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阜陽家長們注意啦,又到了麻疹高發期了!

阜陽家長們注意啦,又到了麻疹高發期了!

〖 阜陽寶寶們注意了,又到麻疹高發期了〗

每年3至5月是麻疹高發期。如果你家有6至8個月嬰兒,要注意預防,滿8個月齡還未接種麻疹疫苗的寶寶,要及時接種疫苗。

市疾控中心規劃免疫科工作人員介紹,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傳染性很強。感染麻疹病毒早期會出現高熱、流涕等類似於感冒的癥狀,不易被察覺。患者多在發熱第3-4天左右出現皮疹,從耳後開始,逐漸向面部、頸部、軀幹再到四肢依次蔓延,最後到手掌和足底,整個出疹過程在3-5天左右。

預防麻疹的最好辦法是接種疫苗。接種對象是8個月以上的嬰幼兒,18月齡後接種第二針。近年來,由於免疫規劃的實施,8月齡以上小兒麻疹發病較少見,我市發病人群趨向於成人和6-8月齡的嬰兒。成人發病主要原因是未接種過疫苗或未患過麻疹。

6-8個月嬰兒這個季節要特別注意預防麻疹,滿8月齡且尚未接種麻疹疫苗的寶寶應及時接種,漏種要儘快補種。一旦發現孩子有發燒、皮疹等病症,要及時治療。

病因

麻疹病毒屬副黏液病毒科,為單股負鏈RNA病毒。直徑約100~250nm,衣殼外有囊膜,囊膜有血凝素(HL),有溶血作用。麻疹病毒有6種結構蛋白;在前驅期和出疹期內,可在鼻分泌物、血和尿中分離到麻疹病毒。麻疹病毒只有一個血清型,抗原性穩定。此病毒抵抗力不強,對乾燥、日光、高溫均敏感,紫外線、過氧乙酸、甲醛、乳酸和乙醚等對麻疹病毒均有殺滅作用,但在低溫中能長期存活。

臨床表現

1.典型麻疹可分以下四期

(1)潛伏期約10日(6~18天)。曾經接觸過麻疹患兒或在潛伏期接受被動免疫者,可延至3-4周。在潛伏期內可有輕度體溫上升。

(2)前驅期也稱發疹前期,一般為3~4天。表現類似上呼吸道感染癥狀:發熱見於所有病例,多為中度以上發熱;咳嗽、流涕、流淚、咽部充血等,以眼癥狀突出,結膜發炎、眼瞼水腫、眼淚增多、畏光、下眼瞼邊緣有一條明顯充血橫線(Stimson線),對診斷麻疹極有幫助。麻疹黏膜斑,在發疹前24~48小時出現,為直徑約1.0mm灰白色小點,外有紅色暈圈,開始僅見於對著下臼齒的頰黏膜上,但在一天內很快增多,可累及整個頰黏膜並蔓延至唇部黏膜,黏膜疹在皮疹出現後即逐漸消失可留有暗紅色小點;偶見皮膚蕁麻疹,隱約斑疹或猩紅熱樣皮疹,在出現典型皮疹時消失;部分病例可有一些非特異癥狀,如全身不適、食慾減退、精神不振等。但體溫稍有下降。嬰兒可有消化系統癥狀,嘔吐、腹瀉等。

(3)出疹期多在發熱後3-4天出現皮疹。體溫可突然升高至40~40.5℃,皮疹為稀疏不規則的紅色斑丘疹,疹間皮膚正常,出疹順序也有特點:始見於耳後、頸部、沿著髮際邊緣,24小時內向下發展,遍及面部、軀幹及上肢,第3天皮疹累及下肢及足部。病情嚴重者皮疹常融合,皮膚水腫,面部水腫變形。大部分皮疹壓之褪色,但亦有出現淤點者。全身有淋巴結腫大和脾腫大,並持續幾周,腸系膜淋巴結腫大可引起腹痛、腹瀉和嘔吐。闌尾黏膜的麻疹病理改變可引起闌尾炎癥狀。疾病極期特別是高熱時常有譫妄、激惹及嗜睡狀態,多為一過性,熱退後消失,與以後中樞神經系統合併症無關。此期肺部有濕性羅音,X線檢查可見肺紋理增多。

(4)恢復期出疹3~4天後皮疹開始消退,消退順序與出疹時相同;在無合併症發生的情況下,食慾、精神等其他癥狀也隨之好轉,體溫減退。皮膚顏色發暗。疹退後,皮膚留有糠麩狀脫屑及棕色色素沉著,7~10天痊癒。

2.其他類型麻疹

(1)輕症麻疹毒力減低型麻疹病毒感染,多見於在潛伏期內接受過丙種球蛋白注射者,或小於8個月的體內尚有母親抗體的嬰兒。發熱低,上呼吸道癥狀較輕。麻疹黏膜斑不明顯,皮疹稀疏。病程約1周,無併發症。

(2)重症麻疹發熱高達40℃以上,中毒癥狀重,伴驚厥,昏迷。皮疹融合呈紫藍色者,常有黏膜出血,如鼻出血、嘔血、咯血、血尿、血小板減少等,稱為黑麻疹。皮疹少,色暗淡,常為循環不良表現。此型患兒死亡率高。

