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敢於走出舒適區的人,活得有多漂亮?
「舒適區」是職場人永恆的議題,連科技大佬、SpaceX創始人馬斯克也不例外。
這個
每次上新聞頭條都是因為又有什麼新創舉的男人,其實每天都在和想要待在舊環境、「舒適區」的自己對抗。
在過往採訪中,他針對「舒適區」說過很多看法:
不要害怕新的競技場,但
靈感中也孕育著風險。
我嘗試練習,希望每天至少有一兩件在舒適區在外做的事。
......
可見,和「舒適區」的對抗從來不容易。
今天我們要講的5個故事的主人公對這事兒有發言權。
他們都來自小紅書,也都
曾在狂暴的逆境中接過重擔,在完全陌生的荒蕪中建立起城堡。
我們將這些故事送給所有驕傲的、雄心勃勃的年輕人:
在抵達夢想的路途上,你會怎樣一步一步地,成長為自己想要的模樣?
一、
越充滿未知的道路,越代表了無限可能
26歲,Dora決定轉行去做設計。
在此之前,她是一個持證的房屋結構建築師,在一家事業單位做著舒服穩定的工作。
在此之後,她要和比自己小五六歲、剛剛畢業的小朋友一起從美工做起。
清零自己的人生,需要面臨巨大的壓力。
當時,Dora身邊的同學已經在行業里站穩腳跟,走到中層,她只能一次次地面對父母欲言又止的表情。
後悔嗎?
Dora說:
自己選的路,跪著也要走完。
因為直到26歲,她才確定,自己不想在一家事業單位當螺絲釘,過一眼可以望到退休的生活。
這個走到哪裡都帶著畫筆的姑娘,終於決定將自己「不靠譜」的興趣,變成終身的事業。
Dora
「兩年後我來到了小紅書,我來到了這個天天把人趕鴨子上架的地方。
來到這裡以後,我做過攝影,我做過道具,我設計過服裝甚至還有舞台和櫥窗,每件事情都如此有趣,每一個命題都是如此開放,你完全不會覺得,自己的一腔熱情無處安放。」
第一天來小紅書上班,Dora就因為一個設計過不了關,把合作的同事給逼哭了。
回家的路上,她發消息給leader說:
對不起,我讓你們失望了。
但,越難走的路,才越有價值。
因為所有的挫敗,同樣也是突破自我的機會。
而越是充滿未知的前路,越是代表了無限可能。
就像Dora所說:
小紅書就像一列飛速奔跑的火車,它承載著我追趕了過去好多年,平淡而索然的時光。
對年輕人來說,還有什麼比「無限可能的生活」,更激動人心的選擇?
二、
認清自己的那天,整個世界在眼前通透了
小白雲,作為小紅書的10號員工,曾經被這樣介紹過——
這是什麼臟活累活都乾的小白雲。
聽了這句話,小白雲很難過,因為這說明自己什麼都做了一點,卻什麼都不是,既沒有才能,也沒有擅長的事情。
從媒體編輯到創業公司,小白雲本來想探索自己更多的可能性,但卻在「無限可能」中迷失了。
在小紅書,她做過很多崗位,但都被「搶走」了:
不喜歡討價還價,於是採購的職責被新同事帶走了;
受不了被用戶罵,於是客服的職責被新同事帶走了;不能想像自己做倉儲,也無法承受每天的銷售壓力,於是倉儲、運營的活離她而去。
直到有一天,她手上只剩下一件事:寫商品描述。
而這件事情,讓小白雲,成為了業內傳奇。
小白雲
「2016年1月8號,早晨,我記得非常清楚,因為第二天是我的生日。
徐老師給我發了一個微信公眾號的推送,它的標題是小紅書是怎麼寫文案的,裡面非常頭頭是道地分析了我寫的商品描述,背後的邏輯和手法。那樣一篇文章,就像是一個禮物,放在了我的面前。」
和小白雲擁有相似經歷的是張麗華,他的前半生坎坷得有點奇幻色彩。
畢業之後,他做過網路工程師,送過貨、爬過電線杆、拉過電話線、上過流水線,當過搬運工,最窮的時候連飯都吃不起。
在公司,他因為個子小被欺負,甚至打倒在地。
窮困潦倒的時候,還被同學騙到傳銷組織里,每天被帶著聽課、洗腦,兩室一廳里住了20多個人,走到哪裡都有人跟著。
他來到小紅書的時候,公司還沒有倉庫,辦公室的後院大堂里堆滿了貨。一到下班,同事們就全員投入分揀、包裝、發貨。
張麗華的任務是要建一個倉庫,讓貨單量在一個月時間內增長十倍,在半年時間內增長一百倍。
他發誓,一定要把這個巨難的任務啃下來:
我常常思考,為什麼我的工作會那麼不順?原因在於缺乏堅持,一直不停地換工作,一直在起點上跳來跳去,也就一直留在原點。
我想要堅持下來,認真地去做一件事,我才有前進的機會。
張麗華
晚上開始清理倉庫時,叉車司機把叉車扔在這裡,丟下一句話走了:
我晚上要陪老婆。
可我沒辦法退縮,箭在弦上我不能不發,我自己硬著頭皮上,我自己開叉車。
經過很長時間去慢慢地熟練慢慢的熟練,我發現我還多學會了一項技能,居然學會了開叉車。
堅持讓張麗華找到了屬於自己的道路。
上海嘉定倉建設完成後,鄭州、深圳、香港、日本……一個個保稅倉建立起來,支撐著越來越龐大的電商業務。
在曙光來臨之前,他們倆都在黑暗中摸索、迷茫、掙扎——這一切,或許也是你曾經經歷過的,或是可能將要經歷的。
有時候,我們覺得自己無所不能;
有時候,又覺得自己處處無能。而成長的本質,就是這樣一個逐漸認識自我的過程:認清自己想要什麼,不想要什麼,認清在這個廣袤世界的位置是什麼。
直到我們認清自己是誰的那一天,就像發現光的那一刻,整個世界都在眼前通透了。
你成長的速度將如火箭一般,你會展現出獨一無二的價值。
三、
當leader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2016年6月,小紅書的第二個66大促前夜,朱智偉已經幾天幾夜沒睡覺了。
那天,失去意識前,朱智偉最後一個念頭是:
辭職信怎麼寫?
