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明星代言、ICO割韭菜——互聯網金融亂象叢生

明星代言、ICO割韭菜——互聯網金融亂象叢生

金評媒梳理了近年來常見的互金領域亂象,希望消費者能夠藉此,識破各類金融騙局,遠離金融消費陷阱。

亂象之:平台自融

互聯網平台或者理財公司自融的模式,比較著名的是在秦皇島試試驗運營過的「巴鐵1號」。澎湃新聞曾經報道過(白丹青的巴鐵吸金術:打PPP旗號,玩私募融資擔保一條龍),在巴鐵項目背後老闆白丹青參與的眾多企業中,有3家公司與巴鐵公司關係密切,分別是:華贏凱來、北京天爾投資基金、中國建設企業聯合集團有限公司。這三家公司分別在巴鐵公司的融資關係中,扮演著貸款方、基金管理方和擔保方的角色。三家公司的股東、法人代表與巴鐵公司頻繁交錯,辦公地點也都在北京市東城區銀河SOHO內。不少老年人受到業務員一盒雞蛋或一瓶油或一副老花眼鏡的禮品券的誘惑,掏出了自己的養老金。巴鐵不僅僅把私募基金拆分稱1萬、3萬售賣,還賣給了不合格投資人。

亂象之:借銀行存管忽悠

新監管要求P2P網貸平台必須與銀行進行銀行存管業務合作,於是,一部分平台就千方百計找到存托銀行,然後把銀行存托整天掛在嘴上,忽悠投資者。對於已經上線銀行存管的平台,以下兩點銀行存管的2點投資人需要注意:1、僅部分標的為銀行存管標,已經爆雷的拉拉財富和國誠金融均為雙系統。後期,國誠金融投資存管標的投資人能夠獲得資金。2、銀行存管標為假標,投資人投資的資金進了平台的賬戶。2017年9月底爆雷的響噹噹為例,該平台由於大量標的為假標,即使上線了銀行存管仍然無效。

亂象之:薅羊毛

「羊毛黨」,雖不是P2P領域專有,但隨著近些年P2P行業的蓬勃而有興盛之勢,少數資金實力不強的平台甚至被活活薅死。一位資深「羊毛黨」成員侃侃而談自己的「見好就收」策略。據其介紹,當時羊毛黨主要依靠三方面收成:首先,一般只要註冊一次,平台就會給10至50元不等的現金獎勵或投資券。其次,一般平台對於首次投資的新手標會給出特別高的收益率,基本都達到15%左右,但是投資金額和投資期限都很短,100元起投,期限也很少會超過1個月。另外,新手首次投資平台往往還會贈送投資券,基本30至300元不等。對於這些年的薅羊毛「戰績」,他也毫不諱言,「一年能有兩萬左右的收入」。

亂象之:ICO割韭菜

ICO首發代幣發行眾籌始於2013年,本限於對區塊鏈技術應用項目開發,即小規模代幣融資用以技術開發,發行的代幣用於對「碼農」打賞的激勵機制。可到了2017年開始,這種類似「股票上市」的融資模式,開始被濫用,越來越多與區塊鏈技術開發毫無關係的項目或者僅僅毫無落地的「計劃書」也開始ICO,因此亂象頻發,風險迅速積聚。雖然國內各種嚴規禁止,但國內沒有操守的「大戶」「大腕」,卻被利益驅使,依舊瘋狂圈人頭,割「韭菜(容易受騙的投資者)」,代幣發行結束就卷財出國,游的甚至繼續欺騙國內投資人。

亂象之:明星亂代言

現在明星涉足金融事業,已知的有三條路:代言、成立VC、跟著自家老闆或馬雲炒股。其中,各種莫名其妙而又藝高人膽大的互金平台代言危害最大。現在給互金平台代言的名人明星太多,像范冰冰成為紫馬財行形象大使,歌手平安為陸金所代言,皇阿瑪張鐵林為一款房地產收益產品代言;學術名人、財經大V代言的也不少,像郎咸平曾經代言泛亞、快鹿、望洲財富,結果全出事,成典型的互金毒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評媒 的精彩文章:

2.9億才能實現財務自由?鬥地主我都沒有這麼多歡樂豆
廣東發金融廣告宣傳自律公約;螞蟻金服1.85億美元入股巴基斯坦TMB銀行

TAG:金評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