(3)無疹型麻疹注射過麻疹減毒活疫苗者可無典型黏膜斑和皮疹,甚至整個病程中無皮疹出現。此型臨床診斷較難,只有依賴前驅癥狀和血清中麻疹抗體滴度增高才能確診。

(4)異型麻疹此為非典型麻疹,接種滅活疫苗後引起。表現為高熱、頭痛、肌痛,無口腔黏膜斑。出診順序:皮疹從四肢遠端開始延及軀幹、面部,呈多形性;常伴水腫及肺炎。國內不用麻疹滅活疫苗,故此類型少見。

(5)成人麻疹由於麻疹疫苗的應用,成人麻疹發病率逐漸增加。與兒童麻疹不同處為:肝損壞發生率高;胃腸道癥狀多見,如噁心、嘔吐、腹瀉及腹痛;骨骼肌病,包括關節和背部痛;麻疹黏膜斑存在時間長,可達7天,眼部疼痛多見,但畏光少見。

3.併發症

(1)喉、氣管、支氣管炎麻疹病毒本身可導致整個呼吸道炎症。由於3歲以下的小兒喉腔狹小、黏膜層血管豐富、結締組織鬆弛,如繼發細菌或病毒感染,可造成呼吸道阻塞。臨床表現為聲音嘶啞、犬吠樣咳嗽、吸氣性呼吸困難及三凹征,嚴重者可窒息死亡。

(2)肺炎由麻疹病毒引起的間質性肺炎。支氣管肺炎更常見,為細菌繼發感染所致,常見致病菌有肺炎鏈球菌、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嗜血性流感桿菌等,故易並發膿胸或膿氣胸。艾滋病病人合併麻疹肺炎,常可致命。

(3)心肌炎較少見,但一過性心電圖改變常見。

(4)神經系統併發症麻疹腦炎發病率較低,一千個麻疹病兒中有1~2個患此病。多在出疹後2~5天再次發熱,頭疼、嗜睡、驚厥、突然昏迷等癥狀。外周血白細胞增多,腦脊液改變為:細胞數輕、中度升高,以淋巴細胞為主,蛋白增多,糖正常。病死率達10%~25%;存活者中20%~50%留有運動、智力或精神上的後遺症。亞急性硬化性全腦炎是一種急性感染的遲發性併發症,表現為大腦機能的漸進性衰退,病情嚴重,預後差。但發病率極低,約為百萬分之一;在神經系統癥狀出現前4~8年有典型麻疹史,並完全恢復。85%起病在5~15歲,開始癥狀很隱匿,有輕微的行為改變和學習障礙,隨即智力低下,並出現對稱性、重複的肌陣攣,間隔5~10秒;隨疾病進展,出現各種異常運動和神經功能障礙,有共濟失調、視網膜病、視神經萎縮等;最後發展至木僵、昏迷、自主功能障礙、去大腦強直等。病程快慢不一,大部分病人在診斷後l~3年死亡,個別能存活10年以上。其他格林-巴利綜合征、偏癱、大腦血栓性靜脈炎和球後視神經炎均少見。

(5)結核病惡化麻疹患兒的免疫反應受到暫時抑制,對結核菌素的遲發性皮膚超敏反應消失,可持續幾周,使原有潛伏結核病灶變為活動病灶,出現結核病的臨床表現,甚至播散而致粟粒型肺結核或結核性腦膜炎。

(6)營養不良與維生素A缺乏症麻疹過程中由於高熱、食欲不振,可使患兒營養狀況變差、消瘦;常見維生素A缺乏,角膜呈混濁、軟化,且發展極迅速,最後導致失明。

病因

1.被動免疫

在接觸麻疹後5天內立即給於免疫血清球蛋白,可預防麻疹發病;超過6天則無法達到上述效果。使用過免疫血清球蛋白者的臨床過程變化大,潛伏期長,癥狀、體征不典型,但對接觸者仍有潛在傳染性。被動免疫只能維持8周,以後應採取主動免疫措施。

2.主動免疫

採用麻疹減毒活疫苗是預防麻疹的重要措施,其預防效果可達90%。雖然5%-15%接種兒可發生輕微反應如發熱、不適、無力等,少數在發熱後還會出疹,但不會繼發細菌感染,亦無神經系統合併症。國內規定初種年齡為8個月,如應用過早則存留在嬰兒體內的母親抗體將中和疫苗的免疫作用。由於免疫後血清陽轉率不是100%,且隨時間延長免疫效應可變弱,所以4~6歲或11~12歲時,應第二次接種麻疹疫苗;進入大學的青年人要再次進行麻疹免疫。急性結核感染者如需注射麻疹疫苗應同時進行結核治療。

3.控制傳染源

要做到早期發現,早期隔離。一般病人隔離至出疹後5天,合併肺炎者延長至10天。接觸麻疹的易感者應檢疫觀察3周。

4.切斷傳染途徑

病人衣物應在陽光下曝晒,病人曾住房間宜通風並用紫外線照射,流行季節中做好宣傳工作,易感兒盡量少去公共場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玩轉大阜陽 的精彩文章:

花開滿城!阜陽梅花、櫻花、桃花、李花通通開了,你想和誰一起約起?

TAG:玩轉大阜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