致可分4個階段:

(1)早期(醫學上稱咽鼓管阻塞期):寶寶表現為精神不振、食慾減退,出現耳鳴、耳內不適等(寶寶不會表達),但耳部的難受會影響寶寶玩耍和睡眠。醫生在此期檢查可發現有耳膜(醫學上稱鼓膜)內陷,中耳內有積液。

(2)進展期(醫學上稱化膿前期):表現為發高燒,體溫可達39℃~40℃,小兒哭鬧不安、聽力下降和耳痛,同時伴有噁心、嘔吐、腹瀉等消化道癥狀。這些表現類似感冒或腸炎,極容易被忽視或誤診。檢查後可發現耳膜充血、聽骨紅腫、外凸。

(3)高峰期(醫學上稱化膿期):寶寶高燒、拒食,嚴重者面色發灰、波動性耳鳴、聽力下降和耳痛向四周放射。檢查可發現耳膜外凸,中耳內積膿。

(4)後期(醫學上稱消散期):一般在患病4-5天後,寶寶的體溫下降,耳痛消失,可以入睡,但鼓膜破潰,膿液從耳道流出,耳鳴和聽力下降仍存在。

這兩種情況怎麼護理?

因為油耳不是疾病,一般無需治療,加上寶寶的耳屎也不應該經常去掏,等軟軟的耳垢流出外耳道,媽媽用棉簽輕輕拭去就可以了。

實在是堵塞比較多,媽媽可千萬不要自己去處理,還是帶著寶寶去專業的耳鼻喉科請醫生幫忙。但是要強調一句,寶寶耳道皮膚很嬌嫩,如果沒有什麼癥狀,無論掏耳還是沖洗都不建議。

如果寶寶患了中耳炎,家長們可千萬不要大意,一定要及時就診,遵醫囑認真治療,切不要自行服用消炎藥解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寶寶 的精彩文章:

孕媽媽這些行為不要有,小心寶寶畸形找上門
微量元素檢測,不要帶寶寶做這個項目了,這就是個「坑」

TAG:寶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