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觀點〡孔見:翰墨書法,薪火相傳的文化使命!

觀點〡孔見:翰墨書法,薪火相傳的文化使命!

軍旅書法家 孔見

編者按:一個國家是需要藝術的,一門藝術是需要靈魂的。這種靈魂應該折射出本民族的歷史、文化、價值取向。書法藝術就是這樣一個完美的呈現載體。

1

記者尹大瑋:孔見將軍您好!

今天,中國人對書法的崇與好依然潛藏著宗教般的民族情感和心理認同。

孔見:音樂好似書法,無論喜劇還是悲劇題材的作品都需要引人入勝,運用相匹配的節奏和旋律以及其他表現技巧,來明確傳達音樂作者的情感與信息,讓大家感受到作品中的悲與喜,這樣融匯於作品,藝術就產生了。

沈尹默說過:「書法是無色彩而具圖畫的燦爛,無聲音而行音樂的和諧。」

任何一門藝術的創作活動發展到可以運用藝術形式和規律來表現一種靈魂和精神時,就可以稱之為藝術了,達到了內容與形式的高度統一,完美的結合。

「形質次之,神採為上。」一種藝術形式的靈魂主題絕不是狹隘的、簡單的、個人的,反映的是一個民族和一個國家的尊嚴、價值觀。比如,聽京劇、豫劇、黃梅戲就會感覺的各個不同地域的文化味道。

記者尹大瑋:文化味道的品鑒,可以是個人的觀感和思考,還會有歷史的批評和判定。歷代文人書法家之間的相互評價很有味道,玄機百出。前些年在美院讀書時就喜歡找這類內容看,聽了您的觀點,我似乎感覺到在對書法藝術的認識中,只有站在文化的層面上去觀照,書法的精神,書藝之魂的輪廓才漸趨明朗?

孔見:品鑒絕不止於筆、墨、紙、硯,大家更關注作品的意境、書家的精神格調。

比如趙孟頫就是為備受爭議的人物。明代書法理論家項穆評其書曰:「趙孟頫之書溫潤閑雅,似接右軍正脈之傳,研媚纖柔,殊乏大節不奪之氣」。

2

記者尹大瑋:清代馮班也說:「趙書精工,直逼右軍,然氣骨自不及宋人,不堪並觀也。」

孔見:傅山就更為極端了,他曾告誡子孫:「予極不喜趙子昂,薄其人遂惡其書,痛惡其書淺俗如無骨」。

當時清勝明亡,傅山的國破之恨無法釋懷,容不得趙孟頫的貳臣行為。可見作書與做人密不可分,「書魂」就是「國魂」。

這種因人廢書的觀點在書史上並不少見。

記者尹大瑋:傅山到了晚年好像又開始欽佩趙孟頫了。有詩:「秉燭起長嘆,其人想斷腸。趙廝真足奇,管婢亦非常。醉起酒猶酒,老來狂更狂。斫輪餘一筆,何處發文章?」詩中用了「足奇、非常」這些辭彙來讚許趙孟頫夫妻。

孔見:傅山開始理性地看待趙孟頫了,應該是意識到一個知識分子文化人對文化的薪火相傳的艱難和重要的歷史意義。

記者尹大瑋:傅山到了晚年好像又開始欽佩趙孟頫了。有詩:「秉燭起長嘆,其人想斷腸。趙廝真足奇,管婢亦非常。醉起酒猶酒,老來狂更狂。斫輪餘一筆,何處發文章?」詩中用了「足奇、非常」這些辭彙來讚許趙孟頫夫妻。

孔見:個人的經歷一定是受社會影響的,有時候作為個人是不可能改變政治生態的。

但是一個人的文化追求、藝術追求、審美追求和生活方式是可以選擇的,尤其是有些人把他的個人追求同這個民族結合起來,在社會大背景與個人理想相悖時,他運用書法藝術表達自己內心深處的感受。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中華漢文化通過他,得到了延續。

趙孟頫不變,趙孟頫的書法依舊,各時代的評說卻迥異,原因唯有關乎書法的靈魂。儒家文人對藝術的價值,民族的藝術形式,風格的把握與創作,給予了充分的定位。

證明了一個國家是需要藝術的,一門藝術是需要靈魂的。

這種靈魂應該折射出本民族的歷史、文化、價值取向。

書法藝術就是這樣一個完美的呈現載體。

編輯〡優米

ArtTree雅趣藝術館,是一個結合文化藝術與生活的複合空間,除不定期提供藝術展覽,課程,工藝品,藝術沙龍,亦介紹國外的藝術家及作品,並把中國的藝術家帶向世界。雅趣傳遞美的概念,以不同的方式在公眾平台呈現,致力於藝術生活化,為大家帶來美的享受。

雅趣承辦了商會協會高端會所的各類活動和聚會,完成了一次次藝術與心靈的對話和交流。

有一種愛叫點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雅趣藝術館 的精彩文章:

觀點〡孔見:書法藝術家綜合修養的維度與修鍊
藝論〡黨禺:書法問道之一我與傳統

TAG:雅趣藝術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