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給父親的生日禮物

給父親的生日禮物

張佳瑋的文字里說過這麼一段話:「那時自然也並不知道,我跟我父親真正能朝夕相處、自在歡愉的時光,其實並沒我們想像中那樣無邊無際——我們長大的速度與父親變老的速度,都那麼快。」

每個人幼年時大概都曾被語文老師布置過類似的命題作文——《我的爸爸》。那時候覺得寫來寫去,腦子裡浮現的似乎都是父親嚴厲的樣子,雖然不會被寫到作文紙上。轉眼許多年過去,或許是因為自己已長大成人,亦或是父親兩鬢偶爾出現的白髮,在他的生日到來之際,我想重新拾起這個看似老掉牙的題目,寫一些關於我父親的文字,便當是送給父親的生日禮物。

今年是我外出求學的第八個年頭,也是初入職場的第一年,開始了一個人的北漂生活。父親因為工作繁忙,加上每次只要有假期我總是第一時間回家,這八年來除了第一次上大學時父親開車載著滿滿的包裹送我,其它時候並沒有特意來過我在的城市。但這一次因為臨時工作需要,父親不得不趕一大早高鐵,從老家坐了6個多小時親自趕來北京給我送需要的資料(不能快遞)。

父親到前我一晚上沒睡踏實,像小時候一樣,在每一個自認為隆重的日子來臨前一晚上做各種各樣的夢,興奮又緊張。父親在我的故鄉—一座幽靜的南方小城生活了幾十年,雖然思想開明入時,到底很多年沒怎麼出遠門,我始終是擔心的。我在腦子裡過了一遍出門坐高鐵的場景,告訴父親怎麼用自助機取票,叮囑父親路上要備上什麼,高鐵上手機充電口在哪裡,到了火車站去計程車區打車目的地又是什麼。盤算這盤算那的時候,突然一下子覺得自己一直以來依賴的對象開始需要我的保護,又或者更準確地說是自以為長大了也能夠照顧家人了,心裡多少有些自豪。

早上出門上班,我特意比往常提前了十分鐘,在家門口沿路的關鍵位置一一拍下照片做好標記發給父親。父親出發後給我來了消息報平安,字裡行間能夠感受到他的愉悅。我當然也十分高興,調侃父親道:「要不晚上陪您喝杯小酒吧?」沒料想父親簡單回了兩個字,「不要。」當時我還納悶,父親極少如此拒絕我。晌午時,母親班間休息看到了我與父親的對話,告訴我,「你爸感冒了。」我一陣慚愧,竟不知該如何回答母親才好。

記憶里,父親身體有什麼不舒服或遇到什麼麻煩困難從來不會告訴我,總是自己扛著,我問起來時他總是雲淡風輕地說:「什麼事兒都沒有,你別擔心,好好念好你的書就行,老爸好得很。」這一次因為我的需要,父親來送東西的時間一改再改,最後不得已便請了兩天假,一來一去兩天時間基本都在路上,沒有過多時間逗留, 第二天一大早又得趕回家的高鐵。

下午三點父親坐的高鐵到北京,剛一到點我便按捺不住給父親打了電話,確認父親坐上了計程車心裡才算踏實了些。四點鐘剛過,我的腳步不自覺地挪到了辦公室的窗邊,不住地向外張望著。與其說是計程車駛入我的視線不如說是父親那張俊朗的臉一下子映入我的眼帘。他早早地就搖下了車窗想能第一時間看到我。

我幾乎沒有反應時間,拿起給父親畫好的從單位到出租房的地圖就飛奔了出去。在高度依賴手機導航的今天,我堅持用自己的拙筆給父親手繪路線圖,並堅信與父親之間的默契。父親瞥了一眼地圖瞭然於心,樂呵呵地把我趕回去繼續上班。我則囑咐父親回屋休息,也提前在桌上放好了他愛喝的茶葉。

