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魏延的「子午谷奇謀」,可行性有多大?諸葛亮為什麼死活不同意?

魏延的「子午谷奇謀」,可行性有多大?諸葛亮為什麼死活不同意?

劇照

到了三國後期,大多數出名的謀士武將,都相繼逝去,只剩下諸葛亮和司馬懿的交鋒,關羽丟失荊州,敗走麥城之後,蜀漢可謂已然實力大損,再有劉備夷陵之敗,精銳盡喪,更是雪上加霜,雖有諸葛亮殫精竭慮的治理,國力稍有恢復,但與強盛之時,還是不能相提並論。

後主劉嬋,無雄略之才,全靠諸葛亮勉力維持,劉備知遇之恩不敢忘,興復漢室的理想不敢放,矢志北伐,從漢中進軍長安,必經秦嶺,線路有三條,東面子午谷,全場六百多里,出口就是長安,中路為駐谷,全場四百多里,出口是武功,西面是斜谷,五百多里,公元228年,諸葛亮開始了第一次北伐。

劇照

第一次軍事會議上,魏延提出了兵分兩路的策略,由他自己率領五千精兵和五千運輸糧草的士卒,順子午谷突進,直逼長安,同時,諸葛亮率大軍,出斜谷,攻城略地,他的理由是鎮守長安的夏侯枺是一個混吃等死的官二代,看到神兵天降,必然掉頭鼠竄,長安城也沒什麼出眾的官員,且關中重地,糧草補給齊備,定能堅持一些時日,待大軍趕到,則大業可定。

地圖

這也是歷來史學家們爭論不休的一個問題,很多都說諸葛亮如果採納了魏延的建議,很可能北伐早就成功了,那我們就來看看這個奇謀成功,需要的幾個必備條件。

第一、長安守將和官員棄城而逃,支持這個論點的人,來源於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時候,關中震徹,多有叛魏應諸葛亮的官員,而且朝野妄議,如果五千精兵到了長安,很可能會逃走,這麼說,未免缺乏軍事常識,曹魏收到諸葛北伐的訊息,定然會派兵到各個關口,一旦稍加抵禦,待援軍趕到,就成了孤軍深入。

第二,諸葛亮的大軍會如期而至,這就要說到戰爭的不確定性了,就諸葛亮穩紮穩打的北伐,在曹魏的死守態勢下,也沒拿下幾座城池,且城池越多,就要分兵,糧草補給線拉長,這是蜀漢的致命問題,興王者之師,名為弔民伐罪,又不能就糧於敵,曹魏只要堅壁清野,就夠諸葛亮難受的了,真那麼順利的趕到,也就不用什麼奇兵了。

第三,魏延的設想應該是出其不意拿下長安,然後據城堅守,把曹魏的優勢兵力吸引過來,然後諸葛亮率大軍推進,一舉拿下關中,就解決了糧草運輸的問題,接下來是攻是守,都能佔據主動,但區區五千精兵,如果長安守將堅守不出,發動百姓守城,在城下耽誤幾日,就是全軍覆沒的下場。

以上幾點,證明了子午谷奇謀的可行性太低,生性謹慎的諸葛亮不會答應,但也絕不止於此,眾所周知,諸葛亮雖然執意北伐,但也一直很小心,一旦力有不逮,即刻退兵,絕不遷延,因為他知道蜀漢再也經不起夷陵那樣的大敗,不然國力損耗,他也壓制不住蜀中的本地豪門。

還有人會說,不過是五千精兵,損了就損了,風險越大,收穫也越大,這麼說的人,低估了精兵的含義,所謂精兵,大多是久經沙場的老兵,戰場經驗豐富,混戰之時,能夠不慌不亂,約束部下,形成局部的戰鬥優勢,可以說,以五千精兵為骨幹,只要錢糧足夠,就能拉起十萬大軍,所以,不能拿精兵當棄子。

綜上所述,戰術的可行性太低,精兵不能損失,諸葛亮不能大敗,是他不會同意子午谷奇謀的根本原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龍哥侃電影 的精彩文章:

三國歸晉的最大原因:司馬懿不過是這個特權階級的代言人?
千古一帝李世民:一生活在愧疚之中,殫精竭慮的有情帝王

TAG:龍哥侃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