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桃花詩怎麼才能寫出個性?向以鮮以「獸面」比桃花

桃花詩怎麼才能寫出個性?向以鮮以「獸面」比桃花

桃花盛開詩潮湧。3月20日,由四川省作協、成都市文聯和青白江區委宣傳部主辦的「絲路新港﹒詩行遠方」——2018年成都.青白江第33屆桃花詩會圓滿舉行。省作協副主席、散文家伍立楊,《草堂》詩刊執行主編、詩人熊焱,青白江「桃花詩社」的創始人、詩人王國雲,詩人向以鮮、凸凹、彭毅、王學東、山鴻、李龍炳、張偉以及本屆詩歌徵集評選活動獲獎作者代表以及區內外作家、詩人、書畫家、文學詩歌愛好者等200餘人,匯聚姚渡鎮龍門桃花溝。詩人們在林間花下,吟詩歌唱,以桃為媒,誦贊春天。晚上則舉行了第33屆桃花詩會頒獎晚會。頒獎晚會上,組委會公布了本屆詩歌徵集活動評選結果並對獲獎詩人進行了現場頒獎。伴著屢屢琴聲,文藝愛好者聲情並茂地朗誦了一等獎獲獎作品《青白江的桃花與世界(組詩)》和《在青白江(組詩)》。

本屆詩歌徵集活動在2月5日開始,面向全國廣泛徵稿,到2月底結束。短短20多天時間裡,組委會收到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應徵詩歌作品1100餘首,創歷屆桃花詩會詩歌徵集數量之最。除來自本區、本市、本省詩人應徵之外,還有來自吉林、甘肅、山西、安徽、河南等全國各地的詩稿。遠至國外的詩人作品也首次出現在了徵集作品中,使這屆詩會有了國際范兒。經組委會公開、公平、公正評選,最終詩人向以鮮的《青白江的桃花與世界(組詩)》、彭志強的《在青白江》2首作品獲得一等獎;《青白江,寫在一朵桃花上的頌詞》等4組作品獲得二等獎;《青白江,桃花溝》等6組作品獲得三等獎。

據封面新聞記者現場採訪青白江「桃花詩社」的創始人、詩人王國雲先生了解到,青白江桃花詩會自1985年當地詩人和詩歌愛好者最初自發組織以來,規模越來越大,參與者既有本地農民詩人、詩歌愛好者,也有流沙河、張新泉等詩壇名家參加。如今已連續舉辦30多屆,是成都當下歷史最悠久的桃花詩會之一。

一到春天,寫桃花詩的人很多。怎麼能寫出新意?一等獎獲得者、詩人向以鮮對封面新聞記者說,「桃花,這個非常古老的詩歌意象,早在《詩經》裡面就開始出現,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歷史上有很多大詩人,包括杜甫、李白、蘇東坡、劉禹錫都寫過很多很好的桃花詩。今天我們要再把桃花寫進詩歌,想要寫得好。的確是一個考驗。但是桃花的確太美了,它有太多的能打動我們內心深處的東西。詩人很難忽略它,不能不去面對它,不能不被它所感動,人們還是要寫桃花。我寫的這組桃花詩歌,並不只是要參加這次詩歌徵集活動。即使沒有,我還是會寫青白江的桃花。我跟青白江有很多的緣分。我喜歡青白江的桃花。青白江的桃花,跟龍泉的桃花,感覺不太一樣。」

在文學史上,寫桃花的經典詩作很多。在向以鮮看來,比起古典詩歌,漢語新詩在表現桃花方面,也有著自身特別的優勢,「桃花進入古典詩歌,是很常見很自然的事情。因為它和古典的那種意境、場景很契合。但桃花也有它有現代的意義,只有現代詩歌才能表達出新的角度。向以鮮還分享自己寫桃花詩的心得,「桃花,在我心中,它已經超越了花朵本身的意義。比如我寫的一首就叫《獸面桃花》。一提到桃花,大家習慣都會聯想到『人面』,因為『人面桃花相映紅』。其實在我的感覺中,在美得不可方物的桃花面前,如果你仔細看桃花,把它放大看,它真的就像一張野獸的面孔,很燦爛,璀璨,但是又有點兒詭異,甚至有點兒妖媚。我想到更多的是貓、狐狸或者蝴蝶的面孔。它們可能和桃花更能夠相匹配,所以說我寫了第一首叫《獸面桃花》。」 最後,向以鮮強調說,雖然寫桃花的人很多,但只要自己用心觀察、體驗,還是可以寫出帶有自己特色的桃花詩。

封面新聞記者 張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封面新聞 的精彩文章:

歐萊雅集團發布全年業績,屈臣氏或將推出無人零售門店
江冬秀:名分下的誤解、堅守,和愛

TAG:封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