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公主的婚姻
唐朝公主的婚姻
在唐朝公主不僅僅是一種身份的象徵,同時也是一種官職。(見下表)
正一品:
大長公主,長公主,貴妃,淑妃,德妃,賢妃,公主
正二品:
昭媛,充儀,充容,充媛,淑儀,德儀,婉儀,芳林
正三品:
婕妤、良娣
正四品:
美人、良媛
正五品:
才人、承徽、尚宮、尚儀、宮正、女史
正六品:
寶林、司記
正七品:
御女、昭訓
正八品:
采女
正九品:
奉儀
(註:郡主為側一品)
由此可見公主這一官職之大。
唐朝前期有85位出嫁公主,涉及113位駙馬,116樁婚姻。從這三個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出,在唐朝就有公主會改嫁或是離婚後複合。在85位公主中有19位無從考證外,另外的66位公主我們可以通過她們的駙馬進行分類,主要分為四類:外戚之家,功勛之家,世貴之家,藩屬之國。接下來我將從中各取一個進行講解。
外戚之家
--太平公主
下嫁外戚之家的公主最有名的便是太平公主,他是唐高宗與武后最小的女兒。太平公主8歲時,以替已經去世的外祖母榮國夫人楊氏祈福為名,出家為女道士,太平一名,乃是她的道號。雖然號稱出家,她卻一直住在宮中。一直到吐蕃派使者前來求婚,點名要娶走太平公主。唐高宗和武后不想讓愛女嫁到遠方去,又不好直接拒絕吐蕃,便修建了太平觀讓她入住,正式出家,借口公主已經出家來避免和親。
公元681年(永隆二年,開耀元年),太平公主約16歲時,她下嫁下嫁唐高宗的嫡親外甥,城陽公主的二兒子薛紹。值得注意的是太平公主的駙馬是她自己選的。她的婚禮在長安附近的萬年縣館舉行,場面非常豪華,照明的火把甚至烤焦了沿途的樹木,為了讓寬大的婚車通過,甚至不得不拆除了縣館的圍牆。
這其中有一個小插曲,武則天認為薛紹的嫂嫂蕭氏和成氏出身不夠高貴,想逼薛家休妻,有人以蕭氏出身蘭陵蕭氏,並非寒門相勸說,才使她放棄了這個打算。薛紹的兄長薛顗也曾因太平公主來頭太大而怕惹來禍事。不過太平公主在第一次婚姻期間,安分守己,並未有不軌事件傳出。
太平公主的第一次婚姻結束於688年。因為薛顗參與唐宗室李沖的謀反,牽連到薛紹,但薛紹本人並沒有參加這次謀反,是武則天覺得太平公主嫁錯郎了。武則天下令將薛顗處死,薛紹杖責一百,餓死獄中。當時太平公主最小的兒子才剛滿月。事後,武則天為了安慰女兒,打破唐公主食封不過三百五十戶的慣例,將她的封戶破例加到一千二百戶。
後來武則天曾打算將寡居的太平公主嫁給武承嗣,因武承嗣生病作罷,還有一種說法是太平公主看不上武承嗣。公元690年(載初元年),太平公主改嫁予武攸暨。武則天為了讓太平公主嫁給武攸暨,而處死了武攸暨的妻子。這次婚姻被認為是武則天為了保護太平公主而採取的手段,武則天在太平公主第二次結婚的兩個月後正式登基。婚後太平公主替武攸暨生下兩個兒子、兩個女兒。武攸暨性格謹慎謙退這使得太平公主在第二次婚姻期間,大肆包養男寵,與朝臣通姦,並曾將自己中意的男寵進獻給母親武則天(蓮花六郎張昌宗)。
太平公主的結局大家都十分清楚,在與李隆基(唐玄宗)的姑侄之爭中失敗後被賜死。
功勛之家
--昇平公主
在唐朝不乏功勛大臣,像唐太宗的二十四功臣,但我所要介紹的是唐朝中期的功臣郭子儀,郭子儀是對抗安史之亂的大將。唐代宗為了表彰他除了許多賞賜外,還將昇平公主下嫁給了他的兒子郭曖。
聽到這兩個名字大家第一個想起的可能是那出十分有名的戲曲《郭曖打金枝》。在這裡「金枝」指的就是昇平公主。
昇平公主,又稱齊國昭懿公主,是唐代宗次女,母親是睿真皇后沈氏還有一說是崔貴妃。《舊唐書·列傳第七十》稱她為唐代宗第四女。墓誌稱第二女。這可能是因為在她之前可能有兩位公主去世了。在正史上郭曖是一個文武雙全,賢明多才的人,唐代宗也頗為賞識。他與太平公主的關係其實挺好的。而且太平公主在歷史上雖然有許多公主病但每次都會配合自己的丈夫與父親。例如:大曆十三年(778年),唐代宗下詔書毀除白渠水支流碾磑,以方便民眾灌溉農田。時昇平公主家有脂粉磑兩輪,郭子儀私磑兩輪,執行的人不敢徹底毀去。昇平公主因為這件事進宮訴說,想請父親保留。唐代宗對女兒說:"我下此詔是為了蒼生,你怎麼會不明白父親的心思呢?你應當做眾人表率才對。"經過與父親深談之後,昇平公主迅速貫徹了父親的旨意,次日便命人毀去所有碾磑。
所以說昇平公主的婚姻生活與其他公主相比還是十分美好的。
世貴之家
--平陽昭公主
