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到了秦朝以後為什麼只有姓而沒有氏?

到了秦朝以後為什麼只有姓而沒有氏?

當人們還處於母系氏族時,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子女都是隨著母親姓的,比如上古八大姓姬、娰、媯、姜、嬴等都帶有女字,到了父系氏族,同一祖先子孫繁衍增多,往往會分成多支散居各處,各個子孫除了保留姓以外,另外會給自己取個稱號為標誌,這個標誌就是氏。也就是說一個家族所有人共同的稱號為姓,而氏就是這些同姓人里的分支。

氏會隨著封邑、官職的改變而改變,因此就會有一個人的後代有幾個氏的情況,也會出現不同姓之間會出現相同的氏。

在周朝以前只有貴族階級才可以有姓有氏外,一般人沒有姓氏的,如儒家祖師孔子,本是殷商宗室後裔,所以他為子姓,孔氏。

在三代時期還有一種說法稱,男子為氏,女子為姓,氏用來區別尊卑,姓用來區別婚姻,同姓之間不能結婚,而氏同姓不通則可通婚,我們一直保存這個傳統直到近代人口增多才逐漸打破。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禮崩樂壞,姓氏制度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時的氏逐漸轉變為姓,戰國以後,貴族沒落,平民地位上升,平民也有了姓,百姓也就成了平民的統稱。到了秦朝以後,姓與氏就逐漸統一,成為了姓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奇幻四季 的精彩文章:

為何秦國能一統天下?
什麼?元宵節才是情人節?

TAG:奇幻四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