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敘利亞難民童婚泛濫,14歲少女嫁人生子痛哭「被摧毀」

敘利亞難民童婚泛濫,14歲少女嫁人生子痛哭「被摧毀」

據the region3月20日報道,在數十萬敘利亞難民抵達黎巴嫩後,童婚成為一個日益嚴峻的問題。

在黎巴嫩15歲到19歲的敘利亞難民中,有五分之一的人選擇結婚——

這剝奪了他們受教育的機會,也使他們面臨暴力和健康等問題。

17歲的Aziza坐在黎巴嫩難民營里的黑暗帳篷里,她搖晃著懷抱中的嬰兒,給孩子餵奶。

Aziza的父母安排她在14歲時嫁給她的表親。

她的母親拉希達說,在敘利亞部落里這個年齡的新娘是很正常的,因為這樣可以保護她們免受騷擾,並減少家庭預算的壓力。

「我很後悔我結婚了。」Aziza拒絕透露全名,她說這句話時眼睛裡充滿了淚水。

「我這個年紀的女孩們正在學習。她們有雄心壯志。我什麼也沒有,我被徹底摧毀了。」Aziza告訴湯森路透基金會。

援助團體表示,自2011年以來,在150萬敘利亞難民中,越來越多的女孩成為妻子。

Aziza和她的母親、父親和五個兄弟姐妹住在黎巴嫩東部富饒的貝卡谷地的一個小帳篷里,那裡有30多萬難民,是黎巴嫩人口最稠密的難民地區。五年前他們逃離了家鄉,來到這裡。

不要結婚,要完成學業。」這是Aziza想向敘利亞難民女孩傳達的信息。

由於婆媳關係不和,Aziza在結婚一年後與第一任丈夫離婚,並在社區其他難民的風言風語下,嫁給了另一個30歲的敘利亞男子。

然而Aziza遭受到了家庭暴力,並再次在結婚一年後選擇離婚。

現在Aziza最大的夢想是五個月大的兒子的未來。

「等他長大了,我希望他接受教育,而不是像我一樣,不知道如何閱讀和寫作。我還想讓他學習阿拉伯語和英語。」她笑著說。

根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數據,在黎巴嫩15歲到19歲的敘利亞女孩中,約有五分之一的人已經結婚了。

黎巴嫩超過四分之三的難民生活在貧困線以下,每天生活費不足4美元。(約25元人民幣)

貧民窟很多父母無法負擔養育孩子的重擔,這也是導致童婚的重要原因。

在黎巴嫩沒有最低結婚年齡限制,很多宗教團體允許15歲以下的女孩結婚。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兒童保護專家吉恩拉斯勞表示:「除了設定結婚的最低年齡,讓女孩接受教育是打破貧困循環的關鍵。」

(河豚速報原創編譯,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更多海外趣聞歡迎關注訂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河豚速報 的精彩文章:

TAG:河豚速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