五點半的時候工作接近尾聲,我歸心似箭,趕緊給父親電話,告訴他我很快就回了。沒成想電話那頭他不緊不慢說,「別著急,慢慢弄,我就在你單位門口的紅綠燈這兒等著接你。」

那一瞬間我沒有控制住自己的眼淚,收拾完包後以百米衝刺的速度奪門而出。在這個生活剛沒幾年的城市,看到對面路燈下父親熟悉的身影,不禁恍惚。好像我還是那個迎接高考的高三學生,父親正等著接晚自習下課的我回家;彷彿我還是那個在小夥伴家貪玩忘記時間的小丫頭,父親正在家裡亮著燈等著我回去。在一片昏黃燈光籠罩下,那些我腦海里始終鮮活的記憶碎片好像是一張張泛黃的電影膠片,那些豐滿又溫暖的兒時回憶一幕幕撲面而來。

「一定要有能夠滋養自己的愛好」

在家的時候,父親常和我開玩笑說,「你看你現在能這麼聰明都是因為從小吃老爸釣的魚呢。你那麼一丟丟大的時候,我釣的小河魚你媽媽都不怎麼會吃,你卻可以把小刺都吐得乾乾淨淨,吃得飛快。」說的時候一臉寵溺又自豪。

從我記事起,釣魚就是父親生活中重要的事,有關父親釣魚的故事也不止一次成為我童年作文的素材。小學那會兒,我們家只有一輛永久自行車,父親的漁具也簡陋,釣魚的餌料是蚯蚓。家裡陽台上有一個專門裝蚯蚓土的盒子,天氣悶熱潮濕的時候我會趿拉著小拖鞋去看小蚯蚓們鬆土,因為覺得它們是父親的好搭檔,所以我是從小不怕蚯蚓的。

周末天好,父親會騎著自行車載我去郊外純野生的魚塘垂釣。還記得有個地方叫搖頭嶺,問父親為什麼叫這個名字,他說那是因為路都是一個土坡連著一個土坡,騎車的人會累得直搖頭。我坐在父親的自行車后座上一邊看著父親示範搖頭,一邊手牽著自己紙糊的風箏咯咯笑得眼睛彎成了一條線。他總跟我說:「人這一生,一定要有點自己的愛好,自己能夠樂在其中,精神有所依託,生活才不會乏味。」

小學畢業時,父親換了一輛灰藍色相配的勁隆摩托。在摩托車后座上的記憶是溫度記憶。摩托車速度快得多,發動機突突突響,耳邊風呼嘯而過,在我們兩人戴好頭盔後已經聽不清彼此的聲音了。父親緊張我的安全,總是囑咐我抱緊他。父親的後背總是溫暖而寬厚的。等到我上高中父親買了汽車,我卻因為忙於學業沒什麼時間陪著父親去鄉野享樂。

熟悉的地方沒有風景。上了大學離開家鄉,方知道那些在父親后座上收入眼底的故鄉的山山水水始終是我心裡魂牽夢縈的一隅。提起那座黃山腳下的小城和我的小城故事,我內心滿是驕傲。現在每次回去,父親會把漁具裝進後備箱,載著我行駛在水氣氤氳的山間湖畔,帶我看看他平時釣魚的地方,遇到正在垂釣的漁友順便交流一番。如果魚兒的吃食狀況不錯,父親也帶著我打個窩支開釣台拿出裝備試上幾桿。

從去年開始,父親加入了游泳協會,堅持每天游泳,數九寒冬也不例外。得空的時候父親會跟我說他在網上看視頻學習掌握了什麼新的要領,游的距離進步了多少。我想我能夠堅持在讀書工作之餘寫幾個字畫上幾筆,對世界保有好奇心,對生活保持熱忱與開放的心態,這些都源自從小父親想要給我傳達的那種精神和力量。