在唐朝初期有著從北魏一直延續下來的關隴集團,他們互相聯姻,組成了堅不可摧的聯盟,而且他們只是內部的聯姻,所以跟皇室也沒有聯繫。所以這裡講到的世貴之家並不是關隴集團中的任何一個。
柴紹出身於將門,祖父柴烈是北周的大將軍,父親柴慎也是隋朝的大官。他自幼便「矯捷有勇力,以抑強扶弱而聞名。(有說法說五代十國中的後周世宗柴榮是柴紹的後代)於年少時,便當了隋朝元德太子(隋煬帝長子)的千牛備身(陪伴)。唐國公李淵(唐高祖)將三女兒(即後來的平陽昭公主)嫁給了柴紹。這裡要介紹一下他的妻子:平陽公主,唐高祖李淵第三女,唐太宗李世民同母姐,母太穆皇后竇氏。她是一個真正的巾幗英雄,也是中國古代第一位統領千軍萬馬為自己父親建立帝業的公主,才識膽略絲毫不遜色於她的兄弟們。中國萬里長城的著名關隘娘子關就是因為她所率領的娘子軍曾經在此駐守而得名。她是唐朝第一位死後有謚號的公主,是中國封建史上,唯一一個由軍隊為她舉殯的女子。
在兩人成婚後,當時的唐國公李淵在太原舉兵,平陽昭公主與丈夫柴紹也在晉陽舉兵接應父親。後來柴紹幫助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擊破突厥,滅梁師都,建下奇功,列入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
兩人的婚姻雖然都帶有政治色彩,但是兩人的同心協力也為李唐江山的盛世繁華立下了汗馬功勞。
藩屬之國
--文成公主
說到下嫁藩屬之國的公主時,大家第一個想到的便是文成公主與金城公主。這裡我們還是要提一下文成公主。非常有意思的是,我在唐太宗的兒女中並未有找到被封為文成公主的公主,這說明歷史上的文成公主並非李世民的親生女兒。也許只是旁支的李氏女子或是宮女。看來李世民還是心疼自己的骨肉,不願意讓自己的女兒嫁到那種蠻夷之地。所以唐太宗用「公主」這一稱號的特殊性,一箭雙鵰。這不僅滿足了松贊干布,同時也穩定了吐蕃。這也再次說明了我們之前講到的:公主不僅僅是一種身份也是一種官職。
小編看法
人們說到公主總是認為她們身份尊貴,但是在唐朝並不是所有人都喜歡迎娶公主。這其中有幾個原因:第一便是公主身份尊貴。公主是皇帝的女兒,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所有人見她都要下跪。而在中國傳統家庭中,人們總是認為婆婆壓制媳婦是天經地義的,所以才有了「多年媳婦兒熬成婆」的說法,這在現在社會和一些影視劇中都十分常見。但如果公主下嫁婆婆不僅無法「虐待」媳婦,而且還得向公主下跪,這對於許多人來說是難以接受的,這也使得唐朝的家庭中十分反對公主下嫁。
第二個原因是公主性情彪悍,而且公主從小嬌生慣養,使得她們張揚跋扈。當然這其中也得從她們的祖上唐高祖說起。李淵的妻子竇氏是鮮卑族女子,從小就就被周武帝宇文邕養在宮中。雖然在深宮中長大,但她骨子中任然有著游牧民族的性格特點,後來李淵「雀屏中選」迎娶她後生下李建成,李世民,李玄霸、李元吉、平陽昭公主李氏。從中我們就可以發現這幾個孩子中不僅僅男孩擅長行軍打仗,連女子也十分驍勇善戰。而這種基因一直遺傳了下來。使得唐朝的李氏宗親都變得彪悍。
第三點是當時唐朝的許多法令中對於公主下嫁有著詳細的律法,包括我們之前講到的見到公主要下跪,即使公主出嫁了這也不會改變。還有一條法律令說如果公主比丈夫去世的更早,那麼丈夫得為他守墓三年之後才能娶妻納妾。雖說只有三年,但對於許多人來說三年時間實在是太長了,三年的大好時光都浪費在了裡面。這使得想靠公主關係上位的人都得三思一下。
最後一點就是在唐朝這個時代就十分開放,這裡有一個現象十分有趣,越是強大的朝代對女性的重視度就越高,在漢朝女子可以繼承遺產,而唐朝女子的開放程度甚至讓我們難以想像。這也使得在唐朝有許多公主會改嫁,這若是放在宋朝是不可能的。綜上幾點可以說結合了天時,地利,人和來分析。可見唐朝公主確實是個很難伺候的主。
總結
總的來說從唐朝公主的婚姻中,最重要的便是一點「門當戶對」,這也是中國人不變的傳統婚姻觀。而當人生最重要的婚姻都充滿政治色彩時她們若想獲得幸福便也十分困難。
最後小編希望大家能在生活中遇見自己的幸福。
感謝百度百科,360瀏覽器提供的信息。
本期國學課堂專欄分工:
顧問:趙慧
工作:審校文稿
責任編輯:李子墨
工作:撰稿,做格式;
編輯:關鐵
工作:搜音樂(BGM)
編輯:賀晴
工作:搜音樂(BGM)
社長:任知行
工作:輔助審稿,擬封面、簡介。


TAG:ICC國學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