這是大促前4天,朱智偉收到郵件:小紅書新版APP的審核被拒了。
身為IOS客戶端的掌舵人,他帶領團隊,一邊發起申訴,一邊根據蘋果公司的要求,再準備一個APP版本。
為了大促這場戰役,公司投入了巨額的營銷費用宣傳新版本,設計部的妹子加了一個月班做新版頁面。
3天內,新版本必須上線,否則為了大促做的所有努力,都會化為泡影。
此刻,他承載著夥伴們的全部希望,也擔負著失敗的所有問責,這份壓力足以讓人精神崩潰。
朱智偉
甚至我今天開始想,假如說我要寫一個引咎辭職的郵件,開頭要怎麼寫。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突然有人在叫我:
老朱老朱,APP審核好像過了,你打開郵件確認一下。
我想這一定是在做夢,我做夢為什麼還要想這件事情。
在一家快速發展的企業中,「埋頭苦幹」並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只有轉變思維模式才有成功的機會。
陶子決定把埋頭做事的時間降到60%,剩下40%用來「抬頭看路」。
自那之後,她的工作變得從容了,成績卻越來越好,每個月都超額完成目標。
上天賜予每個人相同的時間,在管理團隊的道路上,陶子正在學習成為時間的朋友。
而更年輕的管理者Helen,花了整整一年,才想明白為什麼下屬會離自己而去。
Helen
2015年,當上團隊leader後不久,Helen接到任務:拉新量翻倍,成本減半。這讓她非常、非常焦慮,以至於每天晚上都睡不好。
為了完成這個任務,Helen把溝通變得像在下命令。
她要求團隊里每一個人都完美地執行自己的命令,不能慢,也不能走樣。
結果是,以前會給她起外號,和她開玩笑的姑娘們,慢慢變得沉默起來。她們建了自己的小群,故意避開Helen出去玩兒。
有人向她提了離職,離開時還故意在桌上留下了Helen贈送的小鳥擺件。
Helen知道自己活成了一個孤家寡人,她流眼淚,卻不知道該怎麼辦。
直到一年以後,她也身處同樣的境地:當時她剛剛轉去一個新的崗位,無法完成上級的命令,無法獲得耐心的指點。
Helen才意識到,自己當年缺少的,是溝通的耐心。
我們說完了5個年輕人在職場上成長的故事:關於選擇,關於自我,關於突破。
這也是所有人在職場上成長時,會面臨的節點。
你或許正夢想著開啟一段冒險旅程,想要偏離既定的航程,探索充滿無限可能的未來;
你或許正在黑暗中摸索,想找到自己獨一無二的價值,以及願意付出終身的事業;
你或許正在突破職場的瓶頸,帶領著夥伴們向前奔跑,背負著他們所有的希望,也被責任壓得喘不過氣來。
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成長絕非易事。
而在小紅書,只要你懷揣夢想,就會得到足夠的支持和力量。
因為在這裡,所有人都在奮力成長,並且終有一日,你會和他們一樣,得到夢想和努力的饋贈。
而那些饋贈,會比你想像中的更加豐富。
因為當那一天到來時,你會發現自己活成了,你夢想中的模樣。
願你有勇氣,趁著年輕的時候
在配得上自己雄心的地方生活
「掃碼,加入小紅書,和青春理想作伴」
本文來自小紅書。廣告發布。
本文封面圖片、文章圖片來自原作者、影視界圖、視覺中國和yestone.com,為非商業用途使用,如因版權等有疑問,請於本文刊發30日內聯繫LinkedIn。
LinkedIn歡迎各類廣告品牌合作,發郵件至wechateam@linkedin.com獲取更多信息。
?2018領英保留所有權


※終於!大獎頒給了這些真正有職業尊嚴感的人
※我不上班、靠老婆養,可我是個好男人
TAG:LinkedIn |