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仁愛知道」的孔子思想

「仁愛知道」的孔子思想

孔子是什麼樣的人?從古到今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各執一詞。孟子說他是「聖人」。他說聖人有四種:伯夷是「聖之清者」,也就是聖人中最清高的;伊尹是「聖之任者」,也就是聖人中最負責的;柳下惠是「聖之和者」,也就是聖人中最隨和的;孔子是「聖之時者」,也就是聖人中最識時務的。為什麼這樣說,因為孔子善於處世。該離開就離開,絕不磨磨沉沉;該呆著就呆著,絕不朝秦暮楚;該隱居就隱居,絕不貪圖名利;該做官就做官,絕不自命清高。總而言之,該怎麼著就怎麼著,很知道因時制宜,所以是「聖之時者」。

但文化名人易中天說他是「學人」,源於他好學、博學、活學。「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孔子好學的總證;「英雄不問出處」,「學無常師,才叫大師」是孔子博學的總結;「三人行必有我師」,學習必須做到「毋意(不憑空想像)、毋必(不絕對肯定)、毋固(不固執拘泥)、毋我(不自以為是)」是孔子活學的總匯。

我本人卻認為孔子是個「超人」。單他因材施教,弟子三千,七十二賢人,被後世奉為「萬世師表」不說。憑他影響後人千年萬載的「仁愛」思想,足以佩戴「超人」這一跨時空的神聖光環。孔子的仁愛思想就是一以貫之的所謂「仁」,「仁」從人性向善開始,經過擇善固執,目的是止於至善,至善的理想便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但仁的精髓被錘鍊出來無外乎三點:親親之愛、忠恕之道、惻隱之心。其中,親親之愛是基礎,忠恕之道是方法,惻隱之心是底線,前兩個,是孔子提出來的;後一個,則是孟子的補充

(一):什麼是「親親之愛」?

基本定義,就是愛自己的親人。在這裡,第一個「親」字,是動詞,親愛的意思。第二個「親」字,是名詞,親人的意思。親人當中,首先是父母,叫「雙親」;其次則是兄弟。這兩種愛,但凡是人就會有,不需要教育,也不需要引導,更不需要證明,可謂是仁愛的天然基礎,。同時孔子還明確親親之愛又分為縱向的和橫向的兩種。縱向的叫「孝」,即親愛父母;橫向的叫「悌」,即親愛兄弟。首先是愛父母雙親,是」孝」。那麼父母要愛,父母的父母要不要愛?要愛;祖父母的父母要不要愛?要愛;曾祖父母的父母要不要愛?要愛。。。。。。這樣從下到上,愛上去。子女愛父母,那麼父母要不要愛子女呢?也要愛,為什麼?因為孔子一方面強調「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一方面又說「不平等而對等」。也就是說,雖然君臣父子是不平等的,但是不等於說做君主的、做父母的就可以為所欲為,做臣民的、做子女的就只能逆來順受。孔子的觀點是君仁臣忠。做臣民的要忠,但是做君主的要仁。孟子說得很清楚,「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是君如寇讎」。這就是所謂的「不平等而對等」。孔子還認為,父慈子孝。做子女的要愛父母,這叫孝;做父母的也要愛子女,這叫慈。那麼,做父母的要愛子女,子女的子女要不要愛?要愛;孫子女的子女要不要愛?要愛;曾孫子女的子女要不要愛?要愛。。。。。。由上到下,又愛下去了,這就是縱向的愛。

橫向的愛叫「悌」,就是親愛兄弟姐妹。親兄弟姐妹要愛,堂兄弟姐妹要不要愛?要愛;表兄弟姐妹要不要愛?要愛;族兄弟姐妹要不要愛?要愛;相當於兄弟的同學要不要愛?要愛;相當於兄弟的同事要不要愛?要愛;相當於兄弟的戰友要不要愛?要愛;相當於兄弟的鄉親們要不要愛?要愛;相當於兄弟的少數民族和外國人要不要愛?也要愛。如此一來,上面的、下面的、橫向的、縱向的全部都是愛。這便是孔子的偉大理想,親親之愛。

(二):什麼是「忠恕之道」?

忠,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即「自己希望站得住,也讓別人站得住;自己希望行得通,也讓別人行得通」;自己希望過得去,也讓別人過得去。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即「自己不願意做,也不強加於別人做;自己不願意聽的,也不強加與別人聽,自己不願意想的,也不強加與別人想」。這一正一反,一積極一消極,一主動一被動。誰更重要?「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比「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更重要,為什麼?因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得到的。作為普通人,未必都有能力讓別人立,讓他人達。如果「心有餘而力不足」,又該怎樣實行仁愛呢?作為普通人,也許大都希望立,希望達。但是,萬一別人無此願望,我們卻非得要他立,要他達,豈非「己之所欲,強加於人」?那我這個「仁」不就做不成了嗎?可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人人都做得到。我不想挨罵,也不罵別人;我不想挨打,也不打別人,我不想挨整,也不整別人。這個誰都能做得到,誰都能悟得透,誰都能接受得了。所以「忠恕之道」自然而然就成為了人與人、國與國;民族與民族、宗教與宗教「相處之道」 的「黃金規則」。所謂「黃金規則」:第一是「把人當人」,第二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兩條加起來,其實就是「仁」。「仁」字的本義,就是「人其人」,也就是「把人當人」。正因為「把人當人」,這才不能把自己不願意的強加於人。由此可見,孔子,應該說是屬於全世界、全人類的;而廣泛地傳播和推行「忠恕之道」,則必將有利於實現世界和平。

:簡單地說,就是「不忍之心」。孟子曾經對齊宣王說,有一天,大王把一頭原本要宰殺的牛放了,換成一隻羊,有這事嗎?齊宣王說,有。孟子問,大王為什麼要這樣做呢?齊宣王說,我實在不忍心看它哆哆嗦嗦的樣子,毫無罪過卻要去死!孟子說,要講「無罪而就死地」,牛和羊又有什麼區別?齊宣王說,寡人也講不清是怎麼回事,看來只好讓老百姓說寡人小氣了。孟子說,事情其實很簡單,就是大王只看見了牛,沒看見羊。看見羊,大王也會不忍心的。這種「不忍之心」,就是「仁」啊(是乃仁術也)!有這份愛心,就能夠實行王道、一統天下呀(是心足以王矣)!

也許有人會問,既然人有惻隱之心,不忍心動物無辜受到傷害,那麼我們人類為什麼還要吃肉?孔子一以貫之的思想是,人類為了自己的生存,難免要做一些不忍之事。比如,為了生存,人類不可能不屠宰動物食用;有了新的手術方案,新的醫療器械,新的醫學發明,首先不能那人來做實驗,只好讓動物做出犧牲了,其最終目的完全是出於治病救人。這些都是為了人類的生存所不得已做的不忍之事。但不要覺得那是理所當然,那是天經地義,那是

順理成章即行。而且當我們為了自己的生存不得已屠殺、宰割、食用動物的時候,不要虐帶他們。可殺但不要虐殺,最大限度的減輕對方痛苦,這就是惻隱之心。

惻隱之心是一個人的底線。一個人做點好事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不做壞事。這句話是毛主席說的,我的解讀為:就大多數人而言,難免做點壞事,至少不可能只做好事不做壞事,這很難。評價某個人是好人還是壞人時,遵循的一個重要底線就是惻隱之心,只要有惻隱之心,有同情之心,有良善之心,這就是一個善良的人,哪怕他做了一些不忍之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竹林八賢 的精彩文章:

酒香奪志話喝酒

TAG:竹林八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