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了一己私仇而滅了自己的國家並將國君鞭屍,他做的究竟是對是錯?

為了一己私仇而滅了自己的國家並將國君鞭屍,他做的究竟是對是錯?

楚平王因為要霸佔太子建的准媳婦也就是自己的兒媳婦孟嬴,親手迫害了自己的兒子,並且牽連了太子建身邊的很多人,其中就包括了一代梟雄伍子胥的父親及其全家,只有伍子胥歷經千辛萬苦逃出生天。從那之後伍子胥便將報家仇當成了自己一輩子所奮鬥的唯一目標。

他帶著太子建四處輾轉求生,萬般艱苦之後,他遇到了闔閭,也就是後來的吳王。他靠犧牲自己的好基友專褚來刺殺吳王僚並取得成功,親自導演了一出天下聞名的「魚腸劍」的故事,使吳王闔閭榮登大寶。在闔閭的王位面對內憂外患之時,他挺身而出,又獻出自己的一位拜把子兄弟,名為要離,成功的殺掉了逃犯慶忌,也就是吳王僚的倒霉兒子,進一步鞏固了吳國的王室動蕩情況,並順利的成為闔閭的第一寵臣,位極人臣。

所謂近水樓台先得月,伍子胥不斷地給闔閭吹枕邊風懇請闔閭發兵攻打楚國,替他報仇。可惜吳國並沒有楚國強大,闔閭也很為難。沒辦法,伍子胥一方面自己在全國範圍內大興土木整改基礎設施建設以加快經濟的發展,並順手建立了當時諸國之中數一數二的大城市姑蘇城。另一方面,他將中國的兵家聖祖孫子推薦給闔閭任大將軍,負責全國的軍隊建設。在此二人的默契配合下,吳國不斷地強大起來。綜合國力的提升往往會帶動君主的野心。此時闔閭的信心空前膨脹,應伍子胥建議,他不斷發兵襲擾楚國,搞得楚國戰亂頻頻,名不聊生。

不過這對於地大物博,底子雄厚的楚王室只能說是小打小鬧,根本無法亂其根基。於是,闔閭,伍子胥,孫子這三人便更加勵精圖治了,並時刻關注楚國的一舉一動,瞅準時機便能讓楚國陷入萬劫不復之地。終於,在楚國和其屬國們鬧翻之後,孫武便果斷率領部隊突進楚國,五戰五捷之後,經過柏舉之戰,水淹郢都之後,楚國徹底淪為吳國殖民地。

這時的伍子胥像一個突然失去人生目標的失落者,大仇經過16年的煎熬終於解放了,一時間竟難以適應。他必須要干點更徹底的事情來洗刷心裡的空虛,於是他遍尋吳國,終於在某無名湖底尋到了殺父仇人楚平王的棺木。他將湖水放干,徹底將自己變為野獸,鞭屍,對,鞭屍。

在16年的復仇歷程里,伍子胥借他國之力將自己的國家的人民弄入戰爭的泥潭,期間死傷無數,百姓流離失所甚多。雖然他的仇人也遭到了報應,但這復仇路上的無辜者又何其多,他們又該尋誰復仇呢?冤冤相報,何時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國趣事 的精彩文章:

三國第一大將,其實是個專業坑爹戶,最後敗在幾個小兵手中
慈禧一步步登上權力最高峰,不敢稱帝是因為這兩個難言之隱

TAG:三國趣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