「真正的自由不是你想做什麼就能做什麼」

小時候有親朋好友問詢父親怎麼輔導我學習,他會比較淡然地說,「都是她自己學,我們不操心。」其實所謂輔導都在他平時點點滴滴給我的方向指引里了。他是個忠厚樸實的人。說起對我的希望,他總簡單地說,「我只希望你能開開心心成長。」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對我沒有要求,否則也不會幼時總覺得父親有些時候很嚴厲。比如因為父親自身從事財務工作,處事嚴謹認真是他對我最基本的要求之一。

父親給我自由的成長空間,但這種自由不是你想做什麼就能做什麼,而是建立在一定的規矩和尺度下的適當自由。以前會因為不能做一些別的同學可以的事情而懊惱,成人後在與這個世界相處的過程時突然醒悟與感恩,其實那一絲一厘的分寸感都在父親教給我的能與不能里。

身邊的朋友幾乎都問過我,「你跟你爸媽這麼好,又這麼戀家,他們沒要你回去工作么?」一直以來我都特坦然地回答:「沒呢,他們特尊重我,沒提過這要求。這兩年高鐵正好通我們家門口,回去6個小時直達也就到了。」這個答案持續到這一次父親來北京。

吃飯的時候,我無意中問起父親當初為什麼會選擇財務工作。他說本來有別的選擇,那會兒工作調動,另外幾地的某單位(所謂傳統行業里很吃香的單位)都要他去當主任,但他介意兩三個小時的汽車路程太遠,為了更好地照顧陪伴我便放棄了,調回我和母親身邊做了一名會計。這發生在我記事前,我成長的二十多年裡他從未提過,從來不曾告訴我他的取捨妥協。二十多年前那個小姑娘總被別人說是他的小尾巴,他走到哪裡她便跟到哪裡;睡覺時總愛捧著他的臉,特矯情地吵著,「我要跟老爸面朝面地睡」。

他何嘗不曾想那個小姑娘長大了能夠再回到他的身邊,每天在他面前晃來晃去。可他什麼也沒說過。每次,在我拿著自己面對的幾個選項徵求父親的意見時,他會給出一定的傾向,說明考慮的緣由,讓我自己綜合考量後作出選擇。他所有思慮的出發點沒有一次是為了他自己。這一次我留在北京也是一樣,他向我點名個中困難艱辛,也儘可能給予我最大的支持,竭力給我最自由的空間。

今年十一回家前無意跟母親念叨了一嘴,「我知道為什麼我在北京會隔一段時間就想要吃上兩根羊肉串了,完全因為動物油脂攝入不夠,這邊做飯很少會用豬油,好像也不容易買到。」在南方,很多菜品上桌前加上的那一挑豬油是升華點睛之筆,美食家蔡瀾先生寫吃就不止一次提到豬油的魅力。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回家的第一天我就看廚房裡放著一塊雪白的豬板油。還沒開口,父親說道,「我今早去給你買的,熬好了給你用個好看的罐子裝好,你帶回去,這樣自己做飯的時候就可以吃啦。什麼時候吃完了再跟老爸說。」緊接著他掏出了一個紅包遞給我說:「晚點兒我們去看奶奶,你把這個給她,說你現在自己掙工資了孝敬她的。」他懂我心裡彆扭,見我半晌沒吱聲,安慰我說,「嗨,別有負擔,你現在工資才掙多少啊,房租還那麼貴。當是老爸借你的,我都記著賬吶,以後掙大錢了再一起還給老爸。」

現在總見年輕人在表白時說,愛一個人的感覺是好像突然有了軟肋也突然有了鎧甲。從單位出來奔向父親懷抱的那段短暫又漫長的路上,我腦子裡閃過這句話。那個感了冒還在寒風中等我的父親,那個趕路十幾個小時只想著見我一面比什麼都好的父親,直接給了我心靈深處最柔軟的一擊,也讓我的步伐更加堅定,生長更有力量;讓我面對明天無所畏懼。

廿十八是父親的生日。每每問起父親有什麼想要的生日禮物時,他總說,「我只要你開心快樂就好啦!」我也想對父親說,「我希望老爸健康快樂!」父愛如山,深深感念,皆在心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浮世外 的精彩文章:

TAG:浮世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