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心理應激會增加消化性潰瘍發病風險

心理應激會增加消化性潰瘍發病風險

目前,幽門螺桿菌(Hp)和非甾體抗炎葯(NSAIDs)普遍認為是引起消化性潰瘍的主要原因,而心理因素對於消化性潰瘍的影響一直被忽視。雖然有大量文獻指出心理應激與消化性潰瘍有相關性,但是這些文獻在方法學上有一定的缺陷。

另外,隨著消化性潰瘍的流行病學和治療方法的逐漸改變,開展行之有效的研究越來越困難。針對這些問題,來自義大利羅馬的Levenstein教授等進行了一項長期的隊列研究,成果在線發表於2014年7月的CLIN GASTROENTEROL H雜誌。

這項以人群為基礎的隊列研究在全球性Hp治療和經驗性抗酸治療之前(1982-1983年)就開始納入受試者,收集了他們的血樣以及心理、社會、行為、醫療等數據。

共納入了同時參與世界衛生組織MONICA研究的3379位無潰瘍病史的丹麥籍成人。排除標準包括非丹麥籍、已有消化性潰瘍或Hp抗體檢查數據丟失(見圖)。

研究的納入、步驟和結果流程圖

在該研究中,心理應激由一種0-10分的應激指數量表來衡量,主要評估生活上的應激源和主觀上的不良情緒。研究人員在1987-1988年和1993-1994年分別對於健在的符合條件的參加人員再次評估。

只有黏膜存在界限清楚的破損時才診斷為潰瘍,未見一定深度的胃腸道糜爛不診斷為潰瘍。所有診斷均是通過回顧影像學或內鏡報告後確立。另外一部分潰瘍病例是通過檢索丹麥患者註冊中心的病例數據獲得。

結果發現確診的潰瘍患者共76例,30例胃潰瘍,39例十二指腸潰瘍,1例複合潰瘍,6例潰瘍位置不清。其中53例由內鏡診斷,17例由影像學診斷,外科手術中診斷6例。

根據應激指數量表所示,評分最高的三分之一受試者潰瘍發生率(3.5%)明顯高於評分最低的三分之一人群(1.6%)。性別與潰瘍發生率無關。應激指數的比值比與抗Hp抗體、飲酒及睡眠時間無關,與社會經濟狀況、吸煙、NSAIDs和缺乏鍛煉等有關。

對於Hp陽性、Hp陰性、Hp陰性且未用NSAIDs這三類人,心理應激相關潰瘍發生的風險類似。經多變數分析後得出,心理應激、社會經濟學狀況、吸煙、Hp感染以及NSAIDs是導致潰瘍的獨立危險因素。

至於心理應激引起消化性潰瘍的原因,可能的解釋是增加了酸負荷,加重了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改變血流和細胞因子介導的黏膜防禦損害等作用。

轉自:中華消化病學年度講壇

來源:丁香園

關注消化界,海量專業知識等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消化界 的精彩文章:

質子泵抑製劑,只有這樣用才算合理!
食管少見經典病例

TAG:消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